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東南山水越為首,剡為面,沃洲天姥為眉目」(白居易),素有「東南眉目」之稱的新昌,是唐詩之路的首倡地和精華地,風光秀異,一代代詩人接踵而來,留下了大量的名篇傑作。「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是謝靈運探險的足跡;「辭君向天姥,拂石臥秋霜」,是李白精神的嚮往;「歸帆拂天姥,中歲貢舊鄉」,是杜甫壯遊的記憶。天姥吟唱,賡續至今。2023年,《小樓聽雨》詩詞平台與新昌縣詩詞楹聯協會聯合組織了「續寫唐詩之路」的征詩活動,並舉行「2023重陽·新昌筆會」,得到全國詩友的熱情響應,佳構迭出,目不暇接,特選部分作品陸續發表,以饗讀者。
新購一帳欲野營天姥山
風物剡溪今若何,開心顏處謫仙歌。
帳安天姥青崖下,為看雲霞明滅多。
夏日入沃洲山
籬邊瓜豆嶺頭松,曳曳風花唧唧蛩。
來去白雲誰管得,忽飄天際忽停峰。
劉門山迎仙橋
風來水面忽生涼,晨夕清溪裊霧光。
有客遲疑回望久,過橋一步是仙鄉。
登石城山
層巒霧裡似薰蒸,溪畔林間拾級登。
梵唱莊嚴知佛在,此山曾隱晉時僧。
鼓山天姥閣黃昏
牛羊下後晚來風,群鳥歸飛萬嶺紅。
直插雲間天地靜,披金閣立夕陽中。
詠南岩山
妙造從知壯也哉,無邊氣象此間開。
當年公子投竿處,山寺於今出海來。
穿岩十九峰
十九峰排兄弟如,霧遮雲繞待誰呼。
我今臨此生豪氣,欲共群峰飲一壺。
穿岩山千丈幽谷
俯瞰詞窮興未窮,風雲萬狀混茫中。
谷幽應有仙人在,不與紅塵俗界通。
沃洲山放鶴峰
到此知為過客身,萬山為主我為賓。
名峰猶在夕陽里,不見當年放鶴人。
詠鼓山旗山
等閒不入獨孤鄉,莫負英雄意氣長。
南北青山成對峙,此間旗鼓幸相當。
張慶輝 1970年生,重慶雲陽人,定居雲南昆明,《小樓聽雨》詩詞平台評論委員。曾任某都市報評論部主任,現自營傳媒公司。愛詩詞,好交遊,性曠達。
編輯/章雪芳 審核/小樓聽雨 校對/馮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