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這個地名是怎麼來的?

原標題:「唐山」這個地名是怎麼來的?

1:一座山——唐山。

凡事去過唐山的人都知道:在唐山市中心有一座不算很高大的山丘——大城山。大城山不僅是唐山市區內的最高峰,也是唐山古文化的發祥地。根據光緒版《灤州志》的記載:「唐山,在亮甲山(賈家山)西二里。周回數里,復嶺重岡。其東麓陡河縈帶,有流泉十數道注之。相傳後唐李嗣源曾屯兵於此,立石城二百餘丈,基址尚在。又後唐姜將軍斬蛟有功,葬於此,後人建廟祠之。山以唐名實由於此」。

這一段歷史記載翻譯過來,就是說在五代十國時期,後唐君主李嗣源曾在此山屯兵,修建石城,後人依此將其命名為唐山。(註:網傳李世民「賜名唐山」只是一種民間傳說,並沒有明確的史書記載)。

一直到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唐山才改名為大城山。可以說,大城山是當之無愧的唐山古文化發祥地。在大城山曾經出土新石器時代晚期「龍山文化」的陶器、石器,還有興國寺、古石城、姜將軍墓、神慶廟、雹神廟……等歷代的文化遺蹟(只可惜除了前幾年重修的大唐興國禪寺,其他的古蹟如今都無跡可尋)。

2:一座城——唐山。

當然,絕大多數人所認識的唐山,都指的是北方工業重鎮——唐山市。早在舊石器時代,唐山境內就有人類繁衍生息。然而現如今我們看到的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唐山市區,一直到清末時期才正式形成居民點。實際上,在140多年前,現在的繁華的唐山市區只是大清灤州開平鎮境內一個叫「喬屯」的小村子。

大清光緒三年,即公元1877年,李鴻章指定唐廷樞創辦開平煤礦。開平煤礦的發展,使得喬屯不斷發展壯大。到了公元1898年,喬屯改名為唐山鎮,這是唐山第一次成為一個行政地名。到了民國時期,即公元1925年,唐山才第一次建市。可以說:沒有開灤就沒有唐山;先有喬屯村,後有唐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