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中國二次衝擊做準備?張軍這樣評價諾獎經濟學家克魯格曼最新言論

2024-06-22   上觀新聞

最近,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又在《紐約時報》發表文章,主題為「為中國第二波衝擊做好準備」。克魯格曼認為,來自中國的進口,對美國本土製造業形成二次衝擊,包括對於就業崗位的衝擊。而這部分進口,可能源於早前美國對華形成的生產外包。

2008年12月7日,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出席新聞發布會。他表示,救助行動可能無法扭轉美國汽車工業消亡的發展趨勢。新華社/路透

對此,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文科一級教授張軍評價認為,這其實是一個「老話題」,但從中可見克魯格曼等主流經濟學家對中美貿易關係的看法正在轉變。22日,他在上海師範大學舉行的第五屆中國城市發展與產業經濟學術年會上與同行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院長、上海市經濟學會會長周振華教授等加入學術討論。

【150萬個就業崗位消失了嗎】

其實,相關話題的多輪爭論從20年前就開始了。而爭論一方,正是克魯格曼在麻省理工學院(MIT)求學時的導師巴格瓦迪;爭論的另一方則是巴格瓦迪曾經的老師、另一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薩繆爾森。也就是說,這一系列關於國際貿易的爭論可謂跨越了三代師生。

如今,張軍教授提及這位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巴格瓦迪2004年的著作《為全球化辯護》,當年他代表著自由貿易和全球化的經濟學觀點,與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經濟學家薩繆爾森就全球化是否導致美國的就業機會減少進行了書面辯論。

當時,大部分經濟學家認為國際貿易——包括企業從事生產外包而產生的貿易,會提高經濟效率並增加收入。但薩繆爾森提出一個外包效應模型,稱:假如紐約的一家銀行一直請一家本國南達科他州的公司來處理其電話客戶服務業務,但隨後轉而用一家位於印度班加羅爾的公司進行外包——這家公司支付給工人的工資要低很多。薩繆爾森認為,即使那家南達科他州公司解僱的工人最終找到了新工作,新工資也可能要比以前的工資低。因此,如果外包太普遍,可能會導致美國人收入的顯著下降。

巴格瓦迪反駁認為,南達科他州呼叫中心的工人工資由於外包而減少,但銀行的成本也降低了,而這使得銀行可以降低其向客戶索取的價格。在他的模型中,消費者因價格降低而獲得的這些收益,足以抵消工人因工資減少而造成的損失,且還有剩餘,所以美國從外包中獲得的是凈收益。

而且,巴格瓦迪認為轉移到其他國家的美國工作崗位數量相對是較少的,約占美國經濟每年創造出的工作崗位1%。他還認為,因外包而損失的工作往往是低工資的工作,像電話客戶服務或數據錄入,而這類工作可能被高工資工作所替代。

當時間來到2024年,根據克魯格曼等人代表的觀點,有數據稱,中國進口產品造成美國製造業150萬個就業崗位消失。但張軍表示,即使這個數字存在,美國自然淘汰的崗位數也可能超過150萬個。

張軍教授。

【人均對外投資量大了還是小了】

更進一步,克魯格曼在文章中舉例稱,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這個以家具產業為特色的區域,當大部分家具生產被外包到中國後,當地產業出現的不僅是「丟掉飯碗」,而且是經濟蕭條。因此,他認為「生產外包損害」還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為某些特色產業區帶來的破壞性。

張軍表示,最近20年來,在國外一些經濟學家看來,當已開發國家將生產外包到中國等地後,原來的代工廠取到快速發展,從貼牌加工變為自主研發,甚至反過來形成了對外包來源國的出口。由此,有些人開始質疑,這些年為自己培養出了全球競爭對手。從就業價值看,甚至創造了別國的中產,打擊了本國的中產。

「20年世界變局,這一議題有必要重新設定,再討論與再平衡。」在張軍眼中,中國「出海」仍顯重要,應當加快產能海外布局與海外直接投資。比如,中國對外投資額若平均到總人口數,僅僅只有新加坡的1/16。另一方面,在「雙循環」背景下,中國也應擴大國內市場規模,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包括進一步開放國內市場,尤其是服務業市場,在製造業之後同步提升服務業生產力。

蔣傳海教授。

對於「城市創新、產業疊代升級與中國式現代」的年會主題,華東理工大學黨委書記蔣傳海教授也主張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用好全球創新要素資源,暢通「全球產業鏈+區域產業鏈+國內產業鏈」三位一體的產業鏈循環體系;同時堅持全球化和多邊主義,在以美國為首的部分國家實施「中國+1」的「去中國化」戰略下,以「全球化+1」來對沖。

此外,蔣傳海表示,應「勾住」重要經濟、技術合作區域,如日本、韓國為代表的東亞,加大合作創新力度,推動東亞區域貿易投資協議邁向升級版,並且深化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金磚國家產業優勢互補合作,推動構築安全穩定、暢通高效、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