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謝苗:我的最高理想是,救動作片於水火

2023-07-10     影藝獨舌

原標題:對話|謝苗:我的最高理想是,救動作片於水火

動作片《東北警察故事2》近日上線愛奇藝雲影院。影片由秦鵬飛、楊秉佳執導,謝苗主演。這是一部前傳電影,時間線比第一部早兩年。

警察李紅旗(謝苗 飾)在2016年因為一次相親,結識了在夜總會上班的女生小優(江易軒 飾)。他無意中察覺小優被人用毒品控制,順藤摸瓜開始了他與馬強(張立 飾)為首的一夥犯罪分子的正邪交鋒。

2021年上線的《東北警察故事》,以凌厲的動作場面、生動的人物形象、緊湊的故事節奏而獲得觀眾青睞。第二部站在前作的成功基礎之上,動作設計升級,故事情節加碼,李紅旗面對的是更加暴力的犯罪團伙。

《東北警察故事2》上線首日,雲影院首映票房146萬元。豆瓣開分7.3,口碑表現在今年的網絡電影中格外醒目。

主演謝苗今年39歲,演藝經歷可以追溯到30年前。彼時他與王晶、李連杰等電影人合作了《新少林五祖》《給爸爸的信》《小飛俠》等片,一躍成為當時耀眼童星,這些經典作品至今仍在電影頻道高頻率播出。

謝苗曾身處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童年出道的他拍過多部電影之後,聽從家人的建議,繼續回到學校念書,直到大學畢業才全身心投入影視工作。

如今的謝苗在網絡電影打出了一片天,他主演的動作電影是流量和分帳收入的保障。《辛棄疾1162》《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血戰虎門》《目中無人》等一系列作品,他拿出了高水準的動作表演。

近日,我們見到了謝苗,他向我們回溯了《東北警察故事2》的誕生歷程,以及他對動作電影當前處境的看法。

以下,是演員謝苗的講述。

為了李紅旗練摔跤

《東北警察故事》上線一個月之後,我們看到反響很好,就萌生了製作第二部的想法。影片最初並沒有確定故事怎麼講,又過了一陣,導演&編劇楊秉佳和我們說,他想拍一部前傳,從李紅旗相親開始講起。我聽了覺得特別好玩,大體方向就定下了。

我在開機前四個月拿到的劇本,為了角色要做兩方面的準備。 第一,練習摔跤。我提前找了一家摔跤館,這是為了豐富李紅旗的動作招式。我原以為自己有武術功底,學習摔跤會容易一些,但根本不是。我的摔跤從零學起,要想使出標準的動作,就必須加倍練習。這個過程雖然辛苦,但是觀眾能夠看到第二部的動作設計遠比第一部複雜。

第二,重塑人物。第二部是年輕一點的李紅旗,他剛剛完成臥底工作歸隊。我在準備角色的過程中,告訴自己要演出氣質和狀態上的差異。第二部的李紅旗要年輕兩歲,性格更有稜角,遇見不平事甩開膀子就干。總體來看,這個李紅旗的脾氣比第一部更火爆。

我除了琢磨人物的內心戲,也進一步研究了警察的形象。我會和身邊的警察朋友聊天,觀察他們的言談舉止,以此來豐富李紅旗的人物細節。

《東北警察故事2》於2022年5月初在齊齊哈爾開機,歷時1個月拍攝完成。影片的動作場面是重中之重。

導演會和演員提前幾天溝通好,等到了現場,動作組再給演員演練一遍,演員還要經過反覆套招,每一個動作都要熟記於心。這樣才能確保拍攝時打出逼真、流暢的效果。

看過片的觀眾應該對高速公路服務區衛生間的一段動作戲印象深刻。這場戲秦導構思了很久,他帶領動作組用了七天的時間籌備,武師在實地提前進行試拍。

片中,我的對手十八由劉峰超飾演,我倆合作過多次。他以前是河北武術隊的運動員,功底紮實。這場重頭戲我們用了三個大夜拍攝完成,全是夜戲。

我們是在一處真正的服務區衛生間拍的,環境質感很真實。但是,拍攝難度不小。比如衛生間不夠寬敞,我和劉峰超在狹窄隔間打鬥時,攝影師只能站在一個架子上拍攝。地面的瓷磚不平整,劇烈打鬥難免會受傷。

秦導的工作態度精益求精,我和劉峰超奮力打完一段之後,都覺得效果應該不錯。秦導走過來說,不好意思二位,剛剛那段我的鏡頭沒跟上,再來一條吧。

這場戲打得確實辛苦,但達到了我們的預期效果。戲中,觀眾可以看到我練習摔跤的成果,貼地格鬥的招式就是摔跤演變而來。一部好的動作電影需要花時間打磨。它不僅要求演員提前加倍練習,還需要幕後人員付出大量的時間去演練,非常不易。

動作戲的確是表演。但是,我們打起來仍然有危險。一段長時間的動作戲,招式多樣、環境複雜,每一招都要嚴格按照套招順序來打。我之前的一部戲中,就經歷過打錯一招的事,節奏一亂,我就知道不妙,第一反應就是趕緊抱頭跳開,你不知道對方會怎麼打過來了。

我和劉峰超的這場動作戲全程沒有用替身。觀眾可以看到鏡頭緊跟我們拍攝,不斷有面部特寫。角色的動作和情緒是連貫的,會把觀眾帶入到整個情境當中。

我每次拍戲,會參與到自己角色的動作設計中,與導演探討怎樣把角色的動作發揮到最佳效果。但我近期不會考慮轉型成為武術指導,演員和武指是兩項截然不同的工作。演員只需要關注自己的動作,武指要考慮全局的動作風格,兩份工作的內容完全不同。

如何打造一部雙贏的動作片

我自幼習武,在武術隊時,每個運動員都會選擇自己的專項兵器,通常是一長一短。我選擇短的是劍,長的是槍。因此,我在《辛棄疾1162》《目中無人》等古裝片中使用到類似兵器,會非常得心應手。

但是,演員要拍攝不同年代的故事、演繹不同的人物,我就要不斷學習新的格鬥技術。我除了摔跤,柔術、柔道都練過。

我童年時演過的電影至今還被大家記得,我很欣慰。

院線電影已經很少拍純正動作片了,觀眾的注意力在戰爭片、喜劇片、懸疑片上,動作只是作為影片元素出現。網絡動作電影雖然一直在拍,但是製作規模無法和早前相比。

《給爸爸的信》在當時是高成本院線電影,劇組拍動作戲可以不斷打磨,有時候為了拍好一個鏡頭能耗去一天的時間。

網絡電影製作周期有限,不能一晚上為了一個動作而反覆演練,我們只能在有限的條件里盡力做好。作品被市場不斷認可之後,我們會努力提升新作的製作規模,比如《目中無人2》就是一部院線電影。

動作電影的製作水準退步,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方面是行業內的動作專業人才沒被大家看到,動作明星打來打去總是那麼幾位,導致這個類型缺乏新鮮度; 另一方面,行業內拍動作片是以小博大的心態,但動作片恰恰需要高成本來支撐製作,這會進一步降低觀眾對動作片的好感。

實際上,《東北警察故事》《目中無人》已經證明了動作片仍然是硬通貨,觀眾喜歡看這個類型。創作者只要本著製作精品的態度來拍攝,作品就有機會獲得口碑和收入的雙贏局面。

我身上有動作演員的標籤,但我認為一名演員首先是要吃透角色。我每次演戲,都是把角色的文戲表演放在首位,動作應該是表演中錦上添花的環節,它不能夠重於文戲,否則就是本末倒置。

李紅旗這個角色,他身上的缺點特別吸引我。他桀驁不馴,屬於是警隊里的刺頭,大家都要順著他的毛捋。但是,這樣的人恰恰就是罪惡剋星。他性格中有一股軸勁,壞蛋們可別招惹他,被他盯上就跑不了。正如片中台詞所說:「我跟你說過,千萬別犯法。」

我演一個角色,精力和體力都是高強度輸出,每拍完一部戲至少要休息兩個月。如果是《東北警察故事2》這樣高要求的作品,可能一年拍兩部就夠了。

成瞎子、李紅旗這樣的角色被觀眾認可,大家就會對我的新作有期待和要求。我會不斷提高自己對新劇本的要求。

我休息的時候也不是在躺平,訓練和學習都沒有鬆懈,每天堅持長跑和格鬥訓練,還會看書充電。你如果想拍出好看的動作戲,體能就要保持在良好的狀態,這確實很累,但這是作為動作演員的基本要求。

《東北警察故事》已經成為系列作品,如果第二部的市場反響夠好,我希望能繼續演繹李紅旗的故事。

文/崔汀

The End

往期推薦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歷史消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1e70ff0a53f8940977cf3c8523de5e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