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化!卸磨殺驢,美國開始收割日本!

2023-11-20     金投網

原標題:阿根廷化!卸磨殺驢,美國開始收割日本!

今年日本經濟有點詭異,一邊是日元大幅貶值,日元兌美元已經從年初的130跌到了150 ,另一邊是出現了罕見的通脹,年初CPI甚至飆到了4%以上。

通脹是經濟過熱的表現,而日元貶值則是經濟過冷的表現。

那麼問題來了,為啥會出現冰火兩重天有的現象呢?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分析一下阿根廷,現在的日本和阿根廷很像。

提起阿根廷特產,除了牛肉、葡萄酒,那就是高通脹。近10年,阿根廷的通脹率在20%以上,今年將高達185%

阿根廷的銀行存款利率現在是97%,前幾個月還達到了133%,存100塊阿根廷比索在銀行,明年就能拿到200多,之所以利息這麼高,關鍵就在於通脹太高。

阿根廷是一個資源豐富的國家,頁岩氣儲量居全球第二,頁岩油儲量全球第四,頁岩氣儲量占全球總儲量10%以上。鐵礦儲量約為11億噸,鋼鐵產業是該國的重要產業之一。

此外,阿根廷農牧業發達,是世界糧食和肉類重要生產和出口國,素有「世界糧倉和肉庫」之稱。2019年阿根廷貿易順差159億美元,同期中國貿易順差4210億美元,是阿根廷的26倍,但我國人口是人家的30倍,要算人均的話,阿根廷比中國多

過去20年,我們靠出口積累了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而阿根廷不僅沒有外匯儲備,還有2800億美元的外債

按道理一個坐擁豐富物資的國家,本應過上無債一身輕的小康生活,為啥會混成這樣呢?

一方面,「高福利政策」導致的貨幣濫發,與很多西方國家類似,阿根廷是一個主張民主的「選舉制國家」。

而且由於祖上確實闊綽過,所以阿根廷沿用的是歐美模式,某些福利甚至比歐美還要好

這就意味著,政客們想要上台,只能瘋狂地討好選民,方式也很簡單粗暴:發福利

如果放到以前,國家財政富裕,富得流油的話,這種方式也沒什麼問題,但事實是,這些高福利政策,阿根廷政府其實是無法支撐起來的。

那沒錢怎麼辦?

只能不停地印錢,超發貨幣,替高福利買單了。

於是阿根廷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之中:通脹高企,老百姓要求漲工資,政府瘋狂印錢,通脹被進一步推高,老百姓接著上街遊行,要求漲工資

表面上看,阿根廷的福利好到令人髮指,某些方面連歐美也比不上,但實際上卻越來越窮

另一方面,也是主要原因,那就是外資控制了阿根廷的經濟命脈。

阿根廷是全球最大的花生、檸檬汁和大豆出口國,全球第二大豆粕、馬黛茶出口國,也是瓜果、奶粉、葡萄酒、牛肉的出口大戶

但這些產品大多不是本國企業出口,而是外資。阿根廷農產品出口前7大企業分別是嘉吉、中糧、維特拉、AGD、邦吉、ADM、CHS,中糧是中國的,維特拉是荷蘭的,其餘5家全是美國的。換句話說,美國資本控制了阿根廷農業。他們賺的錢不會留在阿根廷,而是轉移到了美國。

根據最近23年阿根廷的資本流動情況來看,絕大多數年份資本都是外流的,換句話說,阿根廷看似一個國家,其實是美國資本的賺錢工具

過去幾十年間,阿根廷為擺脫高通脹做出了多方努力,但最終均以失敗告終。上個月,在阿根廷總統大選中,最熱門的候選人居然提出廢除阿根廷比索,全面採用美元結算。這位候選人曾在歐美投行工作,典型的空想主義者,甚至可謂是滅國之徒

阿根廷淪為美國資本的賺錢工具,這點其實跟日本非常像,日本前三大銀行分別是三菱、三井和瑞惠,三家銀行的大股東都是貝萊德、先鋒領航和摩根大通的身影。

巴菲特的伯克希爾是日本伊藤忠、丸紅、三菱、三井物產、住友等五大商社的最大股東,截止2020年8月30日,巴菲特對日本5家商社(三菱商事、三井物產、伊藤忠、住友商事、丸紅)持股超過5%,在此之後,又數次追加。

上面這五大商社,共同控制了日本接近99%的大型生產企業及貿易公司,貿易額占了日本對外出口的43%,進口總額的62%。幾乎承包了日本人的衣食住行,小到商超里的雞蛋,大到媒體、礦產、高科技產業等,背後都有這五家的身影。

換句話說,巴菲特把這幾家投個遍,就等同於是投資了整個日本。

此外,東芝、日立、佳能、索尼等企業的前十大股東里,也有貝萊德和先鋒領航,美股資本幾乎控制了日本所有的企業

日本汽車、電腦、手機等產品之所以跟不上時代,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美國資本只管賺快錢,根本不會投資未來,幫日本搞產業升級

日本是資源匱乏的國家,從國外進口石油、鐵礦石等原材料加工成產品後出口到全世界。

眾所周知,產品售價=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利潤,美國資本賺走了利潤,日本人賺的是工資

這個鏈條中,日本人很被動,因為既掌握不了原料價格,也掌握不了產品售價,定價權在美國資本手裡,美國不會定高價,因為高價產品出口到美國會造成通貨膨脹。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企業要想賺高利潤,只能拚命壓榨日本勞動力。

怎麼壓榨呢?

美國資本想了2招,第一招就是增加工作時長,日本人天天加班到半夜,工作強度比我們高多了。第二招就是讓日元貶值,日本的平均工資從去年的30萬日元漲到了今年的33萬日元,看似漲薪10%,但今年日元貶值了近20%,也就是說以美元計價,日本工資不升反降。對於在日本掙錢日本花的日本人而言,可能還沒有意識到危險,只是覺得很迷惑,工資越增長,日子反而越難過。

日元貶值帶來的後果是增加了進口成本,又加上漲工資後,民眾的消費需求增加,這讓日本物價飛漲,迎來了久違的通脹。

要知道,日本在2022年之前都是通縮的,此後一路飆漲,今年年初達到了4%,目前依舊處於歷史高位

此外,2022年末,日本政府債務高達1280萬億日元

這是什麼概念呢?

相當於日本GDP的260%,也相當於每個日本人背負著超1000萬日元(約合50萬元人民幣)的債務。這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首屈一指。

10月份,日本通貨膨脹率同比上漲3.3%,其中生鮮食品價格同比漲幅更是超過9%。在日本東京蔬菜批發市場上,一袋西紅柿的價格,從今年7月的每公斤392日元(約合19元人民幣),上漲到今年10月份的每公斤1306日元(約合64元人民幣),短短3個月上漲了3倍之多。一公斤雞蛋批發價格350日元(約合17元人民幣),也同比大漲了65%。

現在的日本是日元貶值、高通脹、高債務,是不是非常像阿根廷,說不定哪天就暴雷了。

前段時間,網上流行日本經濟走出30年衰退,即將迎來復甦的說法,要我說復甦是假,更像是暴雷前的迴光返照。歷史經驗看,美國的經濟殖民國下場沒有不慘的,因為基辛格早就說過,做美國的敵人雖然很危險,但做美國的盟友則是致命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e340e1a5d3353b8815feaae31109f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