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與鄉愁——寫在中國政法大學70周年校慶之際

2022-05-16   法律讀庫

原標題:理想與鄉愁——寫在中國政法大學70周年校慶之際

理想與鄉愁——寫在中國政法大學70周年校慶之際

作者:蔣浩

來源:燕大元照

故地重遊,觸景生情,很容易讓人產生回憶,這種回憶,也是政法大學校史中精彩的一幕,使我們懷念政法大學的昔日校園,還念逝去的八十年代,那個讓人激情澎湃的八十年代。那個時代,沒有網際網路、沒有抖音、沒有小紅書,只有精神上的網際網路——詩歌,來傳遞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世界。

理想與鄉愁

——寫在中國政法大學70周年校慶之際

感謝母校中國政法大學法律書店舉辦劉明清新書《理想與鄉愁:一個理想主義者的省思與夙願》發布會,由於疫情原因,這個發布會是以網上直播的方式來進行的。

我與劉明清是大學同班同學,所以他的新書發布我必須來捧場,雖說本書不是法學專業作品,我本人也不是詩歌愛好者。明清從事出版行業多年,專業跨度很大,記得他曾在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西苑出版社、戲劇出版社、民主與法制出版社供職,也曾一度任中央編譯出版社的總編輯,再加上大學期間他也是我們班的詩人,所以他的新書內容不限於法學專業。

我們都是政法大學八一級入學的,一九八五年畢業。在我們那個時代畢業生選擇的餘地很大,但理想與志趣愛好是我們選擇職業的首要標準。不同於大部分同學都到公檢法的權威部分就職,81級從事圖書編輯出版行業的同學也不少,除了我與劉明清以外,我知道的還有丁小宣、朱寧、王曉增、吳劍紅、么志龍等。能將自己一生的職業選擇了圖書出版行業,很不容易,成就註定不會轟轟烈烈,到也自得其樂,聊以自慰,現在我們大部分也即將走到了職業生涯的尾聲。我感到政法大學畢業生的風格非常低調務實,在各自選擇的職業上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不求功利但也都有所建樹。大家知道的目前法學界耳熟能詳的一些經典作品,如王澤鑒先生的民法學系列作品、蘇力的代表作《法治及本土資源》《送法下鄉》、陳興良的成名作《刑法哲學》,早年都是出自丁小宣編輯之手,首次出版單位,也是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中國的政法大學出版社。這些作品影響了幾代法律人。當然我也更欣賞我們八一級的另外一位同仁——么志龍先生在法學之外策劃的優秀歷史人文類圖書。

在祝賀劉明清文集出版的同時,多少也有一些羨慕嫉妒,其實在工作之中,時常有朋友提醒要多寫一些東西,因為作為編輯會比其他行業要見多識廣,一部成功的作品,少不了責任編輯為人作嫁的幕後工作。但我們總覺得還有時間,等等不急,但忙忙碌碌,馬上就面臨著退休生活,不知道還是否有這種勇氣與經歷來寫下前半生的體驗與感悟。

從事編輯出版行業,每天與書稿打交道,多少也積累了一些經驗,對稿件的判斷有了一定的鑑賞力。但越是這樣,越不敢下筆,唯恐同行笑話,也難以跨越專業的鴻溝,所以這個行業認為編輯大都是一些雜家,只是閱歷豐富,但不求甚解。但有些有心之人,在閱覽眾多大家名著的同時,逐漸形成的自家的作品,像劉明清;有些則成為法學領域的專家學者,像現在活躍在法學一線的一些法學教授,也大都從事法學專業期刊的編輯工作。

出版社是企業,以追求出版利潤為目標,但對利潤的追求是無限的,匆匆一生,很快就陷進物質利益的汪洋大海,白駒過隙,人生最終追求的是對生活的不斷回憶、感悟及對理想的追求,就像本書的書名那樣《理想與鄉愁》。作者在書中提到,他的詩集中散發著一種淡淡的「鄉愁」情緒,這種「鄉愁」對我來講則是一種「懷舊」。書中提到了80年代,那個激情澎湃的80年代,禁錮已久的思想剛剛改革開放,對精神自由的嚮往大於對物質生活的追求。所以今天的故地重遊讓人非常感慨,當時中國政法大學(北京政法學院)成立的各種詩社,成為眾多法律學子的精神家園,大家用文學、詩歌,來傳遞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我們還依稀記得,但社會可能已經很快遺忘那些名字:北島、舒婷、海子、顧城……那時每個班都會有幾位詩歌愛好者,那時的網紅雜誌是《詩刊》,那時的網紅人物是汪國真……

從法律專業來說,當下很多著名的法學家,都也曾是詩歌愛好者,老一輩學者如王澤鑒先生,在他的專業名作《侵權行為》寫就後,會摘錄一節考門夫人的詩歌,放在書後:「清晨校對稿件,曦陽照射在窗前的枝葉和花朵上,仰頭看蔚藍的天空、遠山橙黃橘綠的秋色,憶起新荒漠甘泉的一首小詩。」 去年年底,我曾與周泰律師所的王兆峰主任商定,如果不是疫情的原因,我們就會舉辦一場法學界的小型詩歌品鑑會,已經物色了十幾位法學家詩人、詩歌愛好者或詩歌朗誦者。希望疫情早些過去,理想早日實現。

當下物質第一、物慾橫流,生活的比拼將每個人的業餘情操壓榨的蕩然無存。今天這個新書發布會,故地重遊,觸景生情,很容易讓人產生回憶,這種回憶,也是政法大學校史中精彩的一幕,使我們懷念政法大學的昔日校園,還念逝去的八十年代,那個讓人激情澎湃的八十年代。那個時代,沒有網際網路、沒有抖音、沒有小紅書,只有精神上的網際網路——詩歌,來傳遞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世界。

蔣浩

2022.5.14

(本文是參加由政法大學法律書店舉辦的《理想與鄉愁》新書發布會上的發言,本次發布略有修改,感謝法大書店任惠英老師。)

投稿轉載說明

本公號非營利性 不支付稿酬

投稿即視為同意本公號對文章進行轉載刊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