貨幣的最大作用就在於人們相信它有用。
所以今天的比特幣,確實也可以用來交換、用來儲蓄,甚至用來投資。
但問題是,比特幣跟其他曾經用過的各種貨幣一樣,擁有兩個致命的缺陷:一是,其數量無法適應社會發展;二是,其可替代性太容易。
01
比特幣只是一種加密的算法,它能使所有的人都確信,它的發行上限就是2100萬枚,不會再多了。這一點確實能夠使人建立起信心,認為使用比特幣的話,人們可以擺脫通貨膨脹的危險。
但,貨幣的職能是要充當價值的尺度的,它需要避免的不僅是通貨膨脹,還要避免通貨緊縮。
上限2100萬枚,這個數量跟全球每天發生的交易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你要用2100萬枚比特幣來為海量的商業交易做支付的尺度,結果必然使整個社會陷入沒有止境的通貨緊縮過程。
把比特幣都挖出來,也不夠用啊
錢就那麼多,貨則無限,那麼要交易完成,只能是貨物降價、人們減少交易、工廠減少生產,人為地抑制生產和消費來滿足僅有的2100萬枚比特幣。
這是人類自己用一個籠子框死了自己的發展啊,想用比特幣成為通用貨幣的人,不是蠢,就是傻。
舉個例子,如果比特幣成為了通用貨幣,今天一台蘋果手機,是一枚比特幣,但是蘋果手機的需求是在增長的,所以蘋果手機會越來越多,但是比特幣數量不變,要完成交易,只能是蘋果手機「降價」了,降成0.5枚比特幣,但是需求繼續增長,交易還要繼續,那麼只能繼續降,降成0.1枚比特幣......0.01......0.001。
這個降價是無止境的,因為你要完成交易,只能降價,不然社會上沒有那麼多錢來達成交易,除非你限制交易,蘋果手機這輩子只生產2100萬台,這樣才能保證一台蘋果手機永遠是1枚比特幣——這還是全世界都拿比特幣交易蘋果手機的情況,還有其他更重要的交易還沒算進去。
降價是好事,但一直降,普遍降,那經濟就出現問題了
我們都知道惡性通貨膨脹時,今天一個雞蛋,1塊錢,明天就要10塊,後天就要100......甚至1萬塊一個雞蛋。是不是很恐怖,錢不值錢。
但惡性通貨緊縮,照樣恐怖,貨物不值錢,今天這商品值一個比特幣,之後幾天就是0.0001個比特幣,那麼誰還生產啊,今天生產成本是0.01個比特幣,當賣出去時,已經不值0.01了,這樣的情況,只會造成所以工廠關門大吉。
那些喊著比特幣是信仰的人,你們信了個邪教?
02
我們說「劣幣其實就是有效的貨幣」,因為如果沒有效的話,大家不會用它。
所以只要人們相信「劣幣」這種貨幣,那用於製造這種貨幣的成本越低越好。如果是這樣的話,今天通過大量的計算機運算能力,來創造比特幣的挖礦行為就是沒有必要的。
因為我們完全可以用更便宜的成本去生產替代比特幣的「劣幣」啊。其實大家已經在這樣做,各種數字貨幣大行其道,不就是一套算法嘛,你能搞,為什麼我不能搞,我搞的數字貨幣挖礦成本比你低,那麼大家就會來我這裡挖。
來呀,挖礦啊
當然,比特幣的設計者可能認為,通過這種要浪費真實資源的困難,可以控制比特幣新增的速度。但實際上,要控制比特幣新增的速度,有的是其他既廉價又可行的辦法,比如只要一紙公文,規定「某時只能流通數量特定的貨幣,多出來的無效」,即可,那成本幾乎是不要錢。
比特幣還存在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它只不過是一套算法,這種類型的算法誰都可以複製,誰都可以占用。事實上,今天已經有各種各樣比特幣的替代產品了。
我們看到那些對比特幣的未來充滿希望的人,同時也是那些對比特幣的替代產品充滿希望的人。其實這兩者是加不起來的,是有矛盾之處的。
一個人人都能發行自己貨幣的社會,比特幣就只是當中的一種,它的價值是有限的——有限到只能你自己用,因為其他人在用他們自己發行的貨幣。
除了比特幣,在交易的數字貨幣多如牛毛
反過來,如果比特幣能夠一統天下,那人人都能發行的那種自我的貨幣就不會值什麼錢了——比特幣一統天下後,那不就是現在只能央行發行的法定貨幣嗎?其他人發行的貨幣,只能做燒給祖先的冥幣。
不僅是比特幣如此,現在所有的數字貨幣都是如此,都是沒有前途。
什麼樣的數字貨幣有前途?像中美那樣具有超強經濟實力的國家的央行發行的,才有前途,那其實就是另一個形式是人民幣和美元了。
那麼現在的數字貨幣能不能投資呢?
能!擊鼓傳花的遊戲還在繼續,你就賭自己不是最後一個吧。
要是真不幸,自己當了最後的接盤者,也不要怨天尤人,因為你看了今天這篇文章,你已經早就知道這是賭博的遊戲,下場了,就要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