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說,在上海外灘看到不少穿著羽絨服毛衣的童模,為了賺錢的父母不顧及孩子的感受,三伏天穿反季節的衣服拍廣告?利益薰心啊!
孩子本該有個快樂暑假,卻要冒著高溫賺錢。
過路人紛紛表示心疼孩子,但是家長卻稱這是「私事。」
網友們紛紛道出心聲:
「有時候看似慈愛的父母只是飼養員,或者你長得好看些他們就是馬戲團的飼養員。」
「這叫虐童。」
「比起啃老,更可怕的是啃小。」
為了掙錢不顧孩子的感受,只為利益,這樣的父母真的令人心寒。
本該屬於孩子的童年,因為利益而被父母剝奪。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杭州童模妞妞。
大夏天拍攝,當時妞妞可能是拍累了,想把花籃放在地上休息下。
結果媽媽上來就是一腳,妞妞一個趔趄,差點摔倒。
妞妞沒哭。
阿媽心裡想著這孩子應該不是第一次被媽媽打了吧。
果真,這視頻在網上發酵,網友們除了指責這位母親之外,還翻出了媽媽毆打妞妞的其他視頻。
阿媽看過視頻,其中有個視頻是妞妞在拍攝的過程中不知道被什麼東西吸引了(小孩年紀小的時候,對什麼都感到好奇,很容易就被新鮮事物吸引是很正常的事情),開心的自言自語,沒有有聽到媽媽說的話。
媽媽忽然動手打斷妞妞,妞妞瞬間完成了表情轉換,展示出職業性的「可愛微笑」。
還有些視頻是大人穿著棉襖,妞妞卻只穿著薄薄的裙子。
大人用衣架抽打妞妞,就是為了讓她打起精神。
妞妞的腳上,有很多的淤青。
孩子的背後,有著無能的父母,把暴力當成自己教育小孩的手段。
不及格的父母,對孩子的身心都是一種傷害。
妞妞,你真的很可愛,但是有這樣的父母,也真的很可憐。
可愛的是你容顏。
可憐的是你逐漸消失的童年。
這些可愛的孩子,本是長身體、沒煩惱、輕鬆玩耍的年紀,卻要為了賺錢顛沛流離。
事實上,不止一個「妞妞,」在童模圈裡數以千計,被父母「逼迫」拍照,甚至以後還想規劃孩子拍戲接廣告。
每一張照片的背後,都是孩子經歷過的辛苦。
一分鐘拍完一套,一天要拍100多套,這中間要換100次衣服,100多次重複的動作。臉上還得掛著童真的微笑。
夏天要拍冬天的,40°C的溫度,穿著羽絨服。
冬天要拍夏天的,零下幾度,穿著薄薄的短袖。
有些孩子是放學之後就被家長帶去做童模拍照,甚至拍到半夜2~3點,只能在化妝間後台抽空寫作業。第二天,照常上學。
有的童模,不用上學,主要工作就是賺錢。
日夜顛倒的生活,白天學習,晚上賺錢,真的對孩子好嗎?
甚至有些家長為了不讓孩子長高長胖,控制其營養的攝入。
他們用童年換取了金錢,孩子的健康呢?健康才是比金錢重要的東西啊。
父母利慾薰心的背後,是孩子付出健康成長的代價。
當同齡的孩子在上興趣班的時候,當同齡的孩子在無憂無慮的玩樂的時候,童模,扮演著這個年紀不該有的成熟。
有個來自塞爾維亞的混血模特,叫葉祖銘,才11歲,已經當了兩年的童模了,
葉祖銘說:「每個人都想要過富裕的生活,明星太累了,做網紅也不錯。然後要找個漂亮的老婆,迪麗熱巴這種,你懂得。」說話的同時伴隨手上的動作,阿媽覺得他真像一個二十幾歲的青年,談吐老練,表情輕佻。
尼爾·波茲曼在《童年的消逝》中曾經指出:在電子時代,兒童面臨一種童年過早消逝的局面。太多的電視節目,教會兒童像成年人一樣行事。
在這個年紀的小朋友應該是校園裡無憂無慮的學習,而他卻已經開始成人化的思維:要賺錢,娶好看的老婆,過上富裕的生活。
孩子知道錢的概念嗎?
知道自己失去的是什麼嗎?
不知道。
小孩憑本事賺錢不是說不好,但是太早成熟,沒有孩子的純真樣子,真的是大人想看到的嗎?
想對孩子說:孩子們,這不屬於你們的生活,回歸到學校,回歸到快樂的生活里去,做一個天真無邪的天使。
想對父母說:孩子遲早要長大的,什麼年齡階段做什麼事,賺錢是長大後的事情,童年是只有一次。
孩子就該有可愛的模樣啊,。
賺錢是大人的事,既然為人父母,就要向孩子付出,而不是索取。
讓孩子變回「真正的自己,」重新享受父母的愛吧。
竹筍很好吃,但是我還是想它長成參天竹。
父母們,孩子只有一次童年,希望你們都能守護好孩子的童年,保護他健康快樂的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