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一直給弟弟還房貸,我把她拉黑了」上熱搜:父母的偏心,傷害多少人的心

2024-05-09     精讀君

原標題:「我媽一直給弟弟還房貸,我把她拉黑了」上熱搜:父母的偏心,傷害多少人的心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3860天

精讀君通識詞典已上線2081個詞條

01

前幾天看到一個農村女孩的帖子,她很傷心。

題主家裡有一個弟弟,母親對兩人的待遇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她靠自己上了大學,工作後自己攢錢買房,家裡沒有提供任何資金支持。

但在2019年,母親主動為弟弟花了五十萬,購買了一套房子,房貸由母親一直在還。

2020年,題主提出自己買房的願望,母親幫助支付了17萬的首付款,其中一半是題主自己掙的。

房貸一開始3600,到現在3300,一直都是題主自己在還。

題主後來失業,沒有收入來源,房貸壓力巨大。

然而,每當她跟母親說自己壓力大時,母親總說是題主自己買房子的後果,沒人能幫助題主。

在失業期間,母親給題主介紹了一個對象,題主跟這個對象也談成了,但是題主仍然面臨著經濟上的壓力。

回到上海,題主找到了工作,但工資腰斬,只夠支付房貸和最便宜的房租。

這一期間,題主跟對象關係逐漸穩定下來,和對象同居後結婚了。在這段時間裡,題主只負責支付房貸,這才稍微緩解了一些困境。

然而母親聲稱,她已經對題主做得足夠多了,並提到了同村的女孩沒有人給買房,只有10萬的嫁妝,全部都是女孩賺錢補貼家裡,結婚時家裡也沒給多少錢。

題主明白,與同村女孩相比,自己還是幸運的,但題主現在仍然感到還房貸壓力巨大。

尤其讓題主不平衡的是,弟弟已經工作了三年,每月只有1800元的房貸,還是由家裡幫他還。

此外,家裡最近還要為弟弟購買車輛,無論需要多少錢,只要他提出,家裡就會給。

其實家庭並不富裕,題主並不想爭奪他們的錢,但內心依然感到非常不平衡。

她想不通,為什么弟弟的一切都由家人承擔,要買房給買房,要買車給買車,從來不考慮價錢?

為什麼他們一邊從不給弟弟承擔責任的機會,也不鍛鍊他,還一邊經常打電話給自己,抱怨弟弟能力不行?

題主也能理解母親這樣做的原因。

在2019年購房時,弟弟還在上學,沒有能力還房貸,所以責任自然落在他們身上。

讓題主不滿的是,最近弟弟購買車輛的事情。一開始說要買十萬左右的車,現在卻要買十六萬的,母親還希望全款支付。

對於並不富裕的家庭,多六萬對他們來說並不是小數字。

此外,弟弟已經工作了三四年,題主覺得至少應該放手讓他自己承擔了,親戚們也勸母親說弟弟已經有能力還房貸了,那是他自己的房子。然而,母親仍然捨不得。

這讓題主非常生氣,車貸和房貸弟弟不需要承擔一點,他要啃老啃到什麼時候。

最後,母親還為弟弟花了十幾萬進行裝修,這讓題主開始懷疑母親究竟有多少錢。

不難看出,題主並不是想要母親的錢,而是對母親的偏心感到不平衡。

父母偏心會給人帶來多大的影響?

得不到肯定的兒女,會逐漸產生自我懷疑,覺得都是因為自己不夠好,才會被父母區別對待,自尊受挫,價值感打折,這樣的人可能一輩子都會生活得小心翼翼。

往往別人一個眼神,就能瞬間感受到別人此時此刻的情緒如何;別人一個動作,就知道別人對自己是排斥還是接納……

02

父母的偏心,有時候藏在點滴的相處里,有時候則赤裸裸地表現出來,絲毫不顧及兒女的內心感受。

有網友分享了父母給弟弟買的婚房,一共140平,圖片上窗明几淨,看上去既寬敞又明亮。而弟弟才23歲,還沒有女朋友,父母就已經給他買了房,還是全款。

在這以前,她一直以為家裡沒錢,從來不敢亂花錢,卻沒想到家裡竟然有這麼多存款,都能全款購買這麼寬敞的房子,說不傷心那是假的。

網友們表示:同款父母。

這名女子也是這樣吧?父母一直哭窮,自己從不敢亂花錢,結果他們全款給弟弟買房,換作誰也會感到被忽視了。

還有網友現身說法:「掙的錢都給兒子,轉身又跟女兒說自己過得辛苦。好像他們不容易都是我造成的。每次打電話都讓我難受好幾天。」

再看這名女子分享的另一張圖片,全家人都住在農村的一個小院裡,鏡頭之下還有一隻小狗搖著尾巴迎接她回家。

再看那棟新房,明顯就是城裡的房子,平日裡父母對自己一直哭窮,卻對弟弟如此大方,帖主內心非常不平衡。

對於這些不被偏愛的人來說,在父母眼裡,你的付出,是必需的但卻是不值得心疼的。

03

如何才能從父母偏心的陰影中走出來?

讓自己獨立,把自己和讓你不快樂的原生家庭割裂開來。

網上有網友發帖分享了這樣一段經歷。

帖主每次發工資,母親都會算準日子來要錢,她只要不給,母親就會訴苦,給她很多壓力。

為了掙更多的錢,帖主成為一名北漂,她剛開始跟別人合租,後來租友要回老家,她要麼搬出去,要麼租下整套房子,她手裡的錢不夠,就向母親借5千塊。

母親拒絕了,讓她沒錢就回農村。

帖主後來找同學借了錢,自己省吃儉用慢慢站穩腳跟,靠寫作獲得不少的收入,也經常給老家寄禮物。

母親知道她掙了錢,對她的態度也好了起來。經常打電話關心她,還給她寄特產,帶著孫子去找她,一住就是幾個月。

後來弟弟買房需要錢,母親跟她借錢被拒絕了。母女倆鬧得很僵,帖主買了車票把母親送回去了,她答應會定期給母親一些生活費,但弟弟借錢必須自己寫借條。

她堅持原則,母親也沒有辦法。

說起母親的偏心,帖主依然會感到難過,但她已經接受了這個事實。

《原生家庭》里告訴我們:父母愛你,但是也不夠愛你,他們確實做錯了很多事情,而這些事情不應由我承擔。

人這一生,誰也沒辦法改變人生,但我們可以掌控人生。

遇到偏心的父母,最好的辦法是好好愛自己,努力工作從原生家庭中脫離出來,你堅強勇敢,就沒有誰可以傷害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c6893ccf34294f4a67b326c7d27a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