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了1000部電影的up主,終於拍出了一部院線電影

2022-05-15     第一製片人

原標題:解說了1000部電影的up主,終於拍出了一部院線電影

2022年5月15日刊總第2744

在B站,「微縮電影」停更在2017年國慶節。

這是何自強做了整整兩年的垂直大號,粉絲累計17.5萬。

在短視頻蓬勃發展的風口,就這樣「扔」了,實在匪夷所思!

何自強有自己的打算,因為他手裡還在運營著另一個大號「扁豆看電影」,抖音粉絲330萬,B站粉絲96萬。同時兼顧兩個號,人手不夠,如果要以犧牲品質為代價,這是他所不能容忍的。

扁豆看電影矩陣部分帳號

電影是他的自留地。由熱愛驅使,自2015年起,他已經解說過1000部電影,而最終的目的只有一個——拍攝一部屬於自己的院線電影!

2022年,他的願望終於達成了。談及將在5月28日上映的新電影《劌心劍》,何自強有著旺盛的表達欲,在我們的交談中,每拋出一個問題,他都會丟回來更多線頭,每個線頭都是關於電影的故事,他在大學的,在北京的,橫店的。

一定能幹成事兒

2003年,何自強考入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雖然他所就讀的專業跟拍電影毫無關係,但絲毫不妨礙他對電影的熱愛。

大學期間,何自強開始從事短片拍攝創作。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拍攝的90分鐘長片獲得了在學校放映的機會。

當全場燈光熄滅,座位上坐滿了烏壓壓的人,隨著電影的放映,時不時爆發出驚呼聲,讓何自強初嘗成功的滋味。意氣風發的他認定,自己將來一定能幹成一個事兒。

2007年底,剛剛大學畢業的何自強決定來北京闖蕩一番。

來到北京,他發現和自己想像中完全不同。沒資源沒門路,不用說拍電影,他連電影公司的門朝哪開都不知道。

每天待在出租屋裡,何自強反覆瀏覽著少得可憐的電影公司信息,從蛛絲馬跡里尋找「招聘」的字眼。但凡與電影相關的,他全不放過,可即便如此,投出去的簡歷還是石沉大海。

何自強對自己很失望,他逐漸意識到,原來自己很牛逼只是一種幻覺,自己並不是什麼天才。

導演何自強

然而,飯還得吃,幾經掙扎之後,何自強決定先養活自己。於是,他開始接拍企業宣傳片、品牌廣告片。讓他頗為欣慰的是,這不僅解決了吃飯問題,還有與上班族相比更自由的時間,他甚至每年過年前活少的時候,都去外地痛快的玩一個月。

而代價是,這份工作平庸且無趣,自己給甲方提出的100個創意中,至少有70個被否定,而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拍攝、讓自己滿意的基本上沒有。

2012年,何自強接到了為某地產公司做品牌推廣的短片拍攝工作。為此,他不僅特地為品牌量身定製了一部溫情短片《乾爹》,還東奔西走拉來5萬塊錢的保健品贊助。可即便這樣,錢還是不夠用,何自強只好自掏腰包,按照原計劃遠赴營口鮁魚圈取景。

最終拍攝效果不錯,品牌方當即決定以後要建立長期合作。

但何自強卻猶豫了。因為在拍攝途中,他重新找回了大學期間的熱忱,他覺得那個為電影不顧一切的自己仿佛又回來了!

在回程的車上,何自強對地產公司負責人說:「劉總,以後這個活兒,我就不幹了。」

負責人很吃驚,「為什麼到手的錢還不掙?你這不是傻嗎?」

何自強篤定道:「我還是想拍電影。」

曲線救國

在奔赴電影的這條路上,何自強始終不想靠拍電影掙錢,而是想讓自己拍電影更純粹一些,而不是像拍宣傳片一樣,淪為謀生的手段。

基於此,他決定雙管齊下。

一方面,他開始從網絡電影入手,不斷積累經驗。2013年,由他拍攝的微電影《媽咪》火爆全網;2013年拍攝的網絡電影《青春盛宴》,因揭露殘酷青春,備受讚譽;2014年拍攝網絡電影《愛上女主播》,得到眾多粉絲認可追捧。

而另一方面,何自強想曲線救國,從電影解說做起。

作為資深影迷,他是第十放映室的忠實粉絲,他決定做一個解說節目,能夠立足電影本身,讓觀眾看完解說再去看原片,源於此他創立了「微縮電影」。

從2015到2017年的「微縮電影」再到2017年至今的「扁豆看電影」,何自強的初衷從未改變。不少在「微縮電影」期間積累的粉絲,不僅一路跟隨到了「扁豆」,還經常給何自強留言,要求重更「微縮電影」。

有志同道合的影迷陪伴,何自強也與夢想越來越近。

2018年,創立的動漫IP《土撥虎》,現抖音粉絲超過500萬,快手粉絲突破260萬。2018年與B站聯合出品、策劃製作的紀錄片《500元的幸福》,在B站熱播,獲得廣泛好評,也收穫了眾多獎項。

經過多年的錘鍊,小有成績的何自強覺得「是時候了」,拍一部院線電影的計劃應該提上日程了。

《劌心劍》

為了《劌心劍》,何自強已經籌備多時。

電影以洪武年間大案為背景,講述了宏大歷史背景下兩個錦衣衛沉浮掙扎的命運。

歷史沉浮中無法左右命運的悲情小人物、藏在暗處的幕後黑手、融合了動作、愛情、武俠等諸多元素的《劌心劍》讓主創們興致勃勃地奔赴橫店。

電影《劌心劍》海報

2021年1月26日,《劌心劍》終於在橫店明清宮苑開機。

可就在發布會前幾天,何自強還在猶豫要不要開機。因為臨近春節,萬一疫情反覆,整個劇組將被滯留橫店,對於一部低成本電影而言,這是一筆巨大的開銷。

每天夜裡,何自強輾轉反側,難以入眠。「要等到什麼時候?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何自強決定拼一把。

真是怕什麼來什麼,疫情反覆果然讓電影拍攝徒增變數。曾出演過《愛情公寓》的女主角趙文琪到橫店先被隔離了14天,其他主演差點也因防疫政策的變化差點沒趕上開機發布會。

然而,這還不是最棘手的,在拍攝期間,何自強發現已經拍攝了三天的武術團隊,不僅不能高效地完成最基本的武打動作、人物動線、鏡頭調度,嚴重拖垮了拍攝進度,在吊威亞過程中還因不專業,差點導致發生拍攝事故。

臨時換團隊,對任何劇組來說都是大忌。但何自強還是當機立斷,馬上換掉了武術團隊。這一決定,除了損失錢之外,找不到合適的「救火隊員」也讓他心急如焚。

所幸,曾師從著名香港武術指導馬玉成(代表作《飛天舞》)的任龍挺身而出,解決了何自強的燃眉之急。

導演何自強(左三)在拍攝現場

談及於此,何自強百感交集。《劌心劍》傾注了他太多心血,這是他邁向商業電影的第一步。

眾所周知,商業電影的成功指標便是票房,這樣看來,似乎與他之前貫徹的「不靠拍電影掙錢」的觀念背道而馳。

但在何自強看來,「不想拍電影掙錢」和「想拍掙錢的電影」並不衝突,他不想靠掙製作費、導演費養活自己,不想讓導演成為一個職業,他想永遠以「熱愛」作為電影的第一驅動力,如果自己的電影能被觀眾認可、市場認可便是他最大的成就感。

說到這裡,筆者認為《劌心劍》拍的怎樣,票房會怎樣,這似乎並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我們看到了一個普通人在無數次的失望里,仍迸發出堅韌的信念,最後終於踮起了腳尖,摸到了成功的輪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334f5813bdc678b8bcfd55978f749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