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不幸的人生,彼此溫暖對方?

2022-08-01   紅顏秀影

原標題:如何用不幸的人生,彼此溫暖對方?

櫻花如雪的時節,除了有迫不及待掙脫枝頭,要去探索這個世界的繽紛花瓣。

還有一間名為「銅鑼之春」的小店,在太陽還處於朦朧之中,就亮起了屋內微弱的燈光。

如果某個藍胖子知道這家小店,它肯定會用任意門來這裡拜訪吧。

因為小店裡,一老一少正在精心熬制著紅豆沙,他們要做美味的銅鑼燒。

這家製作銅鑼燒的小店,出自今天紅顏秀為您介紹的《澄沙之味》。

《澄沙之味》是由日本、法國聯合製片的113分鐘劇情影片,豆瓣給出了8.3的高分。

該片由河瀨直美執導,樹木希林、永瀨正敏、市原悅子、內田伽羅、水野美紀等主演。

於2015年5月30日在日本上映,改編自明川哲也所著同名小說。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部溫情的電影中,有哪些深刻的人生哲理。

人生哲理一:讓生活充滿儀式感

在城市的角落裡,千太郎(永瀨正敏飾演)經營著一家名叫「銅鑼之春」的小店。

小店的生意很慘澹,再加上千太郎總是沉著一張臉,這裡就更沒有什麼人氣。

在一個櫻花浪漫的日子裡,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樹木希林飾演)來到了小店。

讓千太郎意外的是,這位老人並不是來用餐的,而是來應聘的。

老人自我介紹名叫德江,並表示自己工錢可以減半,然後就像孩子般期待著千太郎的答覆。

看著德江顫顫巍巍的身體,千太郎以工作很繁重為由,婉拒了老人的請求。

德江眼神中透露出了一絲失落,千太郎送給她一個銅鑼燒,就這樣,德江落寞地轉身離開了。

不久後,德江又到小店來拜訪,並對千太郎說品嘗了他的銅鑼燒,餅皮很好吃,但是豆沙餡就一言難盡了。

德江又說道自己做了50年的紅豆沙,希望店長再考慮下自己的請求。

千太郎看到德江扭曲變形的手指,還是委婉拒絕了她,德江臨走時還送給千太郎一個小包裹。

千太郎一開始並沒有在意,但是在好奇心的趨勢下,他打開了包裹。

那是一份熬制好的紅豆沙,千太郎用手指蘸著嘗了一口,味道實在太美味了,他從來沒吃過這麼美味的紅豆沙。

於是,當德江再次拜訪的時候,千太郎同意了她的請求,僱傭她作為自己的店員。

千太郎對德江說,需要早上九點到店裡做準備,熬著紅豆沙。

而德江卻表示,紅豆沙是銅鑼燒的靈魂,要在太陽還沒有出來就著手準備,製作銅鑼燒是需要投入感情和時間的。

第二天,千太郎不情願地被鬧鈴吵醒,他發現德江正滿懷期待地在門口等候。

然後他們就開始了一天的準備工作,德江仔細觀察著浸泡好的紅豆,每一步她都一絲不苟,精心地熬制著。

千太郎從來沒有想到,想製作美味的紅豆沙要這麼繁瑣。

德江說到:「豆子好不容易從地里長出來,當然要盛情款待。」

就這樣,在德江充滿儀式感的熬制下,濃郁飽滿的紅豆沙做好了。

千太郎為自己和德江各做了一個銅鑼燒,放在嘴裡細細品嘗,這味道太美味了!

生活中,哪怕再小的事物,都值得我們去認真對待。

美好就藏在這些事物之中,只要保有崇敬之心,就會感受到它們的偉大。

人生就如同這份紅豆沙,要處處充滿儀式感,才能體味到別樣的美好。

人生哲理二: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有了德江製作的紅豆沙,小店的銅鑼燒很受歡迎。

想要購買銅鑼燒的客人,在門口排期長龍,千太郎一個人忙不來,就讓德江到前面幫忙。

德江高興得像個孩子,她喜歡跟別人交流。

可是很快店裡就來了一位不速之客,她是這家店得所有者,也就是老闆娘,她要求千太郎把德江解僱掉。

原來德江彎曲得手指被人看到,老闆娘懷疑德江是麻風病人。

後來從德江居住得地址中,果然發現她住在麻風病人的療養院中。

千太郎因為早年間犯過錯誤,背負了巨額的外債,所以經濟命脈才被老闆娘和她的丈夫掌控。

他痛苦極了,不知道怎麼去面對德江,於是喝了一整晚的酒。

宿醉讓千太郎第二天起不來床,他告訴德江今天休息一天。

已經到了店裡的德江,想著先把明天的紅豆沙準備好,就一個人開始忙碌起來。

當她準備好,拉開門帘的那一刻,看到的是早早就來排隊的客人,他們都在等待著今天的銅鑼燒。

於是,德江自己決定為這些客人製作銅鑼燒,一聲聲的謝謝和問候,對於德江是無比幸福的。

最後一位客人是一個名叫若菜(內田伽羅飾演)的女生,她是店裡的常客。

若菜雖然小小的年紀,卻是一臉的憂鬱。

等到千太郎起來之後,看到德江已經把今天的銅鑼燒燒賣完,並沒有責怪她善作主張。

而是心疼地對德江說:「一個人賣很辛苦吧,明天還要很早就來店裡準備。」

他不但沒有辭退德江,反而讓德江到前面招待客人。

德江聽到這個消息,感覺心裡暖暖的,從小她就被隔離在高牆之內。

她渴望與人交流,感受高牆之外的一切美好事物。

之後的日子裡,她熱情地招待每一位客人,和經常來店裡的若菜也成了忘年交。

原來若菜也是一個不幸的人,她和母親獨自生活,沒有什麼朋友。

她喜歡來到店裡,是因為千太郎總是把賣相不好的銅鑼燒送給若菜,那將是她一天的口糧。

就這樣,三個人用彼此的心溫暖著對方。

可是好景不長,德江是麻風病人的消息,還是被傳了出去,小店的客人有也變得越來越少。

德江知道是自己的原因,她不想連累千太郎,跟他告別之後,再也沒有回來。

對於德江來說,她在小店工作的這段時間裡。

她感受了櫻花飄過的淡淡花香,得到了客人的稱讚和感謝,更重要的是,她收穫了朋友。

這些是她喜歡的事物,她能夠得到這一切,都源於那個櫻花浪漫的日子,她來到了小店應聘店員。

人生漫漫幾十年,想要感受生活的美好,大膽地去追尋自己喜歡的事情,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人生哲理三:生活再糟糕也要笑

若菜和媽媽住在一棟簡陋的公寓,她養了一隻金絲雀,但是公寓禁止飼養寵物。

她的朋友很少,這隻金絲雀就成了她的傾訴對象,不過,她養金絲雀的事情還是被發現了。

於是她找到千太郎,想讓他陪自己把金絲雀送給德江。

他們按照德江留下的地址,找到了療養院。

若菜對千太郎表示,聽說很多麻風病人手腳會變形,鼻子也會脫落,這裡會有很多這樣的人吧。

她心裡多少有點忐忑,小心地跟在千太郎的身旁。

等他們走進療養院卻看到了,另一番景象。

這裡到處都充滿笑聲,很多老人聚在一起,講述著有趣的故事。

這裡,似乎要比外面更加溫情、更有人情味。

他們見到了德江,她病了,看上去更加蒼老了一些。

德江看到若菜他們來看她,開心極了,連忙招呼朋友做好吃的紅豆飯招待他們。

千太郎看到德江的狀況,悲傷得紅了眼睛。

德江看到後說:「我沒關係的,吃好吃的東西,要笑哦。」

深受感觸的千太郎終於講起了自己的過往。

原來他在酒吧工作,因為跟調解吵架的人打了起來,被判過幾年刑。

在他出獄後,母親也去世了,從此再也聽不到母親的教誨,這是他人生的至暗時刻。

回去之後,千太郎重振旗鼓,自己在公園的櫻花樹下,經營著自己的銅鑼燒小攤。

他再也不會陰沉著臉,取而代之的是一張洋溢著希望和幸福的面龐。

尾聲

這部電影沒有太多跌宕的劇情,卻讓每一個看過的人無比感動。

每個人可能都和千太郎他們一樣,經歷過人生的至暗時刻。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糟糕的人生並不可怕,要勇敢地去面對,讓笑聲充滿整個人生。

如果你喜歡治癒系的電影,我想你會喜歡上這部電影,找個安靜的時間,看一看這部充滿力量的電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