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第一IP,終於來了!

2024-06-20     獨立魚電影

金庸,這兩個字意味著一個充滿傳奇的武俠世界。

他不僅是一個名字,更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標誌。

他的作品塑造了無數經典角色,郭靖、黃蓉、楊過、小龍女、喬峰、令狐沖…

描繪了一個個風雲變幻的江湖,探討了人性的複雜與俠義的真諦。

金庸的作品跨越了時間和地域,成為幾代人共同的記憶和情感寄託。

說他是華語第一IP,一點也不誇張

如今正逢金庸100周年誕辰,一部關於金庸武俠世界的劇作上線了。

一段段刀劍如夢的武俠故事連番上陣,譜寫出新一代的——

金庸武俠世界

光看名字,就能感受到本劇不小的「野心」。

金庸武俠世界通過系列開發的方式,以全新的敘事節奏構建起一個更為宏大的武俠新世界

集齊了周一圍、高偉光、陳都靈、何潤東、哈妮克孜、明道、孟子義、此沙、包上恩…

豐富原著中的支線人物故事,逐步打造出屬於金庸的武俠宇宙

製作班底不一般。

第一季一共由五位導演執導。

率先播出的第一篇章,是由高分劇《三體》導演楊磊執導的《鐵血丹心》

本劇的故事藍本是《射鵰英雄傳》。

這本小說可以說是金庸被影視化最多的作品之一。

因此,故事已經耳熟能詳。

而本劇相較以前的版本,有著獨屬於自己的風格與特色,那就是——

全是乾貨

正是得益於龐大的受眾基礎,本劇可以輕鬆省去一些「充場」的過場戲。

可以在維持故事主線精華的前提下,以一種非常密集的頻率丟出名場面

例如,僅是第一集就包含了三個名場面。

其一是郭靖拜師江南七怪,誓為父親復仇。

被打到頭破血流的小郭靖,跪在江南七怪面前。

雖滿臉血污,卻身板挺直,目含亮光大聲說出:

我要學本事為我爹報仇!

充滿力量的少俠成長之路就此開啟。

其二則是郭靖與黃蓉的初相遇。

淳樸草原的少年,為扮作乞丐的機靈鬼少女解圍。

你來我往的酒館點菜間,就奠定了兩人情感羈絆。

其三就是穆念慈的比武招親。

一場比武,轉動了郭、楊二人的命運齒輪。

伴隨著一個又一個名場面,劇情發展的速度宛如上數學課一樣讓人不自覺高度集中。

也讓人輕輕鬆鬆沉浸其中,看得爽快無比。

但要注意,節奏快並不代表隨意。

魚叔發現劇中有不少亮點原著台詞

像是黃蓉那句:

你們這江珧柱是五年前的陳貨。

看似簡單一句話,實際上就勾勒出黃蓉聰明嬌俏的性格形象。

還有郭靖將小紅馬贈予黃蓉後,交代它要聽新主人的話不要發脾氣。

好似一句無關緊要的話,卻刻畫出了郭靖憨厚的性格,也帶出小紅馬傲嬌神物、不服生人的性格。

十足原汁金庸味兒

看武俠先看一個「武」字,就是要有好看的武打戲

比起那種輕輕一掌就把一群人震到三尺外,或者在慢鏡頭中搞「武打美學」的劇,《鐵血丹心》的打戲質感令人欣喜。

像是牛家村的那場戲。

郭嘯天、楊鐵心與段天德廝殺。

一招一式,拳拳到肉,槍槍見骨,打得爽快,看得也痛快。

還有後面楊康得知自己的身世,心態崩潰想要殺死楊鐵心,卻被殺了一個回馬槍。

就這麼一個動作,乾淨利落,毫無花架式之感。

不過,武俠武俠,除了「武」還有一個「俠」字。

而這個「俠」的核心,則為人

人物活靈活現,且各有自身的性格魅力可以說是金庸筆下人物的特色。

可如何詮釋人們已經熟識的人物?

這對演員來說是不小的難題。

畢竟無論是形象和表演,這些人物在不少人心中已經有了一個具體的存在。

本劇的演員倒著實給了我不小的驚喜。

尤其是飾演郭靖的此沙

別的先不說,作為少數民族的此沙,從小就喜歡騎馬。

這與郭靖從小成長在蒙古草原有了相似的意境。

看著劇中他騎在馬上在草原奔騰的場景,就仿佛看了郭靖本人意氣風發地飛馳。

不過比起這一點,此沙作為郭靖讓我看到了他不同以往的另一面

之前他給人印象最為深刻的角色,當屬《封神》中楊戩。

俊朗的二郎神與郭靖完全屬於不同的類型。

雖說日後成為一代大俠,但郭靖身上存在一股濃厚的質樸憨厚的氣質。

言辭表達不夠華麗,行事風格也頗為耿直,但永遠真誠的目光與火熱的內心著實讓人喜愛與信任。

面對機靈古怪的黃蓉,郭靖滿心喜歡。

但自己的六位師傅與全真教的馬道長並不認同他的這段感情。

身為黃藥師之女,黃蓉在很多人心中是妖女。

就連黃蓉本人也在意長輩對郭靖的影響。

但郭靖卻說:

我只想和你在一起,心裡再容不下別人。

金庸在文中寫道:

他心中有無數言辭要為黃蓉辯護,但話到口頭,卻除了說她「很好很好」之外,更無別語。

浩渺水邊,蓉兒伏在自己的肩上,木訥的郭靖想要找出更加珍貴的詞彙來形容女孩,卻發現真的就是「很好」。

許是郭靖笨拙,但也可能看著心愛的女孩,所有的形容詞都黯然失色。

此沙的眼神中透著些不知所措,但又充滿真摯,這一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

但是,但是,蓉兒...蓉兒可不是小妖女。

她是很好很好的姑娘...很好很好的...

還有,包上恩的黃蓉也是令人耳目一新。

作為金庸筆下最具人氣、最負盛名的女主角之一。

黃蓉身上最吸引人的就是她的一身靈氣。

慢慢盪近的船上,長發披肩,全身白衣的少女靈動地喊了一聲「靖哥哥」。

真是夠靈。

不僅是主角,其他角色也有各自的特色。

像是孟子義的梅超風。

一滴血淚滴下,痛且美的畫面帶來強悍的視覺衝擊。

還有明道版本的洪七公。

其實更符合原著里中年大叔的形象,並非以往版本中仙風道骨的白髮老人

魚叔尤其喜歡姬晨牧飾演的楊鐵心。

在與愛妻包惜弱相認時,楊鐵心說了一句:

犁頭壞了,明兒叫東村張木加一斤半鐵打一打。

這句話是夫妻二人離別當晚所說之言。

此時的楊鐵心經歷各種磨難,改名換姓,隱忍生活。

但他對妻子的思念與愛意從未停止,從他緩緩拂過犁頭的手,就可探一二。

緊接著,畫面變成了當年的楊鐵心。

雖然說著同樣的話,但彼時他瀟洒明媚。

畫面再轉,從陰影中走出的楊鐵心,早沒了那時的意氣。

閃爍的目光,流下的淚,是哭夫妻二人的重逢,也是道十幾年的不易。

演得實在動人

眾所周知,人物富有感染力,除了演員表演到位,還要有足夠的文本塑造做基礎。

而這也是本劇又一大特點——

補寫原著留白處的江湖往事。

雖說本劇的故事藍本是《射鵰英雄傳》,主人公依舊是郭靖與黃蓉。

但它遠不止於此。

本劇在敘事順序上進行了不少調整。

例如,故事並沒有從牛家村開始,而是以倒敘和插敘的方式展現了江南七怪與丘處機的比武之約等劇情。

同時,劇中還用郭靖的畫外旁白作為引子,引出一段段江湖往事。

這樣的處理方式,看似以郭靖的視角講述了一個英雄追夢的故事。

實際上卻是將他作為線索,展開了江湖各路豪傑的故事畫卷,側重點有了一定的擺動。

這種表達方式,從另一個角度詮釋了金庸武俠中的俠義之道。

誠然,金庸的故事總是有一個或幾個主人公。

但他筆下的江湖是所有人的江湖,也是一個時代的江湖

喜怒哀樂、貪念嗔痴、肝膽俠義,這些情感和行為在每個人身上都能找到。

金庸的江湖不僅僅是刀光劍影的戰場,更是人性深處的映照。

每一個人物,無論是英雄還是反派,都帶著鮮明的個性和複雜的情感,反映出人性中的光明與黑暗、堅韌與脆弱。

隨著金庸武俠世界的逐漸展開,仿佛看到一個全新的武俠世界。

帶著獨特的俠義精神和江湖風采。

這大抵是對金庸100周年最好的致敬。

全文完。

如果覺得不錯,就隨手點個「贊」和「在看」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78c981a30a9dc85d2330cb7a801b1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