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的印象中,西遊記中的神佛菩薩們,個個都是耳垂厚實、滿臉堆笑、慈眉善目的,且地位越高,越和藹可親。
而這些佛菩薩們,出場最多的,又最讓人喜歡,且被冠上救苦救難,大慈大悲的,便是手托玉凈瓶的觀世音菩薩了。可以說,只要看到她出場,往往都代表著困難即將解決,苦難即將解脫,給人一種莫名的安全感。
但是,若大家熟讀過《西遊記》原著的話,才會赫然發現。書中的觀音菩薩,雖然也有著大慈悲,但絕不是一個善茬,甚至於有著「西遊第一狠人」的稱號!
既然如此,孫悟空為什麼有一次還在太上老君面前罵她「該她一世無夫」呢?
楊角風談西遊系列文章第352期:孫悟空罵觀音菩薩「該她一世無夫」,菩薩為什麼不生氣?
一、
俗話說,「慈不掌兵,義不掌財」,作為一名同時在靈山和天庭任職的菩薩,自然不是個善茬!
所以,身為五方五老之一的觀音菩薩到天庭本欲參加蟠桃會,結果遇到為了捉拿妖猴而「焦頭爛額」的玉帝。菩薩先是派惠岸使者下去試探了一下孫悟空的本事,隨後當機立斷,向玉帝舉薦了其外甥二郎神。並在雙方戰事膠著的時候,她在南天門,當著玉帝和老君的面要扔瓶子砸孫悟空:
「我將那凈瓶楊柳拋下去,打那猴頭;即不能打死,也打個一跌,教二郎小聖好去拿他。」
天庭這麼多神仙,若真想拿住孫悟空,早就拿了,根本不用特意把二郎神請來。同理,太上老君若真想拿住孫悟空,根本不用觀音菩薩出主意,隨便一件法寶就夠他吃一壺的。
由此也能看出,觀音菩薩做事確實雷厲風行,一出手便直達問題焦點。看看她說的話,即使打不死猴子,也能把他砸癱了,著實是個人狠話不多的角色!
同樣的情況在靈山也適用,如來佛祖想把自己新悟出來的「三藏真經」,傳到南贍部洲的大唐。在場的那麼多佛菩薩羅漢們,沒一個敢接這個差事的,也只有觀音菩薩能接:
「別個是也去不得,須是觀音尊者,神通廣大,方可去得。」
倒不是說整個靈山,觀音菩薩的法力最強,而是因為南贍部洲本就是南海觀音菩薩的地盤,其他菩薩們,有膽子去接?
二、
因為如來佛祖知道觀音菩薩做事向來雷厲風行,只要安排了,就一定能做到,而且毫不忌諱的掏出三個箍兒來,講了其殘忍的用法:
「他若不伏使喚,可將此箍兒與他戴在頭上,自然見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語念一念,眼脹頭痛,腦門皆裂,管教他入我門來。」
換別的菩薩,可能會有所顧忌,畢竟這麼邪惡的法寶,一旦用了,傳出去確實影響名聲。事實上,其他的菩薩還是相當低調的,比如靈吉菩薩,孫悟空連他的住處都不知道。還有文殊菩薩,也是接了如來佛祖的差事去點化烏雞國國王,結果被扔進護城河泡了三天。
很難想像,這種事要是發生在觀音菩薩身上,那個國王的下場會有多慘!事實上,也沒有人敢沖觀音菩薩扎刺,要知道她到了長安城土地廟,土地和山神都是這樣的:
「見一座土地神祠,二人逕入,唬得那土地心慌,鬼兵膽戰,知是菩薩,叩頭接入。」
要知道取經路上的土地和山神,也並非善茬,平頂山蓮花洞附近的山神都敢調泰山來壓孫悟空;車遲國的土地,都敢幫著虎力大仙按著孫悟空的頭,硬是奪了其一條命;火焰山的土地更厲害,竟然組織了一支軍隊,帶頭向牛魔王衝鋒。
可是,長安城的土地和山神,面對擅闖私宅的觀音菩薩,不僅不敢發火,還嚇個半死,連自己的鬼兵都心驚膽戰,急忙迎進去,磕頭求恕罪:
「菩薩,恕眾神接遲之罪。」
三、
事實上,別說這些山神和土地了,豬八戒和沙和尚一見到惠岸使者,都敢衝上去打得死去活來的,可一看旁邊站著觀音菩薩,立馬嚇得倒頭就拜。
之所以如來佛祖講,也只有觀音菩薩能辦成取經大業,是因為菩薩借住在長安城土地廟這些天,辦了好幾件大事:
比如,涇河龍王莫名其妙就被魏徵砍了,李世民更是不明不白就去了地府,連帶著搭上一個妹妹。這還不是最慘的,作為她選定的取經人唐僧,怎麼就一出生便成了孤兒,最後還雙手沾滿鮮血,手刃了殺父仇人劉洪,連帶著自己的母親滿堂嬌也自盡身亡。
後來為了迫使孫悟空戴上緊箍兒,她沒少教唐僧怎麼說謊話,怎麼欺騙孫悟空,怎麼讓他嘗嘗緊箍咒兒的滋味。在孫悟空得知真相之後,叫喊著要去南海打她,結果唐僧一句話就讓他認清了現實:
「此法既是他授予我,他必然先曉得了。你若尋他,他念起來,你卻不是死了?」
後來的取經路上,觀音菩薩也沒少在孫悟空面前展示自己的狠勁。比如紅孩兒變成了她的模樣騙了豬八戒,當時觀音菩薩就怒了,隨手就將玉凈瓶扔進了海里:
「唬得那行者毛骨悚然,即起身侍立下面。」
而且,收服紅孩兒而已,觀音菩薩有一萬種方法,可偏偏選了最殘忍的一種,跑去管李天王借天罡刀,後來的紅孩兒也確實在觀音菩薩那吃盡了苦頭:
「那妖精,穿通兩腿刀尖出,血流成汪皮肉開。」
四、
即使這樣,觀音菩薩也不解恨,硬是把最厲害的金箍兒都套在了其身上,好好念了幾遍咒兒:
「菩薩捻著訣,默默地念了幾遍,那妖精搓耳揉腮,攢蹄打滾。」
後來也是念著咒兒,讓紅孩兒三步一拜,從號山拜到了南海,弄得三界是人盡皆知。大家也都知道了,觀音菩薩確實不好惹,千萬別打著她的名號去招搖撞騙,後果很嚴重。
雖說紅孩兒吃盡了苦頭,但觀音菩薩在給如來佛祖寫的取經總結中,還夸自己仁慈呢:
「大聖殷勤拜南海,觀音慈善縛紅孩。」
當然,觀音菩薩雖然對外人如此苛刻,對待自己人還是相當仁慈的。比如寵物鯉魚精,自己也是十分愛惜,打不得,罵不得,乾了壞事還幫他掃尾:
「原來那裡邊水怪魚精,盡皆死爛。」
對待金毛犼也一樣,人家文殊菩薩的坐騎下凡辦事,都得提前騸了,去了後也一直兢兢業業幹活:
「也不曾害人,自他到後,這三年間,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反觀觀音菩薩的坐騎金毛犼,若不是紫陽真人送了金聖宮娘娘一件刺衣,恐怕那幾個被金毛犼頂死的宮女,就是她的下場。即使這樣,觀音菩薩也沒有對坐騎多加怪罪,反過來嚇唬孫悟空:
「你這賊猴!若不是你偷了這鈴,莫說一個悟空,就是十個,也不敢近身!」
五、
當然,並不是說文殊菩薩比較仁慈,畢竟光想著坐騎不禍害人間了,卻沒想從此讓它失去了多少樂趣,難怪整天跟一隻鳥,一頭象混在一起?
言歸正傳,既然孫悟空明知觀音菩薩是這麼一個狠人,也知道她會念緊箍咒兒,可是,為什麼要在太上老君面前罵她:
「這菩薩也老大憊懶!當時解脫老孫,教保唐僧西去取經。我說路途艱澀難行,他曾許我到急難處親來相救。如今反使精邪摹害,語言不的,該他一世無夫!」
孫悟空之所以說這句話,完全是被太上老君氣的,當時他好不容易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從金銀角大王手裡搞到了五件寶貝。結果太上老君就出來收拾爛攤子了,面對孫悟空對他管教不嚴的指責,他還振振有詞:
「不干我事,不可錯怪了人。此乃海上菩薩問我借了三次,送他在此托化妖魔,看你師徒可有真心往西去也。」
可是,老君一開始並不是這樣說,他說的是金銀二童子趁著自己不注意,偷了五件寶貝私自下凡。若真是這樣,確實是自己理虧,確實是管教不嚴,理應被孫悟空指責。
但是他這樣一說,孫悟空就沒辦法了,難道真去找觀音菩薩理論一番,不怕菩薩發狠,把自己搞一頓?
況且,孫悟空又不是沒噴過觀音菩薩,在鷹愁澗的時候,他可是當面噴過菩薩:
「你這個七佛之師,慈悲的教主!你怎麼生方法兒害我!」
六、
原本是菩薩慫恿唐僧騙孫悟空戴上的緊箍兒,孫悟空生氣也有情可原,但噴過菩薩的後果是啥?
後果是,孫悟空反被菩薩痛罵一頓,罵他是「大膽的馬流」,「村愚的赤尻」。不僅只口不提騙他戴緊箍兒的事,反過來說自己派人救了他,他不感激也就罷了,還敢埋怨我?
等到孫悟空提到被騙戴緊箍兒時,觀音菩薩反而笑了,這一笑,倒把孫悟空嚇得倒吸一口涼氣,是啊,菩薩可是會念咒兒的:
「你這猴子!你不遵教令,不受正果,若不如此拘系你,你又誑上欺天,知甚好歹!」
也就是說,孫悟空噴觀音菩薩,菩薩不會跟他一般見識。畢竟猴子也就只能過過嘴癮了,除此之外,他還能幹啥?
再說了,觀音菩薩是個出家人,平時跟玉帝說話都是自稱「貧僧」。雖然在宗教裡面,菩薩是雙性人,可以變男變女。但在《西遊記》中確實是女人,幾次出場也是以女子身份出場,書中對她的描述是:
「纓絡垂珠翠,香環結寶明。烏雲巧疊盤龍髻,繡帶輕飄彩鳳翎。碧玉紐,素羅袍,祥光籠罩,錦絨裙,金落索,瑞氣遮迎。眉如小月,眼似雙星。玉面天生喜,朱唇一點紅。」
她去大唐長安城現身的時候,也確實把長安城上下都鎮住了,活脫脫一個絕世大美女形象。連比丘國的美後,都以長得像觀音菩薩為榮,足可見其容貌有多好。
可是,就算她是女性,那也是出家人啊,出家人怎麼嫁人呢?
七、
同樣的情況,在《天龍八部》里也發生過,烏長老當時對虛竹惡狠狠的說:
「你這個死和尚,我希望你斷子絕孫!」
虛竹當時就傻了:
「小僧是出家人,斷子絕孫很合理!」
所以說,孫悟空的那句話根本就談不上罵,觀音菩薩也沒必要生氣。若真生氣了,那反而麻煩了,咋的,你希望能嫁人?
若孫悟空罵觀音菩薩,說她早晚要嫁人,那才真會惹惱菩薩呢,說不定就真過來教訓一頓猴子了。
當然,這些分析,都是基於觀音菩薩跟孫悟空的感情淡薄來講的,實際上,他們倆的感情很深,倆人也經常互相貧嘴。在整本西遊記中,觀音菩薩總共就沒笑過幾次,有數的幾次微笑也幾乎全都給了孫悟空。
比如,孫悟空怪她給自己戴緊箍兒,菩薩就笑笑說,不給你戴,你不服管咋辦?比如黑熊精偷了袈裟,孫悟空跑去找菩薩問罪,菩薩依然是笑笑,你這猴子熟嘴。還有真假美猴王的時候,孫悟空跑去南海訴苦求松箍咒兒,菩薩仍然笑了,說取得真經才能摘啊。
甚至於,當初觀音菩薩跟孫悟空在五行山下第一次正式見面,菩薩的喜悅之情都躍然紙上:
「那菩薩聞得此言,滿心歡喜」
「菩薩又喜道」
要知道,菩薩收豬八戒,收沙和尚,收小白龍,都沒有像聽到孫悟空說願意皈依那麼高興過!
八、
整個取經路上,孫悟空跟觀音菩薩的對話,也充滿著互相打趣,好不快樂!
孫悟空跟觀音菩薩一起去降服黑熊精,沿途的風景還不錯,半路還打死一條蛇精。本來菩薩還怪孫悟空亂殺生呢,結果聽完孫悟空的計策以後,反而讚許有加,並變成了靈虛仙子。
孫悟空當時就跟菩薩調侃上了:
「妙啊,妙啊!還是妖精菩薩,還是菩薩妖精?」
菩薩也高興,笑呵呵的回覆孫悟空,你說我是啥,我就是啥!
還有四聖試禪心的時候,孫悟空一眼就看出來面前的這幾個女子是菩薩變的了,所以當寡婦問他們的意見時,孫悟空很搞笑,直接回答:
「我從小兒不曉得干那般事,教八戒在這裡罷。」
甚至很多時候,觀音菩薩也會怪孫悟空冷落自己,比如五莊觀的人參果樹被推倒之後,孫悟空沒有第一時間向菩薩求助,菩薩還生氣呢:
「你怎麼不早來見我,卻往島上去尋找?」
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收服紅孩兒時,當時孫悟空自作聰明請來了四海龍王,結果凡水滅不了紅孩兒的三昧真火,差點把自己燒死。事後,觀音菩薩其實也心疼孫悟空,責怪他:
「即他的三昧火,神通廣大,怎麼去請龍王,不來請我?」
孫悟空也不好意思,急忙辯解,說當時自己受傷,是派八戒來找你的,結果觀音菩薩頭一歪:
「悟能不曾來呀。」
九、
觀音菩薩雖然是個狠人,那也得看對誰,對孫悟空的話,她的包容心可以說超過了任何人。
確實,曾經她出過餿主意,要用玉凈瓶打孫悟空,也確實在孫悟空招惹到她的時候會發火。但是,自從她真正開始了解孫悟空之後,她就變了,跟孫悟空的關係也成了亦師亦友的關係。
她倆都是出家人,按理說,一個是無性菩薩,一個是無性猴。但是在西遊記中,她們卻成了一男一女,孫悟空「罵」觀音菩薩活該一世無夫。觀音菩薩也沒忍著,有一次孫悟空去找她求助,她就用玉凈瓶擺了孫悟空一道,末了還說:
「待要著善財龍女與你同去,你卻又不是好心,專一隻會騙人。你見我這龍女貌美,凈瓶又是個寶物,你假若騙了去,卻那有工夫又來尋你?」
隨後,還讓孫悟空把自己送他的三根救命毫毛拿出來,壓在自己這裡才會幫他,孫悟空當然不願意啦。
菩薩還會跟孫悟空說一些自己身邊發生的趣事,比如跟太上老君打賭的事,比如自己去參加佛會的事。甚至於在孫悟空面前非常隨便,去抓鯉魚精的時候,都沒穿正裝,相當於穿著弔帶睡裙就去了,孫悟空當時都覺得不好意思:
「弟子不敢催促,且請菩薩著衣登座。」
也只有在觀音菩薩面前,孫悟空才敢表現出自己軟弱的一面,比如真假美猴王時:
「行者望見菩薩,倒身下拜,止不住淚如泉湧,放聲大哭。」
所以,他倆的關係非常不一般,在聽到太上老君故意挑撥他倆關係時,孫悟空說一句「該她一世無夫」,也就順理成章了。菩薩呢,也絕不會放在心上,況且老君也不會去傳閒話啊。
就算孫悟空成佛了,還不忘擠兌一下菩薩呢:
「趁早兒念個松箍兒咒,脫下來,打得粉碎,切莫叫那什麼菩薩再去捉弄他人。」
所以,綜上來看,我倒覺得他倆更像是情侶之間拌嘴呢,一個說,活該你找不到對象!
一個說,你看我的龍女漂亮,是不是喜歡上人家了?
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