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億!印尼狠人收購中國紙王,中國第一淪為外資!
一個,生於江門,因為一包客戶遞來的紙巾,敏銳抓住機會,靠小包紙巾掘金,成為中國紙王;
一個,祖籍莆田,被印尼總統扶持,成為國家產業升級的標杆,靠吃木頭,躋身國家首富。
如今,成為中國紙王的饋贈,早已標好了價碼。
失去絕對控制權、家族後繼難堪,讓萌生退意的中國紙王,把自己的企業賣給了印尼首富,轉身而去,令人唏噓。
這個中國紙王,就是李朝旺。
從他身上,可以看到,機會不僅給有準備的人,更給敢於拼的人。
命運的齒輪轉動,始於一次香港出差,當時客戶拒絕了餐廳服務員遞過來的紙巾,選擇拿出自己的紙巾包。
這給了李朝旺啟發:未來中國也需要這樣的產品!
那時,他還是廣東江門一家破落紙品廠的負責人。
1987年,李朝旺在自己廠內試製成功,這就是後來的維達。
網圖
由一包紙巾開始,他和維達開啟了中國紙王的狂飆之路。
趕上了改革開放春風,隨著中國人經濟水平提升,捲紙、草紙等落後的生活紙製品被淘汰,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用上紙巾包。
李朝旺也抓住市場發展熱潮,不斷升級淘汰落後產能。
比如引進萬噸級的日本設備,率先在國內紙製品市場採用100%進口原漿,而同時期不少紙製品廠的原料還是廢紙、甘蔗、麥草等。
同一時期,李朝旺的維達還實現了2008年香港上市。
一面擴張,維達的業務大了;但一面,是李朝旺也失去了自己對公司控制權。
為了獲取來自外資技術、管理與品牌經驗,李朝旺給自己找了瑞典公司Essity,而且還獲得了高端產品的得寶、商務用紙品牌多康等業務,但也是失去了自己這個企業的控制權。
Essity通過3輪增資,於2013年成為控股股東。
李朝旺努力沒有白費。
2022年,維達的衛生紙及面巾紙,手帕紙、擦拭紙三大品類,在中國零售市場份額是第一(5.1%)、第一(18.4%)和第二(20.4%),生活類紙製品總排名也是第一(9.8%)。
但喪失控制權,也為後來這筆併購埋下了伏筆。
自2020年以後,維達凈利潤開始下滑,由18.74億港元下滑至7億港元,凈利潤率也不足4%。
這當然和行業內卷有關,但也與維達不掌握上游原料紙漿息息相關。
這幾年,國際紙張原料紙漿大漲,壓低了造紙行業的整體利潤——生活用紙製造成本的76%,來自紙漿。
如果噸漿價格上漲100元,凈利潤下降6.5%。
網圖
疲軟的凈利潤,這讓大股東Essity萌生去意。這幾家公司近幾年業績也在下滑,維達不賣可能就是拖油瓶了。
2022年,這家瑞典公司甚至業績下滑超過35%至55.67億瑞典克朗。
Essity自己也對外講,要評估維達的價值,考慮減低消費類紙巾業務占比。
也許有人會問,為何李朝旺不直接買回來?
原因很簡單,李本人年事已高,對內也缺乏家族接續——李自己只有一個女兒。
這時候賣掉維達,或許還能子孫有個穩定的金山,買回公司未必是個好選擇。
這個時候,一個掌握源頭——種樹、做紙漿的企業殺了進來,這就是印尼國家首富陳江和的金鷹集團。
陳江和最開始靠石油發家,不是挖油,而是賣相關工程設備,這家公司真正起飛得益於印尼國家的鼓勵、時任總統蘇哈托的鼓勵。
原來,過去印尼就是個林業資源原料大國,賺不了深加工的錢。
陳江和改變了這個局面,搞了三夾板(三合板)。這件事驚動了蘇哈托,還親自來站台,鼓勵他們要為印尼搞外匯。
有了總統肯定,陳江和迅速發展,形成從種樹到造紙的完整紙業產業鏈。
金鷹旗下的亞太資源管理近50萬公頃人工林,公司供應的商品漿位列全球第三。
而且,陳江和家族自己在中國也缺乏較好的生活用紙品牌標的。
陳江和家族的金鷹紙業,在中國以辦公紙占優。
激烈生活用紙,早就被維達、金紅葉、恆安國家、中順潔柔等卡死。
對於維達而言,這絕對是個好的買家,一個提供需要的品牌,另一個掌握核心供應商。
網圖
但同時,陳江和也面臨著另一個印尼華商富豪的阻擊——黃奕聰家族,黃奕聰家族在中國紙業地位也很強,金紅葉就是這個家族在中國的公司。
相較而言,黃奕聰不僅是陳江和的前輩,在印尼社會影響力更強大,進入時間也比陳江和更早。
當年,陳江和搞棕櫚油項目,就是靠另一位華人富豪林紹良與黃奕聰的助力。
為了競爭黃奕聰家族,陳江和家族通過場外交易收購維達股票,多頭進擊。
終於,去年12月15日,陳江和家族以261港元的代價拿下了Essity和李朝旺合計總股本的72.62%的股票,交易若批准,那麼這個印尼巨富將掌握維達過80%的股票。
現在唯一的懸念是,這筆交易是否會順利通過反壟斷審核。未來,中國生活用紙可能就是兩個印尼人做主角了。
-End-
作者:和正升
編輯:一乙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