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寶寶的這15個行為暗示,表達寶寶需求,新手爸媽一定要知道

2023-06-14     陪寶寶寫日記

原標題:新生寶寶的這15個行為暗示,表達寶寶需求,新手爸媽一定要知道

大家好,我是豆媽,兩個孩子的職場媽媽,心理諮詢師,從事多年幼兒教育工作,今天豆媽想跟大家聊一聊新生寶寶的15個行為暗示。

相信很多新手寶媽都會遇到這樣的困惑:

寶寶年齡小還不會說話,有時吃奶吃得好好的,突然就大哭起來。或者,睡覺時很不安穩,不斷翻身,哼哼唧唧的。

類似這種情況在生活中多次發生,新手爸媽完全不知道寶寶發生了什麼,到底是奶沒吃飽還是身體不舒服。

弄不清楚癥結所在,就只能手足無措,著急上火,喂奶,拍嗝,哄娃,一股腦地往上沖,可往往很難奏效。

寶寶雖然不會說話,但他會通過自己的身體語言給爸媽發出暗示,對於新手爸媽來講,寶寶最常見的這15個暗示一定要知道,少走很多彎路。

1、睡覺時不斷搖頭,扭動。

暗示:我好熱。

本來睡得好好的寶寶,突然就開始不斷地扭頭,有時小嘴還癟著,身體也在不斷地不斷地扭動,翻身。

他正試著告訴自己的父母,我很熱,可以摸摸我的額頭和後頸,一般會有明顯的汗液,甚至汗水都打濕了頭髮,粘在頭皮上,非常的難受,不舒服。

孩子不會說,所以只能不斷地搖頭扭動。

這種情況表示,父母給孩子蓋得太多或房間的溫度太高,導致寶寶過熱而產生的煩躁難受,父母可以進行適當的降溫處理,只要溫度降下來,寶寶立馬就會恢復熟睡狀態。

2、臉漲漲得通紅,連眉毛也皺起來,有時還有青筋暴起。

暗示:我要尿尿或拉粑粑。

這是寶寶明顯的內急反應,不管是正在做什麼,上一秒還臉色如常,下一秒就會出現臉漲漲得通紅,憋氣的感覺,小手握得緊緊的,摸摸小屁股,還有明顯的下墜感。

這就預示著爸媽要給寶寶準備換紙尿褲了。

3、雙腿彎曲,突然呆住。

暗示:我要排氣。

孩子玩著玩著突然停下了所有的動作,然後雙腿彎曲,甚至翹起,不用懷疑,這是寶寶有屁要放,正在為下一步的排氣做動作。

這時爸媽可以保持不動,讓寶寶自己操作完,或者讓寶寶側身躺著,做出方便寶寶排氣的體位。

4、吸手指或腳趾頭。

暗示:穩定情緒。

一般是寶寶非常高興時的表現,他會自己玩得特別開心,甚至還伴隨著笑聲。

當然,有時寶寶餓了,等不到吃的或者需要父母的愛撫,卻沒有得到及時的回應時,吸手指或腳趾頭也能幫他穩定自己的情緒,不至於突然地大哭。

這時的寶寶大多更願意獨自玩耍,父母在確定寶寶的手指是乾淨的情況下,不要強勢進行干預。

5、吃奶時突然地煩躁,不願進食或大哭。

暗示:脹氣不舒服。

這種情況一般是吃奶的速度過快,導致氣體進入胃部,造成寶寶的胃不舒服。

爸媽可以立刻停止喂奶,進行拍嗝的動作,一般1~2分鐘就能緩解,之後再繼續喂,如果不處理反而是繼續喂奶,可能會造成吐奶的情況發生。

6、動不動就揪自己的耳朵。

暗示:好奇/長牙。

一般寶寶會在3~4個月左右會出現,如果寶寶的神情非常的自然,甚至還有一些開心和興奮,是對自己的小耳朵感到好奇,下意識地去揪他,是一種對外界探索的表現。

寶寶5~6個月時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那個時候是孩子的長牙階段,牙齒長出的過程中可能會刺激到耳朵周圍的神經,有些麻癢,讓寶寶感覺不舒服,他也會下意識地去揪。

7、喜歡蹬腿。

暗示:開心。

生活中有些寶寶總是特別好動,兩條腿就像小馬達一樣的,動不動就開始狂蹬,其實這是寶寶開心的表現,一般發生在吃飽喝足後。

這種不斷蹬腿的習慣對寶寶來說是非常有益處的,能夠鍛鍊孩子的腿部肌肉,增加體能消耗,防止脹氣和腸絞痛,為後期的坐立和行走做充分的準備。

8、癟嘴

暗示:我受委屈了。

這點可能很多父母都知道,一旦孩子開始癟嘴,甚至眼淚在眼眶裡愛掉不掉的,很明顯,他是告訴父母,我受委屈了,你欺負我了,你得好好哄我。

9、愛咬人

暗示:長牙,喜歡你。

稍大一點的寶寶可能就會喜歡咬人,在生理結構上,是因為寶寶的牙齒長出後,會感覺到很癢,下意識地去意識地去咬周圍的人或物體。

在心理上,這是寶寶喜歡對方的表現,越是他喜歡的人,他就越愛咬,在他看來,這是喜歡對方的行動體現。

10、不斷往懷裡蹭。

暗示:我睏了,想吃奶了。

這點只要和寶寶相處一段時間,也會發現這個明顯的特徵,玩得好好的寶寶或者到了某個時間點,突然就往媽媽懷裡蹭,這就表示孩子有些犯睏了,並且希望在犯困前能吃上幾口奶表示安撫。

11、身體僵硬,突然使勁拱起。

暗示:不高興要發脾氣。

孩子雖然不會表達,但他會通過身體的動作來宣洩自己的負面情緒,身體突然會變得很僵硬,一動不動,然後猛地拱起,呈弓字形立起來,甚至有些力氣大的寶寶,會一下子從成人的懷裡拱出來。

不用說,這表示孩子有情緒了,不願讓你抱他,試圖脫離成人的掌控。

12、定時哭鬧。

暗示:腸脹氣

這種情況大多發生於夜晚或清晨,主要表現為,原本睡著了,可一放下又開始哭,要麼就是在某個點,不管是否熟睡都會定時哭鬧。

這種情況主要是寶寶出現了腸脹氣的情況,肚子難受,才會有哭鬧的表現,家長可以給孩子做排氣操或飛機抱來緩解,如有必要,可以及時就醫。

13、睡覺不踏實,總是哼哼唧唧。

暗示:尿片要換了。

睡覺期間,沒有大哭而是只是小聲地哼幾下,但這種狀況卻不停歇,這些都是表示寶寶的尿片已經積累得太多的尿液和糞便,孩子感覺不舒服,需要及時更換。

如果孩子餓了,他會哭得比較大聲,並且相對持續時間會長一些,家長一定要注意區分。

14、小舌頭總是做吮吸的動作。

暗示:我餓了

這點和成人一樣,孩子餓了,口中的唾液會增加,吞口水,吮吸的動作也會明顯增多。

15、眼皮打架,呼吸急促卻不睡。

暗示:需要安撫。

有些寶寶明明眼皮都睜不開了,卻還努力地強撐著,呼吸也開始變得急促,但就是不睡,他是在暗示父母,我很睏了,但是我需要喝點奶,這樣我心裡舒服了就會睡覺。

幼齡的寶寶無法用言語表達自己的思想,情緒和需求,但他們的微小的身體語言卻無時不再向父母展示他們的想法,這點對新手寶媽來說尤為重要。

生活中,一定要細緻地觀察寶寶,找到屬於孩子獨特的展示規律,才能及時捕捉到孩子的想法,幫助孩子更好的健康成長。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d9cdb993fcd2b948de3156a28d74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