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新局 育新機︱成都:科技創新「虎」力全開!

2022-03-03     成都科技

原標題:開新局 育新機︱成都:科技創新「虎」力全開!

2022開年以來

成都科技創新

動作頻頻

「虎」力全開!

1月17日

佳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創業板正式掛牌上市,敲響成都新年A股「第一鍾」;

2月8日

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圍繞科技創新中心建設,30個項目計劃投資約750億元,透露出以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烈信號;

2月27日

「大運號」衛星發射成功,科技賦能「航天+大運」,將為成都大運會提供豐富的衛星數據資源及應用服務;

……

開新局 育新機

科技創新讓動力源牽引更加強勁

成都正在全力建設

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全速前進!

雙城賦能

創新協同合作再上新台階

2022年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從夯基壘台邁向整體成勢的關鍵一年。

唱好「雙城記」,科技創新如何助力?

就在2月8日,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聯合辦公室印發《關於做好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2022年重大項目實施有關工作的通知》。這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啟動以來,川渝兩省市共建項目發布最早的一次,也是總投資金額最大的一年。

其中,共建科技創新中心是重點任務之一,30個項目計劃投資約750億元,透露出以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烈信號。

事實上,自2020年中央發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動員令後,成都、重慶相向而行,成渝科技創新協同合作的多項工作已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

數據顯示,川渝兩地以「一城多園」模式高標準共建西部科學城,推動川渝共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40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1054.5億元,其中雙核涉及項目31個,總投資949.5億元。

科技創新正匯聚成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的強勁動能……

創新策源

西部(成都)科學城拔節「成長」

人才是第一資源。

新年伊始,一則招聘啟事引發廣泛關註:天府興隆湖實驗室面向全球「招兵買馬」,招聘機械設計、軟體開發、光學設計、精密測量、遠場超分辨成像等崗位人才。

從人才引進到聚集全球創新資源,高標準建設天府實驗室,成都一直在努力。

天府實驗室自正式揭牌以來,已從「零的突破」變為「組團出道」,正加速拔節「成長」——

天府興隆湖實驗室一期工程南地塊載體項目已竣工、北地塊載體項目開工建設,已對外開展57個崗位招聘工作;

天府永興實驗室已組建首批科研團隊;

天府絳溪實驗室首批10萬平方米物理載體開工建設;

天府錦城實驗室未來醫學城部分載體項目已開工建設,並於今年2月啟動第一批人才招聘。

天府實驗室建設的推進,只是西部(成都)科學城的一個縮影,還有更多好消息不斷傳來:

多態耦合軌道交通動模試驗平台已開工建設,中科院光電所科學城園區總體形象進度完成87%,國科大成都學院已完成竣工驗收……加快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成都已跑出創新「加速度」,西部(成都)科學城加快成型起勢,積極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

這樣的速度,正是成都城市創新策源能力不斷提升的一個切片。從「規劃圖」到「實景圖」,各類高能級創新平台如雨後春筍般在蓉城大地盎然生長,正成為成都培育發展新動能、塑造發展新優勢的重要支撐。

前沿攻關

核心技術突破不斷發力

科學技術的攻關,在新年伊始,成都也是不斷發力!

不久前,成都生物醫藥產業在基因治療領域再迎重要里程碑。誕生於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的我國首個B型血友病原創靶標基因療法宣布將在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啟動臨床研究,與傳統酶替代療法相比,有望實現「一針治癒」!

四川至善唯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項目的合作發起方,它是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蓉漂人才董飈博士領銜,從零搭建了國際先進的基因、啟動子、衣殼優化以及藥物規模生產平台,已具備了基因藥物開發生產的全流程能力。

推進一批批前沿技術加速攻關,離不開產業環境營造。2月8日,成都高新區推出系列重磅舉措,各項舉措環環相扣——

其中,2022年產業基金組建計劃明確擬組建600億元產業基金並廣泛徵集產業發展「合伙人」,將布局16個產業前沿領域,聚集硬核科技和先進位造業項目,助推科技自主創新,做強產業支撐,提升城市動能。同時,將著力破解核心技術「卡脖子」難題,設立20億元專項資金,加快聚集領軍人才。

創新潮湧

高新技術企業接連衝刺資本市場

新年伊始,成都企業密集衝刺資本市場,好消息不斷傳來——

1月17日,佳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創業板正式掛牌上市,敲響成都新年A股「第一鍾」;

不到1個月,2月15日,成都坤恆順維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

同一天,證監會網站顯示,海創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獲通過;

……

值得注意的是,這3家企業都是紮根成都的高新技術企業。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腳下根植的「創新土壤」。密集上市的背後,是成都不斷創新的科技金融產品、不斷完善的科創企業成長培育機制,以及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鏈條的持續努力,關注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的需求,持續給予精準的支持。

以創新科技金融方式為例,成都開發了科創「投、貸、保、券、貼」等「一攬子」科技金融產品,以滿足企業全鏈式投融資需求。

再看創新主體培育:成都正在開展科技企業梯度培育計劃,建立了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硬核科技企業—科創板上市企業的梯度培育體系,實施「政策支持+投資孵化+科技服務」定向扶持組合拳,推動更多企業科創板掛牌上市,借力資本力量催生創新型領軍企業。

科技大運

展現成都科技力量

今年6月,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將在成都盛大開幕。一場世界級的體育賽事帶來的不止是精彩絕倫的觀賽體驗,更為新技術提供了難得的應用場景,為城市發展帶來了能級提升的強勁勢能和經濟轉型的澎湃動能,成都大運會也將是展示成都科技力量的一次盛會。

2月27日,大運號(星時代-17)衛星搭載長征八號遙二運載火箭,於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這是全球首個以賽事命名的衛星,也是大運會歷史上首次與航天技術類企業攜手深度合作,將為成都大運會提供豐富的衛星數據資源及應用服務,傳遞出「綠色、智慧、活力、共享」的積極寓意。

大運號(星時代-17)是由成都國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蓉漂計劃·頂尖創新創業團隊」為主研發的新一代AI遙感衛星。瞄準「科技大運」,大運號衛星也將以「航天+大運」助力體育創新資源配置,推動科技創新與體育產業深度融合,為一場精彩的大運會提供航天科技支撐。

還有更多的成都科技企業在加入——

在北京冬奧會上,為崇禮核心賽區提供智慧路燈服務的四川華體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大運會場館周邊道路布局了近500盞「智慧樹」。「智慧樹」在提供基礎的照明服務外,還搭載接入了視頻監控、路燈節能控制器、交通指示牌、交通信號燈、無線WiFi、LED信息顯示屏等功能。「我們還在『智慧樹』上增加了成都大運會元素,目前已經完成建設。」華體科技董事、副總裁劉毅說道。

推動綠色大運,成都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研發的碲化鎘發電玻璃,採用低碳環保的發電技術提供清潔電能。成都中建材相關負責人介紹,成都中建材在本次大運會的籌辦過程中,參加了大運會運動員下榻酒店的屋頂改造工程,採用綠色低碳、清潔環保的發電玻璃對酒店屋頂進行了改造。

科技賦能體育,藉助5G、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等先進技術,成都正加快賽事資源的場景化、數字化、IP化,為實現智慧辦賽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部分圖據:成都日報「錦觀」

出品:成都科技融媒體中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cfa6c418ccbfb1e297b908d59cbac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