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將至,牢記1不穿,2不去,3要做,4要吃,老輩的忠告不能忘!

2023-06-16     家尤菜菜

原標題:端午節將至,牢記1不穿,2不去,3要做,4要吃,老輩的忠告不能忘!

導語:端午節將至,牢記:「1不穿,2不去,3要做,4要吃」這幾個傳統忌諱,老輩的忠告不容忘!

端午節是我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既有屈原和伍子胥的愛國精神傳承,又有曹娥孝道的延續。端午節之所以成為法定節假日,這也是我們需要關注傳統文化,學習歷史精華一個有力的見證。端午過節也有很多的講究,建議大家牢牢記住「1不穿,2不去,3要做,4要吃」這幾個老傳統規矩,多看多學多受益。

一、1不穿

自古紅色就代表紅紅火火的喜慶之意,一般都是在春節、結婚以及新房入伙等有喜事的日子,才會穿上紅色衣服。在端午節、清明節或者七月節,這種特殊祭祀節日,大家牢記不要穿紅色衣服,建議穿衣以淡色為主。

二、2不去

1、不去野外游泳

五月端午節,五毒盛行。有一些朋友經常有野外釣魚或者郊外游泳的愛好,如果遇到毒害蟲,驚慌失策不知道怎麼應對,重則危害生命。現在又恰逢酷夏,雨水增多,暗潮洶湧,所以建議大家不要獨行去野外游泳。

2、不去外地危險區旅遊。

許多人會有一放假就往外跑的習慣,建議大家即使再喜歡也儘量忍住。端午本是安康聚團圓的日子。老話也常講,父母在不遠行。希望大家放假期間,趁有時間,好好與家人團聚,珍惜現有的好時光。

三、3要做

1、掛艾草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這天的早上,長輩都會把艾草和菖蒲綁一起,插在門口,以驅逐蚊蟲,滅瘟除疫,祈望端午有愛(艾)和端午安康。

2、戴五彩繩

五彩繩,有些人也把它叫五色線、五彩絲,常被做成一串串各種各樣漂亮又可愛的五色繩。那天很多地方的家長都會給小孩的手腕,腳腕或者脖子上,戴上五彩繩,以祈求小朋友一直健康快樂長大。

3、點雄黃酒

有些地方的人們常常在端午節這天,會給兒童或者是不喝酒的大人身上(面頰耳鼻額)這幾個地方點一點雄黃酒,以避五毒等害蟲的抓咬

四、4要吃

1、吃粽子

早在古代就有吃粽子的流傳了,又因為「粽」和「中」,同一諧音,所以現代又有了「高考粽」和「狀元粽」的出現。此外,端午節吃粽子還有紀念屈原的意義。

2、吃艾蛋

端午節這一天除了掛艾草外,北方很多地方還有吃艾蛋的習俗。艾草煮雞蛋,老輩人的聰明智慧。用新鮮的艾葉來煮雞蛋,不僅可以補充營養,暖身子,去暑濕寒,還有寄望安康之意。

3、吃桃子

現在正值夏天,也是桃子大量上市的季節。有些地方人喜歡在端午節這一天吃桃子,它的果肉多汁又香甜營養。其又有象徵「團團圓圓,甜甜蜜蜜」的美滿寓意,因此深得人們的喜愛。另外很多人認為「桃與逃」同諧音,希望在端午節這一天,即使遇到不好的事情,也能逃過一劫。

4、吃喝雄黃酒

端午節喝雄黃酒,這一習俗一直流傳至今。一人們是為了紀念屈原,二是為了防蟲蛇叮咬,以免身體受傷害。但家尤菜菜還是勸大家少量飲用,建議你們意思一下,點到為止即可。

溫馨提醒:粽子,艾蛋,桃子雖美味又營養,但也要注意適量,另外需要注意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哦。

【家尤菜菜有話講】

以上就是家尤菜菜給大家分享關於端午節「1不穿,2不去,3要做,4要吃」的老傳統知識,您的家鄉還有這些習俗忌諱嗎?歡迎大家評論留言,我們一起討論交流可以學習更多傳統文化。

本文為「家尤菜菜」原創,未經授權,請勿盜用抄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39efb9ffeadb5cbc3749c43b994fe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