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北京要找一條匯聚了中華老字號、且保留了當初建築風格的地方,一定會想到前門大街。
我在北京,和大家分享北京的文化、旅遊和美食。
前門大街是北京非常著名的商業街,位於京城中軸線上,坐擁極佳的地理位置,正對著前門的城樓和箭樓,交通非常便利,溝通南北西東,緊鄰天安門廣場,很多來北京的遊客,都一定會到前門走走。前門大街如今已舊貌換新顏,來到這裡咱們都可以感受什麼?今天紫玉和大家分享一下。
經歷過幾個不同時期的演變,前門大街現成為一條代表著京味文化和彙集了老字號的步行街,尤其是在彙集了很多老字號這一點上,在北京也算是獨一份兒了。這裡有很多百年老字號的老店,其實不買東西也沒關係,走進去逛逛,體驗一些老傳統的手工藝和京味兒文化,再吃些曾被明清數位皇帝喜愛的小吃,也不虛前門之行。
簡單聊一句前門大街的歷史,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建外城前,這條街是皇帝出城赴天壇的御路,建外城後為外城主要南北街道,大街長845米,行車道寬20米。明、清至民國時皆稱正陽門大街,1965年正式定名為前門大街。
明朝中期,由於商業的發達,前門大街兩側出現了鮮魚口、豬(珠)市口、煤市口、糧食店等集市和街道,並且由於正陽門是京師正門,所以前門大街一帶比其他城門大街寬,前門大街也隨之成為一條商業街。
走上前門大街,最北端是北京人都熟悉的大北照相館,很多80後90後的百天照、生日照都是在這裡拍的。大北照相館始建於1921年,在20世紀20到30年代,就已成為京城數一數二的照相館,紅火一時。
北京有句老話說:頭頂馬聚源,腳踩內聯升,身穿八大祥,腰纏四大恆。譬如內聯升,有創建於清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為皇親國戚、朝廷文武百官製作朝靴的「中國布鞋第一家」,內聯升做的鞋質量好,有口碑,甚至是身份的象徵,過去從普通老百姓到朝廷官員,不少人都穿過內聯升手工做的鞋。
在吃的方面更有不少老字號,全聚德烤鴨及其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不僅代表了京味文化,已成為中華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有始於清朝康熙年間提供中醫秘方秘藥的同仁堂、有明朝中期開業以製作美味醬菜而聞名的六必居、都一處燒麥等等。
同仁堂藥店也是馳名海外,它在北京的第一家店就是開在前門大柵欄,開業於清朝康熙八年(1669年),同仁堂的中草藥和丸、散、膏、丹等各種中成藥,以選料真實、炮製講究、藥味齊全著稱於世。
這些老字號是中華歷史的一部分,在這裡經歷的是老一輩兒的傳統和文化的傳承,體現的是百年不變的服務。有很多年輕人對老字號了解的比較少,但父母一輩兒都還有著對老字號的情結。中華老字號能夠百年馳名,更多的在於傳統和特色的繼承與發展,堅持自己的定位和品質,對傳統文化有信心,且不斷創新,才能讓老字號不會被現代商業取代。
來到北京,逛完了故宮和天安門,您往南走一走,來到前門大街的老字號,感受京味文化和傳統。
我是紫玉,歡迎關注我,帶你逛北京,分享旅行見聞和旅行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