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一線|走進西部(成都)科學城① 天府實驗室建設穩步推進

2022-04-18     成都科技

原標題:科技一線|走進西部(成都)科學城 天府實驗室建設穩步推進

駛入「雙城」時代

邁入「雙碳」時代

躍入「超大城市」行列

……

過去五年

成都的飛速發展

正深刻改變著這座城市

多重機遇疊加

成都正迎逢

歷史性的發展機遇

過去五年

一個個戰略科技平台

在成都興隆湖畔

比鄰而居、拔節成長:

西部(成都)科學城掛牌

成都超算中心躋身全國前十

天府實驗室「組團出道」

……

科技創新

也正在成為成都高質量發展的

增長極和動力源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在成都市第十四次黨代會

即將召開之際

我們一起走進

成都科技創新的重要策源地

——西部(成都)科學城

一同探訪一個個「金字招牌」

感受一處處創新脈動!

2020年1月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支持成渝兩地以「一城多園」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學城。自2021年6月正式掛牌以來,西部(成都)科學城已逐步成形起勢。

《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總體方案》提出,依託西部(成都)科學城攻關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推動共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形成服務戰略大後方建設的創新策源地。

目前,已集聚中科院系統單位14家、中核系科研機構7家,引進上海交通大學成都先進推進技術研究中心等校院地協同創新平台53個,落地華為鯤鵬等重大項目101個。

西部(成都)科學城如何打通基礎研究創新源頭,激活公園城市「源」動力?今天起,讓我們一起走進西部(成都)科學城,感受創新一線的動能澎湃!

近日,天氣回暖。在位於成都未來科技城國際科教城片區的天府絳溪實驗室項目施工現場,工人們在做好防護的同時,正在加緊有序作業。

天府實驗室是四川面向國家戰略要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自身優勢領域而打造。

自2021年天府實驗室正式揭牌以來,已從「零的突破」變為「組團出道」,各項工作正穩步推進。

聚集全球創新資源,天府實驗室建設如何再上「新台階」?今年,成都將全面運行天府實驗室。年內掛牌天府絳溪實驗室、天府錦城實驗室,加快建設天府興隆湖實驗室、天府永興實驗室。

天府興隆湖實驗室

啟動第三批招聘

近日,天府興隆湖實驗室發布最新招聘,面向全球招募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去年11月,天府興隆湖實驗室開始招兵買馬,廣納英才,此次啟動的是第三批招聘。

成渝地區要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爭創國家實驗室,對於實施科技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有戰略性、變革性、基礎性、全局性的深遠意義。

去年6月,天府實驗室正式揭牌。這是四川創新發展歷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標誌著天府實驗室進入了由謀劃布局到全面建設的新階段。

其中,天府興隆湖實驗室最早啟動建設。據介紹,2021年6月天府興隆湖實驗室由省政府批准組建。實驗室為獨立事業法人機構,位於成都科學城鹿溪智谷科學中心,占地約1120畝。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綠色智能光子技術、微納電子技術、智能感知技術、深空通信技術、電磁調控技術。

天府絳溪實驗室

預計6月載體建成投用

作為天府實驗室的4個方向實驗室之一,天府絳溪實驗室正加快建設,預計6月載體建成投用。該實驗室由成都高新區與電子科技大學聯合共建,牽頭西部地區優勢ICT研究機構,以成都未來科技城為核心區域,助力西部(成都)科學城建設加快成型成勢。

天府絳溪實驗室效果圖

天府絳溪實驗室面向國家電子信息裝備創新發展的迫切需求,以電磁空間與泛在互聯為發展方向。

聚力攻堅「卡脖子」技術,天府絳溪實驗室將通過新型研發事業單位創新體制機制,按照「去行政化」「科研自主」理念,賦予科研人員充分自主權,著力構建現代化管理制度、市場化運行模式、靈活化用人機制,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科技成果轉化能力。

未來科技城國際科教園區鳥瞰圖

增強創新策源能力

將出台專項支持政策

天府實驗室作為新型研發機構,未來在管理體制和運營機制上,也將有所創新。統籌配置優勢科技資源,選擇最優秀團隊和科學家按新機制整合組建;在體制機制上創新,更有效地激發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面向國際國內,建立人才流動機制。

打破體制藩籬,一系列謀劃已經產生。據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透露,將圍繞財政、土地、稅收、人才、金融等方面,制定出台天府實驗室專項支持政策,建立省市區共同投入和穩定支持機制。

「我們還將試行天府實驗室新機制。」上述負責人表示,將試行首席科學家負責制,探索實施科研人員年薪制、協議工資制、崗位工資制和科研容錯免責機制,深化科研經費使用「包干+負面清單」制度,增強創新策源能力,補齊創新短板。

部分綜合:成都日報

出品:成都科技融媒體中心

你「在看」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c111ef40bdc68c8b12c6144240c4b2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