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福20周年,起底年入20億+的「麻辣燙帝國」

2023-09-07     火鍋餐見

原標題:楊國福20周年,起底年入20億+的「麻辣燙帝國」

本期看點:

1、6300家門店背後的3次「革命」

2、聊聊年入20億+的「麻辣燙帝國」

3、如何成為引領消費的「掌舵者」

今天,麻辣燙頭部品牌楊國福在成都召開20周年慶活動,點燃了全國人民的消費熱情。

20年了,為什麼楊國福能成為行業頭部?給餐飲人哪些借鑑意義?

周年慶活動現場

從1家到超6300家門店

他「革了麻辣燙的命」

先看幾個「產業集群」的例子,全國85%的列印店來自湖南新化,全國超九成的雞公煲店老闆都是莆田人,還有把包子做成全國大連鎖的,都是安徽安慶懷寧縣人。

同樣,是東北人統治了麻辣燙並推向全國,而楊國福就是品類里最強的頭部品牌。

他從賣出第1碗麻辣燙到每年賣出上億碗麻辣燙,從籍籍無名到成為家喻戶曉的品牌,經歷了3次行業革新。

>革湯料的命,打造「可以喝湯」的麻辣燙

彼時,起源於川渝的餐飲品類風起雲湧,新奇的美味讓楊國福讚嘆的同時,火辣辣的口感也讓不太能吃辣的東北人望而卻步。

如何讓麻辣燙既好吃,又不辣?」成為楊國福彼時思考的問題。於是,他腦中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調製最適合北方人口味的麻辣燙底料

因此,他們做了上千次試驗,將牛骨高湯融入到湯底,還加入了奶粉和冰糖融合,終於得到了一份奶白色、咸中帶甜的美食,讓麻辣燙不僅能吃,還能喝湯,徹底顛覆川式麻辣燙,同時引領麻辣燙進入一個新時代。

可以喝湯的麻辣燙

>革售賣方式的命,推出「稱重計費」

最早時麻辣燙按碗售賣,3元一碗,後來每碗漲至4元、5元。楊國福麻辣燙很快遇到了瓶頸,「房租、人工等各項成本都在上漲,客單價卻始終不敢漲」。

為了改變這種情況,他創新性地推出了稱重計費的售賣方式。

「一方面,消費者自主性提高,可以根據喜好自主選擇菜類;另一方面,他們還可依據食量選擇重量,避免了漲價帶來的客流量減少等問題」,這種形式開創了按斤稱重先河,至今被眾多麻辣燙店所沿用。

>革加盟店的命,撕掉了麻辣燙「髒亂差」標籤

憑藉味道好、生意爆,楊國福順理成章走上加盟連鎖道路,雖然加盟制能讓品牌在短時間內形成規模效應,但最大的問題是門店管控難。

2009年以前,楊國福麻辣燙大多開在小巷子裡,找一個「小門臉」或地下室,簡單整理一番,就成為了一個「加盟店」。

不能為了賺錢不要品牌,抱著這樣的想法,楊國福醞釀了一次大變革,2009-2010年,他們一方面暫停對外加盟,另一方面對合作中的加盟商重新考核篩選,不符合要求的門店一律重新裝修。

做餐飲要有敬畏之心」,正是有了這份決心,他撕掉了麻辣燙「髒亂差」街邊小攤形象的標籤。

楊國福門店

投資5個億,用677天,從0開始

聊聊他的麻辣燙帝國

取得上述成績的楊國福,已然是不折不扣的「實力派」。

讓人出乎意料的是,他依舊不走尋常路,投資5個億,用677天,從0開始,在成都建造了一個現代化工廠。

換句話說,楊國福已不單純是一家餐飲企業,而是餐飲業加製造業,完備的供應鏈條讓它跑贏了行業。

而這次20周年慶,正是選在了這座工廠召開,不僅彰顯了楊國福對後端供應鏈以及食安的自信,也表達了他對餐飲行業務必要重視全產業鏈的呼籲。

工廠圖

為什麼要投資這麼多錢去建廠?

楊國福給出解釋,「當時麻辣燙還不叫麻辣燙,做的都是冒菜,在大街上都是用一個鋁鍋、幾個漏勺,推個三輪車,或者一個小門鋪,在老百姓認知中,覺得這個是垃圾食品,到底該怎麼改變大家認知中的髒亂差呢,我們在2012年就跟希傑(韓國最大食品公司)合作,2014年帶著團隊去歐洲考察,決定把整個世界最核心的技術,全部引用到成都工廠。」

借著這次機會,餐見君也跟隨講解員,進行了工廠參觀,深入了解它背後的「秘密」。

餐見君從進門就看到,工廠管線整齊有序地排列著,每條線都有清晰的標識標記,能在第一時間快速找到需要的管線。

在參觀實驗中心的時候,講解員說整個實驗室的投資就達到3000萬,在這裡可以檢測食品的標準,原材料成分含量、微生物含量,對於火鍋重要的辣度麻度、含鹽量等,簡直是小菜一碟,對於研發新品,形成標準化,破解競爭對手的數據指標,也變得輕鬆。

工廠實拍

一邊高質量開店,一邊夯實後端供應鏈,最終,這個戰略也為楊國福帶來了品質、高效和成本等各方面的優勢,為自身的連鎖化發展打下基礎。

今年以來,麻辣燙市場競爭加劇,截至到2023年8月31日,新註冊的麻辣燙企業就有2.7萬餘家,洗牌也日益激烈。楊國福的能力邊界如此延伸,將部分角色轉變為服務商,就像淘金路上的賣水人,總能夠活得很好。

一個帝國的建立向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創始人的心力,經歷時間的沉澱,更要承受行業的更迭。

創新是不斷重新思考的勇氣

做引領消費的「掌舵者」

在20周年慶中,有一句話讓人印象深刻:創新是一種不斷重新思考的勇氣。

火鍋餐見通過對產品、數字化、市場、副牌多維度的拆解,看看楊國福是如何用創新成為引領消費的「掌舵者」?

1、好產品永遠不缺顧客,產品創新依託數據

這些年,楊國福不斷探索和嘗試產品創新,上文也提及,目前在實驗室中,創新產品從麻度、辣度、鹹度等各種細節都已經實現標準量化,根據不同的組合搭配,可以很快調整出想要的產品、口味模型。

跟西貝、海底撈一樣,楊國福也扎進了零售化渠道,為了讓更多消費者在家或其他場景也能吃到楊國福,他們在2021年推出零售產品,包括「自熱系列」、「火鍋底料系列」等。

依託數據、尊重消費者需求,推出更多高性價比的優質產品,成為他們產品線的中心思想。

產品示意圖

2、數字化賦能,實現加盟店業績、效率雙增長

如今,楊國福已經逐步構建好了數字化底座能力,未來的重點是充分發揮數字化系統功能。「數字化不能光評估投入,數字化要看投產比」,目前,楊國福通過數字化確確實實提升了工作效率,實現了業績與效率雙增長。

「每出一個外賣訂單,我們能知道工廠掙多少錢,加盟商掙多少錢,公司掙多少錢,這就是我們做數字化的意義。」

所以無論是內部組織管理、賦能加盟商門店,還是對消費者的觸達,都值得用數字化方式再做一遍

3、挖掘海外市場潛力,尋求另一增長曲線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國際中式餐飲市場預期由2021年的2611億美元增長至2026年的4098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9.4%。

在國內穩紮穩打的同時,楊國福覆蓋了中國、新加坡、澳大利亞、韓國、加拿大等海內外國家,未來,海外市場依舊是他布局的重點之一。

楊國福海外門店

綜上,楊國福成功的最大原因是,多年如一日地對產品和品牌進行打磨,這方面得益於創始人有足夠的克制和韌性去長期堅持。

相信這樣一個把「堅守與創新」刻在骨子裡的企業,下一個20年定會更精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eb1c17259f2498f01ca1a9059c65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