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價格,全球最低?

2024-01-21     中國新聞周刊

原標題:中國價格,全球最低?

中國價格,全球最低?

價格戰又來了!

2023年率先打響價格戰第一槍的特斯拉,2024年再次官宣降價。

1月12日,特斯拉中國官網更新,對Model 3/Y後輪驅動版及長續航版售價進行調整,下調幅度6500至15500元不等。調整後,Model 3起售價為24.59萬元,Model Y 起售價25.89萬元。

幾乎在同一時間,理想也宣布了優惠信息。理想汽車官方微博稱,「將對理想L系列車型進行配置的更新,2024款車型將在3月發布並開啟交付。同時,春節將至,理想汽車推出2023款車型的優惠活動。」另據終端市場消息,理想L7/L8/L9不同車型版本降價範圍在3.5萬-3.8萬元。理想L7起售價降到28.69萬元,這也是其首次下探至30萬元內。

緊隨其後,零跑汽車也開啟了限時購車活動。從官方公布的海報可以看到,此次活動最高可享受1.7萬元的優惠,涉及的車型有C11、C01、T03等。

有業內人士預測,由於電池級碳酸鋰價格的下跌,新能源汽車的製造成本有可能繼續下降,從而影響整體市場車價。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預計,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到1300萬輛,滲透率將超過40%。

價格戰「烽煙再起」

事實上,在2024年第一天,特斯拉已經在醞釀降價。

1月1日,特斯拉官方宣布Model 3後驅現車保險補貼6000元,同時推出低息金融政策,限時購買Model 3/Y最高可省2.3萬元。但此次購車補貼只是特斯拉車型降價的「前菜」。幾天後,更為直接的降價信息來了。

圖片來源:特斯拉

降價後,中國市場擁有全球售價最低的特斯拉。以Model Y後輪驅動版為例,中國市場25.89萬元的起售價,足足比德國、法國、加拿大等市場便宜了10萬元以上。

特斯拉執行長埃隆·馬斯克曾在2023年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特斯拉仍將努力降低其汽車的價格。「成本的重要性再怎麼強調都不為過……我們必須讓我們的產品更實惠,這樣人們才能買得起。」特斯拉財務長兼首席會計官Vaibhav Taneja也強調,該公司將「堅定不移」地「追求2024年進一步降低成本」,這涉及到工程和工廠運營。

特斯拉2023年交付報告顯示,其已完成了180萬輛的全球年度交付目標。根據乘聯會數據,特斯拉中國2023年國內零售銷量為60萬輛,同比增長37.3%。有業內人士判斷,2024年特斯拉依舊具備降價的底氣,伴隨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特斯拉或將在此後的幾個季度根據市場形勢隨時祭出「降價大法」。

事實上,如今「以價換量」的方式在汽車行業已非常常見。過去一年實現銷量大幅增長的理想,為2024年定下80萬輛的目標,這意味著理想必須保持高速增長的發展勢頭,並搶奪包括Model Y等暢銷車型鎮守的市場。理想汽車方面表示,2023款車型購車優惠一方面是為了應對奔馳、寶馬、奧迪持續加劇的價格競爭,另一方面是通過限時新春優惠政策,提前開始產品更新過渡。實際上,早在2023年二季度財報會上,理想汽車CEO李想就給出了宏大的目標。彼時李想表示,有信心在2024年提前挑戰奔馳、寶馬、奧迪在中國區的銷量,在2024年將努力成為銷量第一的豪華品牌。

緊隨其後,零跑也給出了讓利信息。從2024年1月10日到2024年1月31日期間,購買23款C11,C11超級增程、23款C01、C01超級增程版等車型,繳5000元定金可享5000元現金優惠、至高5000元選裝基金、30000商城能量積分以及至高8000元金融貼息等。優惠最大的是購買C01純電717智享版還可以擁有專享的1.2萬現金優惠,綜合下來最高優惠達1.7萬元。此外,官方還推出了試駕成功禮、轉介紹成功禮等限時權益。

此外,目前購買阿維塔、哪吒汽車、領克09 MHEV、大眾ID系列等車型,官方均給出不同程度的優惠。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近期碳酸鋰價格下降、電池價格回落、油轉電趨勢延續,讓新能源車企促銷時有更多操作空間。上海有色網數據顯示,2023年12月29日,電池級碳酸鋰均價報9.69萬元/噸,與2023年1月1日52.5萬元/噸的均價相比,跌幅超過8成。華創證券研報認為,由於合資車價格、電動車價格仍未到底,預計2024年將延續2023年的價格壓力。

如何實現盈利?

一般認為,車型降價會攤薄車企利潤;但如果車企能夠藉此實現規模的迅速擴大,則可能通過規模效應實現成本的降低、利潤的增加。

2023年,比亞迪不僅參與了價格戰,同時也摘得了年度銷量桂冠。2023年,比亞迪全年銷售302.4萬輛,同比增長61.9%,超額完成年初定下的300萬輛目標。有數據顯示,比亞迪2023年二季度單車價格環比下降1.3萬元,三季度再環比下降0.3萬至15.3萬。但是,售價的降低促使比亞迪銷量快速拉升,三季度比亞迪毛利率達到了22.12%,比上半年提升了近4個百分點。最終單季凈利潤超過百億,同比增長82%。

同樣憑藉銷量大幅攀升實現財務數據改善的還有理想汽車。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第三季度理想汽車的毛利為人民幣76.4億元,較2022年第三季度的人民幣11.8億元增加546.7%,較2023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幣62.4億元增加22.6%。

當然,對於大多數車企來說,仍無法改變價格戰導致的利潤下滑的現象。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整理的數據,2023年1至11月,汽車製造業利潤率為5%,與2022年同期相比降低0.7個百分點。

同花順iFinD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在A股20家乘用車整車企業中,7家車企歸母凈利潤出現下滑,東風汽車、廣汽集團、長城汽車、上汽集團分別下滑61.95%、44%、38.79%、9.8%。

在新勢力車企中,除理想汽車外其餘車企2023年前三季度均虧損。以蔚來為例,2023年第三季度,其實現營業收入190.67億元,同比增長46.6%,創單季度營收最好成績;但凈虧損達到45.57億元,虧損額較上年同期進一步擴大。

「沒有技術升級能力的企業,長期不賺錢的企業在『價格戰』中風險指數會加大。」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表示,2024年將是新能源汽車行業大浪淘沙的關鍵時期,行業洗牌會加速,有的企業能獲得成長機會,有的企業日子會更加難過。

作者:劉珊珊

編輯:鄭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52e1b382a8bf937a0153364a51dd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