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與凈利雙增,投拆與處罰顯見,招聯金融的艱難平衡之道

2022-03-22     商學院雜誌

原標題:營收與凈利雙增,投拆與處罰顯見,招聯金融的艱難平衡之道

文:王倩

ID:BMR2004

2022年3月9日,深圳銀保監局公布了關於2021年下半年銀行業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2021年下半年,在業務範圍覆蓋全國的在深中資總部銀行機構投訴情況中,招聯消費金融的投訴量達1603件,其中1600件來源於其主營的貸款業務,占招聯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投訴總量的99.81%。而根據深圳銀保監局公布的2020年下半年深圳銀行業消費投訴情況顯示,2020年下半年,招聯消費金融的投訴量為1397件。這也就意味著,招聯金融相關的投訴量在增加。

同日,3月9日,中國聯通(600050.SH)年報披露了招聯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下稱「招聯消費金融」)的業績數據。報告顯示,2021年全年,招聯消費金融營收159.33億元,較上年的128.16億元增長24.3%;實現凈利潤30.63億元,較上年的16.68億元增長83.6%。

從年報來看,招聯消費金融實現營收和凈利潤的雙增長,這也是年內首家披露2021年業績的消費金融公司。

梳理其歷年財報,2018年至2020年期間,其營業收入分別為69.56億元、107.4億元和128.16億元,其中2019年和2020年同比分別增長54.4%和19.33%;公司凈利潤分別為12.53億元、14.66億元和16.68億元,其中2019年和2020年同比分別增長17%和13.78%。

2021年以前,招聯金融呈現增速放緩的趨勢。但2021年招聯金融實現逆勢上揚。利潤激增,與招聯金融近幾年的業務擴張不無關係。

對招聯消費金融來說,一面是增長的投訴量,另一面則是其亮眼的業績。為何會呈現「一半火焰一半海水」的局面?招聯消費金融又應該如何平衡增長與合規?

發債增資補充資本

成立於2015年的招聯消費金融,由招商銀行與中國聯通共同組建,註冊資本38.69億元。旗下擁有「好期貸」 「信用付」兩大產品體系,以線上模式為主、兼具O2O模式,消費場景包含購物、旅遊、裝修、醫療美容等。

經過7年的不斷發展,招聯消費金融已經坐穩消費金融公司第一把交椅。

但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2021年9月24日發布的《招聯消費金融有限公司2021年度第五期金融債券信用評級報告》(下稱《評級報告》)顯示,在資本充足率方面,招聯金融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近些年持續下降。2018年末至2020年末及2021年上半年末,公司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3.29%、11.85%、11.82%、11.62%;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2.2%、10.82%、10.82%、10.59%。招聯金融的資本充足率在持續下降。

事實上,招聯金融不只是資本充足率在不斷下降,其資產質量也在承壓。

據《評級報告》數據,2018年末至2020年末及2021年上半年末,招聯金融的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93%、1.77%、1.78%、1.69%。而不良貸款餘額分別為13.93億元、16.53億元、19.44億元、22.5億元,持續增加。

為了補充資本,招聯金融2021年多次發債補血。2021年4月8日,招聯金融公司發行當年第一期金融債,金額為18億元;一個月之後,5月11日招聯金融披露了2021年第二期金融債發行文件,於5月14日至17日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規模為18億元的金融債;同年6月,其發行第三期金融債,金額同樣為18億元;8月其發行第四期金額為16億元的金融債;10月其發行了2021年第五期金融債,金額為15億元。

根據招聯金融的發債次數和金額統計,2021年招聯消費金融共發行5期金融債,金額高達85億元。與此同時,2021年9月,招聯消費金融還獲批發行不超過22億元的二級資本債。

有觀點認為,金融債券可以作為招聯金融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有利於招聯金融進一步提高資產負債管理能力、改善融資結構。

得益於頻繁發債補血,招聯金融能夠維持較高的運營水平。其2021年財報顯示,資產規模截至報告期末,總資產1496.98億元,較上年末的1083.11億元增長38.2%;負債合計1356.6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972.84億元增長39.4%。

發債是低成本快速獲得資本的一個渠道,但招聯金融還在尋求其他的補血渠道,IPO是除發債以外又一較快的補血渠道。

在2021年3月19日,招商銀行首次披露,該行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於招聯IPO及收購招商永隆所持招聯股權的議案》,同意啟動招聯金融上市研究工作,並由招商銀行收購招商永隆銀行所持招聯金融25.85%股權。此次股權變更後,中國聯通和招商銀行持股比例均為50%。2021年10月,招聯消費金融完成增資,成功超越螞蟻消費金融,成為首家註冊資本超過百億元的消費金融公司。

但是截止到目前,招聯消費金融的IPO尚無最新進展。然而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伴隨著招聯金融亮眼業績而來的,是其頻繁暴露出的合規問題。《商學院》記者就相關問題向招聯金融方面發去採訪函,但截至發稿,並未收到回應。

八項違規被罰290萬元

2022年開年以來,銀保監會官網信息顯示,招聯金融近日被中國銀保監會作出罰款290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相關違規事項涉及營銷宣傳誇大、服務費質價不符、催收行為不當等。

據銀保監會2022年2月8日公告,2022年1月25日,銀保監會發布文號為「銀保監罰決字〔2022〕2號」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對招聯金融作出罰款290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根據上述行政處罰決定書,招聯金融主要違法違規事實(案由)包括:營銷宣傳存在誇大、誤導;收取平台服務費質價不符;產品定價管理不審慎;對合作商戶風險管理不到位;未報告聯合貸款表外風險敞口;催收行為不當;消費者權益保護審計工作不規範;消費投訴管理工作不到位。

事實上,這並非招聯消費金融首次被點名。2020年10月22日,招聯金融就曾因誇大及誤導宣傳、未向客戶提供實質性服務而不當收取費用、對合作商管控不力、催收管理不到位,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等權益的多項違規行為,被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點名通報。

雖然招聯金融對媒體回應稱已經按照監管規定進行了整改,但時隔不到半年,在銀保監會最新的公告中,原來指出的問題不但沒有消失,反而增加了新的內容。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此前已經點名過的違規事項,還有銀保監會首次提到的「未報告聯合貸款表外風險敞口」一事。

所謂「表外風險敞口」,是指因債務人的違約行為所導致的可能承受風險的信貸業務餘額。表外業務指的是商業銀行所從事的、按照現行的會計準則不記入資產負債表內、不形成現實資產負債但能增加銀行收益的業務。

博通資深金融分析師王蓬博向《商學院》記者解釋,用通俗的話講,風險敞口就是可能還不上錢的這部分貸款,「聯合貸款表外風險敞口」則是指聯合貸款中表外部分可能出現問題的這部分貸款。

在王蓬博看來,未報告聯合貸款表外敞口,則會導致對可能造成的連帶風險把控不足,從而會引發更多的連帶金融風險。

此次銀保監會首次點名「聯合貸款表外風險敞口」這一行為,在王蓬博看來,這意味著監管層面對於金融的監管更加深化,實際上就是要穿透整個金融貸款的整個交易鏈條,其包括平台自有資金和與其他機構合作的聯合貸款資金,等等,說明監管部門在使用更加科學的方法監管整個消費金融行業。

如何避免違規的發生?

在第三方投訴平台上,關於招聯消費金融的投訴不在少數,多數圍繞「暴力催收」「高利貸」「宣傳內容與實際利率不符」等內容。

事實上,不只是招聯金融,暴力催收一直是整個消費金融行業所面臨的痛點。王蓬博認為,暴力催收一直存在,是由幾個原因構成:1.消費金融行業本身存在欠債不還的行為;2.消費金融公司雖然能夠做到利用一些風控措施和定價系統或者信用系統,去審核判斷借貸人的還貸能力,但這種技術尚不能避免所有騙貸等情況的發生。欠債不還的情況無法用技術避免,因此才導致了催收的存在。

「但催收是有邊界的,催收的邊界在於平台將逾期用戶歸類為違約用戶,在徵信上能夠體現出來就足夠。」王蓬博說道,「但現在的問題是,出現不當催收之後的後續是對債務的追討。如果訴諸法律,是一個非常漫長,且會推高成本。這裡面存在大量的外包,繼而產生泄露用戶隱私信息的現象,導致催收突破原有的邊界。這其中有客觀原因存在,也有主觀原因存在。」

在王蓬博看來,招聯金融的整個產品是在線上,主要從線上獲取流量,因而他的產品定價、營銷宣傳等等都是其展業重點,因而它需要從它所有的展業流程上再去梳理一遍,對它的展業合規性進行調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66dbc897b4fbdf8f3e8b751b071c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