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屆楊浦區委八次全會側記
民生保障好不好,群眾感受暖不暖,檢驗著人民城市的最終成色。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楊浦將如何全力打造屬於人民、服務人民、成就人民的美好城區?
12月28日,在十一屆區委八次全會上,與會人員一致認為,區委全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貫徹落實十二屆市委四次全會精神,充分體現了區委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大家一致感到,新征程上,楊浦要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對上海的領航指向和戰略擘畫,將總書記提出的新定位新論斷新要求新任務落到實處,就必須按照「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的要求,緊緊圍繞人民城市新實踐、創新發展再出發、重振楊浦「一股勁」這「三篇大文章」用勁使力,不斷開創各項事業新局面。大家一致表示,要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積極謀劃用好牽引性、撬動性強的工作抓手,把抓落實的要求貫徹到工作的全過程和各方面,不折不扣、雷厲風行、求真務實、敢作善為,紮實推動區委全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為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作出應有貢獻。
1
創新,是總支點、總抓手
創新是楊浦推動自身發展、服務全市大局的總支點、總抓手。要牢牢抓住創新這個最大的著力點,全力當好「五個中心」建設的主攻手、主力軍,成為不少與會人員的共識。
優化營商環境是重中之重。來自區人大專工委的曾冰表示,一方面要以經營主體的需求為導向,加強各項優惠政策落地,落實「一企一政策」的專項服務模式和負面清單制度,進一步營造全生命周期融資服務環境。另一方面,要聚焦企業員工的實際需求,改造員工工作、生活的「硬環境」。近年來,楊浦以「大學路科創街區」建設為契機,打造更多兼具「煙火氣和書卷氣、人文景和科技流、時尚風和國際范」的環高校國際創新社區,為各類創新主體開展創新活動提供更為高效、完備的支撐與保障。
區委候補委員肖菁透露,明年將堅持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通過建設信息研發機構,打造創新聯合體,加強核心技術突破,為全面創新打下紮實基礎。從技術研究、應用研究角度,要建立起科技成果篩選和落地的機制,搭建科技成果評價平台,推動建設高質量孵化器,要加快引進市級高質量孵化器,依託區域數字經濟龍頭企業打造創新產業體系。
2
民生工作和推動高質量發展是一體的
民生工作和推動高質量發展是一體的,民生工作做好了,有助於增強城市活力,也有助於更好提升消費能力、帶動消費升級。
醫保工作是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加強保障醫保基金的可持續使用尤為關鍵。聚焦這一問題,來自區醫保局的徐麗珏表示,要加強醫保基金的監管和監督,確保醫保基金使用的合規性和規範性;要完善醫保支付改革,積極推行按病種付費、按疾病分組付費。不僅如此,還要創新醫保基金使用形式,加大美團、餓了麼等在線平台網上買藥的醫保支付力度;要加強醫保基金的籌資。近年來,楊浦大力支持本土醫藥企業發展,引入更多藥店納入醫保範疇,完善社會捐贈機制,讓醫保基金的「盤子」更大;要加強醫保政策宣傳,提高高校學生、中小學生參保率。醫保政策涉及面較多,為了進一步提高政策普及率,區醫保局將利用科技賦能,以AI虛擬人直播的形式加強政策普及率。
城市更新,既是民生任務,也是發展動力。「今年,我們針對城市更新開展了主題調研,發現楊浦的城市更新,尤其是舊區改造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來自區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的胡星表示,今年,鳳南一村、東鄲小區拆除重建項目實現徵詢、簽約、騰房搬遷三個100%,是令人驚喜的成績,也是改善民生福祉的切實舉措。接下來,楊浦要深入實施城市更新「六新」行動,加強調研、形成策略、總結經驗,推動城市發展為民、惠民。
殘疾人事業是一項系統工程,離不開政府、社會和個人的共同關注。來自區殘聯的曹月提到,今年全區開展了老舊小區無障礙設施底數排摸,確認了首批132棟缺少無障礙設施的住房,殘疾居民即使乘電梯來到一樓,也難以跨過樓門口的最後幾級台階。後續,楊浦計劃多部門統籌協調,結合「美麗家園」項目,陸續在各小區樓道口加裝殘疾人坡道或其它輔助設施,助力特殊群體完成出行的「最後1米」。
區委委員卜健表示,明年於漪思想研究中心即將投入使用,要用好這一平台,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來完成教書育人職責。強化黨建引領,加快年輕幹部培養步伐,加強特級校長和特級教師培育。堅持開門辦教育,匯聚各方資源,凝聚區域合力,來打造教育共同體,探索家校社協同育人的模式。「我們將繼續同向發力,更好地構建全社會關注教育、支持教育、參與教育的良好氛圍,推動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區委委員劉安表示,明年首要任務是加快推進重大工程,持續抓好道路品質內涵的提升。同時也要在民生改善下功夫,打造民心所向的實事項目。比如改造城鎮液化氣居民用戶,滾動推進架空線落地,建設公共停車位等工作。
「2024年,我們將進一步圍繞區委全會要求,牢牢把握『發展』這個關鍵詞,回答好『發展三問』。」區委候補委員黃春怡表示,「今年我們開設了企業之家,也是華裔青年的創新創業服務中心,希望能夠進一步用好這個平台,用好歐美同學會、區民主黨派同心服務站、歸心谷·啟發家等市、區人才服務品牌資源優勢,實現經濟與民生良性互動可持續發展。」她還表示,街道未來將堅持疏堵結合,以高水平安全保障城區高效順暢運行,實現平安建設的可持續。聚焦老舊小區空間狹小、設施老化等實際問題,不斷優化設計方案,讓美麗家園建設成為暖心工程。
3
敢闖敢試、善作善成,積極探索新模式
區委委員牟娟表示,明年,區規劃資源局將以全球眼光,高定位優化城區空間格局。聚焦濱江地區,增強發展動能,優化濱江南段功能布局,創新濱江中北段控規編制路徑。推進有機更新,激發存量潛力。以更足信心,高質量促進土地資源利用。緊盯政策信號,把脈市場動向。挖掘價值亮點,做優土地推介。提供戰略服務,增強企業粘性。以更強韌性,高效能推進低效用地盤活。敢闖敢試、善作善成,積極探索新模式、新路徑,實現土地收儲工作提質增效。穩紮穩打、久久為功,推動產業用地綜合績效評估和分類處置工作常態化開展。
區委委員張天煒表示,要儘早確定全年工作目標。具體到發改委工作上,明年在擴大經濟基本盤的同時,要做優經濟結構,實現區域經濟開門紅。聚焦重點指標,進一步發揮街道營商功能,聚焦投資企業,提升企業在楊浦營收稅收的匹配性。強化重點區域輻射作用,進一步抓好抓實項目落地。
來自區委宣傳部的繆榮斌認為,楊浦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正圍繞人民城市理念,把握「創新發展再出發」的脈絡,成為楊浦發展過程中一股澎湃的精神動能。其中,抓好「五個一」品牌項目建設是重中之重。「人民之城,因水而興。我們正全面推進『一館一苑一論壇一廣場一中心』,在楊浦濱江南段加快打造人民城市地標集群,計劃在2025年底,楊浦濱江就會基本建成一片新時代人民城市建設示範區,進一步提升『人民城市理念提出地』品牌效應,做好人民城市理念的研究宣介工作。」
來源:上海楊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