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首創技術,充電技術還得看比亞迪

2023-12-21     汽車天涯

12月19日,比亞迪在北京舉辦了「不止於快,全能進化——比亞迪全場景高效充電技術溝通會」,比亞迪汽車工程院副院長凌和平先生展現了比亞迪在充電技術的五大充電技術的創新曆程。

比亞迪從零起步,投入大量資源自研了家用和公共領域的交、直流充電技術,為解決充電技術問題,率先實現充電技術從0到1的突破,在車端和樁端,皆自研了家用和公共領域的交、直流充電技術,這也為國標交、直流充電標準提供了參考範本,成為首批中國電動汽車充電標準起草單位。

首創800V高電壓平台和升壓充電技術

首先,比亞迪早在2015年就全球首創了乘用車800V高電壓平台,標誌著電動車高壓化的技術8年前就進入新時代了。

該技術搭載在秦EV(2015款)、唐DM(2015款)等車型上。可實現百公里加速快至4秒級,純電續航里程可達450km、快充功率提升至60kW。不過高壓車型雖然大幅提升電動車充電功率,但在當時,國內95%都是500V以下的低壓樁,與高壓車型充電不兼容,影響了充電效率。為解決這個難題,比亞迪全球首創升壓充電技術,徹底實現車樁兼容,全面適配所有直流充電樁。

可以說,當時在國內的汽車市場,還沒有快充技術的出現之前,是比亞迪首創了800V高壓充電平台,直到四年後,保時捷才跟上這一技術,並且為了解決實際的充電效率問題,首創升壓充電技術,是徹底走在了行業最前列。

首創乘用車雙槍超充技術

對於現在的車型而言,搭載超充的車型不在少數,但電流超過300A的公共超充樁僅有2%,快充樁普及廣,超充樁極稀缺,為此,比亞迪推出更符合我國充電國情的升流方案,全球首創乘用車雙槍超充技術,通過這項技術實現了短時多補能,讓公共快充樁秒變超充樁,以騰勢N7為例,雙槍超充最大功率可達230kW,公共快充樁上實現15分鐘充電350公里。

畢竟對於當下的充電樁來說,除了過年節假日會相對短缺以外,大部分時間,充電樁都處於閒置狀態,雙槍超充技術,不僅僅充分利用了公共樁資源,還能大大縮減了充電時間,一舉多得。

並且因為升流技術對電池熱管理要求更高,比亞迪全球首創復合直冷技術,通過電池上下兩面均鋪直冷板的設計,以及2套冷媒獨立控制系統,進行了補償式流道設計,電池冷卻面積提升100%,換熱能力提升85%以上,從而更大程度的保護電池安全。

全球首創全場景智能脈衝自加熱技術

再比如,比亞迪首創全場景智能脈衝自加熱技術,首次實現了極低溫下冷車快充。

在-30℃極寒條件下,以騰勢N7為例,全場景智能脈衝自加熱技術讓電池加熱速率較傳統方案提升230%,電池滿充時間降低30%,北方用戶冬天也能享受到快充體驗。

不僅在充電時能自加熱,在駐車和行車狀態下,都能智能啟動自加熱技術,保障極低溫整車性能。

在北方嚴寒季節,有了這個自加熱技術,不僅能實現更快地加熱電池,實現效率最大化,並且會縮短電池的補能速度,對於北方的用戶來說,相當實用。

從這些行業首創的充電技術可以看出,比亞迪不僅很早之前就關注技術創新,還高度注重技術的實際應用,並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這也是比亞迪為什麼能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領導者原因之一,較早地進入電池研究,攻克一系列技術壁壘,給新能源消費者帶來更快、更好的充電速度和便捷的用車體驗,沒有後顧之憂,並且會通過持續技術創新,來構建更符合當下國情的充電技術體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46537d781c217e9043797f9d9c021e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