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日耗100億個 二維碼真的有「用光」那一天嗎?

2024-06-22     海報新聞

如今在我們的生活中,二維碼隨處可見。信息獲取、網站跳轉、優惠促銷、結帳支付……一掃二維碼全部搞定。近期網上突然出現了這樣一種說法,說是「據不完全統計,二維碼每天的全球使用量高達100億個,所以很快就會被用完」。這是真的嗎?二維碼到底是如何產生的?它有多少種版本?人類真的有一天會把二維碼用光嗎?

到底什麼是二維碼?

我們幾乎每天都在使用二維碼,您知道它是如何生成的嗎?

二維碼又稱二維條碼,是用某種特定的幾何圖形按一定規律在平面(二維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間的、記錄數據符號信息的圖形;在代碼編制上巧妙地利用構成計算機內部邏輯基礎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個與二進位相對應的幾何形體來表示文字數值信息,通過圖像輸入設備或光電掃描設備自動識讀以實現信息自動處理。

二維碼有哪些特性?

適用於哪些領域?

那麼我們為什麼選擇使用二維碼?二維碼都有哪些特性?適用於哪些領域?

專家表示,二維碼具有儲存量大、保密性高、追蹤性高、抗損性強、成本便宜等特性,因為具備這些特性,所以特別適用於表單、安全保密、追蹤、證照、存貨盤點、資料備援等方面。

在我國,二維碼何時開始普遍用於支付?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最常使用的就是二維碼支付功能,您知道二維碼支付是什麼時候開始在我國大範圍推廣的嗎?

據了解,我國對於二維碼技術的研究開始於1993年。2016年8月3日,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向支付機構下發《條碼支付業務規範》(徵求意見稿),明確指出支付機構開展條碼業務需要遵循的安全標準。2017年12月25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條碼支付業務規範(試行)》,2018年4月1日起實施。這是央行在2014年叫停二維碼支付以後首次官方承認二維碼支付地位。從此,二維碼支付逐漸走進千家萬戶。

二維碼的矩陣有多少種組合?

會被用完嗎?

最近網上有種說法,全球二維碼日均消耗100億個,為此有人擔心,二維碼有一天會不會被用光?對此,專家解釋,目前,二維碼的消耗量還沒有一個非常精準的統計,即使按照全球日均消耗100億個來計算,還需要推算出二維碼的矩陣到底有多少種組合,才能知道二維碼是不是真的會被人類用完。

理論上,在固定區域內排列組合黑白方塊的變化是有限的,當存儲的數據超過了容量限制時,二維碼就會被用完。然而,在實際應用中,二維碼的容量通常是非常大的,遠遠超過我們通常需要存儲的數據量。以平時使用的微信付款碼為例:這個二維碼矩陣中有25×25即625個小方塊,除去一些定位、糾錯等功能的方塊,還剩478個方塊,每個方塊有黑白兩種顏色,即可以組成2^478個不同的二維碼。假設全球每天使用100億個付款二維碼,一年使用36500億個,經過計算,要使用完所有的付款二維碼需要2.14×10¹³¹年。而宇宙誕生至今也就137億年即1.37×10¹º年,遠少於用完付款二維碼的時間。所以,我們根本不需要擔心二維碼很快會被使用完。

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理事 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雷濤:二維碼最高像素可以做到177×177,那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10²ºººº (個),這個體量是非常大的,但是它並不是靠這個體量來支撐,因為我們沒有必要做這麼一個精細的177×177的二維碼,我的結論是二維碼不會用盡

如果二維碼真的用完了該怎麼辦?

雖然專家表示不用擔心二維碼會被用完,但假設真有一天二維碼被消耗殆盡,又該怎麼辦?

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理事 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雷濤:現在我們通過量子的技術,我們現在新創資料庫也支撐了,交叉認證了把量子技術引入了我們的標識生成的隨機方法。中國在量子技術上,其實是跑在世界前沿的,這樣的話,來生成一個更大規模和龐大的標識體系。

警方提示:二維碼或藏陷阱 切忌輕易掃碼

隨著技術的發展,也會給我們帶來一些新的煩惱。

專家提示,理論上講,二維碼本身不會攜帶病毒,但很多病毒軟體可以利用二維碼下載,二維碼技術已經成為手機病毒、釣魚網站傳播的新渠道。據警方介紹,掃描二維碼有時候會刷出一條連結,提示下載軟體,有的軟體可能藏有病毒。其中一部分病毒下載安裝後會對手機、平板電腦造成影響;還有部分病毒則是犯罪分子偽裝成應用的吸費木馬,一旦下載就會導致手機自動發送信息並扣取大量話費。因此未知來源的二維碼千萬不要輕易去掃。

(總台央視記者 李崢 劉剛 北京總站 王勝東 江西總站 趙麗穎 杜曦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1b8e31433a76d6750bf6b85e291dca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