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01歲是國貿幕後老闆,今千億帝國接班難,仨兒子不如一侄子

2024-07-21     新銳作家文壇

前不久,《馬來西亞2023年福布斯富豪榜》名單公布,100歲的郭鶴年以118億美元的身家高居榜首。

這一地位,郭鶴年老先生已經保持了25年。

郭鶴年是一位商業巨子,24歲就獨立創辦了自己的船務公司。此後,郭鶴年又靠著做白糖生意積累了巨額財富,掌握著馬來西亞和新加坡80%的糖業市場。

2023年,郭鶴年以1050億的財富,位列胡潤全球富豪榜第108位。

網圖

年初,他主要就職於郭氏集團和嘉里集團,均擔任董事長一職。

令人不解的是,如今已過期頤之年的億萬富豪郭鶴年,卻依然每天都要去「上班」,公司的很多事情還需要他親力親為。

究其原因,是郭鶴年始終沒有找到合適的繼承人,因此不得不以百歲高齡繼續投身企業管理當中。

郭鶴年有子女8人,卻找不到一個可以繼承其商業帝國的人選,這究竟是為何?

郭鶴年祖籍福州,1923年出生於馬來西亞。他的父親郭欽鑒是糧油生意的老闆,生意十分紅火。

1920年,郭欽鑒與鄭格如結婚,生下了郭鶴舉、郭鶴齡、郭鶴年三個兒子。

鄭格如曾就讀於福建協和大學,是一位思想開明的女性,但迫於家庭壓力,她不得不嫁給從未謀面的郭欽鑒,因此兩人之間的感情並不深厚。

後來,隨著郭欽鑒的出軌和家暴,鄭格如對他再無感情,將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教育孩子上。

鄭格如是一名虔誠的佛教徒,她不僅教育孩子們要刻苦讀書,更要求他們做善良、誠實、懂得感恩的人。

當時,郭欽鑒給店鋪工人的飯錢不夠,工人們經常吃不飽飯。

網圖

鄭格如見狀拿出自己的錢,給店裡買菜買肉,讓工人們吃得更好一點。

對三個兒子,鄭格如也要求他們不許浪費糧食,鄭格如也經常告訴孩子們,做人一定不能過分貪婪,永遠都要待人真誠。

在母親的教導下,郭氏兄弟都成長為正直善良的人。而兄弟三人中,郭鶴年年紀雖小,卻是最有商業頭腦的。

當時母親會給三兄弟每人5分錢零花錢,郭鶴年每次都能存下4分錢,兩個哥哥卻會把錢都花光。

郭鶴年幼年時,就在父親的安排下進入馬來西亞新山英文學院讀書,但為了讓郭鶴年始終銘記自己是中國人,父親後來又把他送入華文學校學習中文。

大學畢業後不久,年僅24歲的郭鶴年前往新加坡創業,成立了「力務克」船務公司。

1948年,當郭鶴年志得意滿地想向父母證明自己的能力時,卻突然接到了父親病逝的噩耗,郭鶴年趕回馬來西亞為父親處理好了後事,決定扛起家庭重擔。

網圖

在母親的建議下,郭鶴年成立了「郭氏兄弟有限公司」,從事糧食銷售工作。

郭鶴年從小接受多元文化教育,能熟練運用多種語言,這使他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拓展業務,因此他很快就成了公司的主心骨。

為了公司的發展,郭鶴年幾乎全年無休地奔波在生意場上,一度消瘦到體重僅有90多斤。

郭鶴年總是說:「我比別人聰明,但我還要比別人更努力!」

而他所付出的努力,最終也得到了良好的回報。

一次,郭鶴年向家族成員提出建議,他將要把全部資產都投入到煉糖業中,這個提議在當時引發了廣泛的質疑,大家都認為他此舉實在過於冒險。

對此,郭鶴年給出了兩個理由:

首先,砂糖是很重要的原料,在市場上的價格一直炒得很高;其次,郭鶴年發現一兩歲的孩子哭的時候,只要給一點糖吃,他們馬上就不哭了。

由此,郭鶴年認為糖業市場存在巨大的利潤空間,只有敢於冒險的人,才能吃到第一隻螃蟹。

60年代初,郭鶴年專程去往英國倫敦學習,對糖業市場和糖業貿易做了深入的了解。

不久後,郭鶴年投資成立了馬來西亞第一家製糖廠。

同時,他也向政府租借了大量土地,將其開墾成甘蔗種植園,增加了原料來源,並迅速建立起了一張覆蓋馬來西亞的糖製品銷售網。

網圖

在關注製糖生產的同時,郭鶴年也在密切關注著市場的變化。

在聽到世界糖價即將上升的消息後,郭鶴年在國際市場大量收購白糖,投資糖期貨貿易,從中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到上世紀70年代,在國際市場上,就有10%的糖業是由郭氏集團控制的,郭鶴年也憑藉出色的投資眼光,被人們稱為「亞洲糖王」。

1971年,郭鶴年又在新加坡建立了日後聞名的「香格里拉大酒店」,並在亞洲地區迅速擴張,因而郭鶴年又被人們稱為「香格里拉酒店之父」。

1973年的一天,郭鶴年突然接到了一通神秘電話。接完電話後,郭鶴年立刻趕往香港,與電話里的神秘人見面。

原來當時中國原糖緊缺,需要從海外購入30萬噸糖,如果大批購買一定會震驚國際市場。

郭鶴年聽後立刻表示:「只要國家需要,我義不容辭!」

為避免驚動外界,郭鶴年特意參加在日內華爾街的重要會議以掩人耳目,同時派人去巴西秘密採購白糖。

最終,郭鶴年以優惠價從巴西購入了30萬噸白糖,又趁著全球糖價上漲迅速拋出,為國家賺到了近500萬美元的利潤,自己卻分文未取。

網圖

多年後有人問他:「您幫中國買糖的同時,自己也加入期貨貿易中做一筆生意,豈不是能賺得更多嗎?」

郭鶴年搖了搖頭說:「這是對中國的不忠!」

抗日戰爭期間,郭鶴年的大哥因為運送大米,被日本人抓起來嚴刑拷打;郭鶴年的二哥郭鶴齡後來加入馬來西亞共產黨,被英國人殺害。

郭鶴年雖然長在馬來西亞,但他從小學習中文,更是在父兄的以身作則下,強化了對祖國的認同感。

80年代,國家決定建立國貿中心,但當時國內企業無力承接,外資於是就開始趁火打劫,漫天要價。

郭鶴年得知滿眼憤怒:「我們中國人應該有志氣,不要讓人家瞧不起!」

於是他立即從公司其他業務劃撥了5億美元,投入到了國貿的建設中。

網圖

經過近30年的發展,北京國貿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商業綜合體,郭鶴也憑藉此項目名聲大噪,被人們稱為愛國華僑。

因為深愛著祖國,郭鶴年也要求自己的孩子了解中國文化,因此他的子女們從小就在香港的普通話學校讀書,接受純正的中式教育。

然而,讓郭鶴年沒想到的是,這些孩子雖然繼承了自己的愛國情懷,如今卻沒有一個人可堪繼承他的龐大事業。

郭鶴年有三子五女,其中五個孩子是前妻謝碧蓉所生,三個是與空姐何寶蓮所生。

謝碧蓉與郭鶴年是結髮夫妻,他為郭鶴年生兒育女,多年來從未有任何怨言,但郭鶴年後來愛上了空姐何寶蓮,與謝碧蓉分居,帶著何寶蓮去了香港居住。

儘管與前妻之間存在著隔閡,但郭鶴年始終對長子郭孔丞寄予厚望。

70年代,郭孔丞從國外留學歸來,就被父親委任為香格里拉集團董事長,他的處事能力很強,經常跟隨在郭鶴年身邊出席各種會議。

八十年代初,郭孔丞在酒店對歌手鄧麗君一見鍾情,他追求了鄧麗君很久,終於打開了鄧麗君的心扉。

在經過近一年的戀愛後,二人在香格里拉酒店訂婚,隨後郭孔丞將鄧麗君帶回家中商量結婚事宜。

網圖

然而,奶奶鄭格如卻表示,鄧麗君如果想嫁進郭家,首先要交代清楚自己過往的全部精力,還要與演藝圈的人斷絕關係,並且保證今後不再從事歌唱事業。

性格要強的鄧麗君只覺受到了侮辱,最終取消了與郭孔丞的婚約。

郭孔丞為情所傷,不久後娶了一個和鄧麗君長得很像的日本女子,此後長期陷入消極狀態,逐漸失去了繼承事業的資格。

郭鶴年的次子郭孔演,握有50%股權的香格里拉亞洲,執掌家族的酒店業務。

但郭孔演的能力與大哥郭孔丞相比,似乎並不算特別出色,郭鶴年對他的評價也只是「好孩子」,從未明確表示要讓郭孔演繼承家業的意願。

在一眾子侄當中,郭鶴年最看好的是侄子郭孔豐。

郭孔豐的能力極其出眾,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他就發現了中國人食用油普遍質量差的現象。

嗅到商機的郭孔豐當機立斷,投資建立了煉油廠生產優質食用油,這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金龍魚油。

除了金龍魚,歐麗薇蘭、胡姬花、香滿園、海皇、金味等著名食用油品牌,均出自郭孔豐的手筆。

90年代,郭孔豐又創辦了棕櫚油企業豐益國際,全面負責集團的管理工作。

2022 年 3 月,郭孔豐以175億元人民幣財富位列《2022家大業大酒·胡潤全球富豪榜》第 1288 名。

網圖

郭鶴年曾當眾表示,郭孔豐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是同輩中的佼佼者。

可郭孔豐畢竟是郭鶴年的侄子,他是否能繼承叔叔的千億商業帝國,還是未知數。

此外,二房的女兒郭惠光接手了嘉里集團旗下核心的酒店生意,且能力不俗,深受父親的疼愛和信任。

二房的小兒子郭孔華,也出任了嘉里副主席及行政總裁等職務,並長期擔任父親的私人助理。

郭鶴年子女眾多,其家族企業繼承問題備受關注,但企業的繼承和權力交接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往往涉及眾多因素和家族內部的考量,不是朝夕之間就可以決定的。

郭鶴年對此卻並不焦慮,他曾明確表示:

「如果兒孫都比我強,那麼我就不用給他們留錢財,如果兒孫不如我,就算把錢都給他們,最後也難免被揮霍一空!」

由此看來,郭鶴年在選擇繼承人時更看重能力和品質,而非單純的血緣關係,到底誰是這場繼承大戰的最終贏家?讓我們拭目以待。

-END-

參考資料:

財富人生:《郭鶴年:「亞洲糖王」的創富經歷》

商道人物:《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的創業人生》

企業戰略:《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酒店大王」42億美元的創業之路》

作者:TWYMG

編輯:一乙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f7561d7fe152c97d26c633b418087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