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底撈被人要蛋糕」上熱搜:善待自己,從說「不」開始

2023-10-18     精讀君

原標題:「在海底撈被人要蛋糕」上熱搜:善待自己,從說「不」開始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3656天

精讀君通識詞典已上線2052個詞條

01

前幾天看到一個熱搜話題:在海底撈被人要蛋糕了。

原來,帖主和男友在海底撈過生日,還帶了一個不大的蛋糕。

開始吃蛋糕時,帖主和男友正在吃有芒果的那四分之一,但也沒吃幾塊芒果。

後來,隔壁桌一個男士抱著年幼的女兒過來,跟帖主和男友要蛋糕,說小孩看好長時間了。

帖主當時沉浸在開心的氛圍中,也沒多想,於是爽快地答應分享,便讓男友給小女孩切蛋糕。

小女孩說,要吃有芒果的,於是男友把有芒果的另外四分之一給了小女孩。

此時,帖主的笑容漸漸消失,因為她也喜歡吃芒果,但男友卻把有芒果的那四分之一全切給了小女孩。

「一個蛋糕我倆吃了四分之一,被陌生人分走四分之一,一下子分走大幾十塊錢。我恨!」

帖子上熱搜後,有人譴責小女孩沒教養,要東西還挑挑揀揀;有人嘲諷帖主男友死要面子,給陌生人分蛋糕還分那麼多;也有人覺得帖主不夠大氣,不過一塊蛋糕的事,沒必要上綱上線……

但其實,造成這樣結果的根本原因,難道不是因為帖主不懂拒絕麼?

不想把自己最愛吃的部分分享給別人,大可在別人開口的時候就拒絕,或是讓男友切小塊一點分給人家。

當下不拒絕,忍氣吞聲應付完別人之後,再寫小作文發泄情緒,有什麼用呢?

生活中,絕大多數的麻煩,都來源於不懂拒絕。

想想看,你周圍是不是也有這樣的人:

不熟的朋友組飯局,明明不想參加,又不想拂了對方面子,於是只好答應參加,最後全程不自在;

理髮時被推銷辦卡,因為不好意思拒絕而硬著頭皮辦了一張,結果剛出店門就開始後悔;

明明不會喝酒,但為了和同事搞好關係,面對同事的勸酒卻從來不拒絕,最後因為酒精中毒進醫院。

你越是老實,遇到的爛人爛事就越多。

02

看過一個網友分享的經歷:

以前的她,為了獲得別人的喜歡和認同,別人對她提出要求,她的回答永遠是「yes」。

因為她擔心「拒絕」會得罪人,從而影響關係。

所以就算別人請她做一些自己不願意做的事,她也會勉強答應。

但讓她痛心的是,她越是有求必應,別人就越是不把她當回事。

就像經濟學上的「邊際遞減效應」,你付出的越多,體驗感反而逐漸遞減

這種落差,讓她內心越發壓抑,甚至成為自己多次抑鬱的一大誘因。

後來,在丈夫的影響下,她逐漸學會拒絕,並開始置頂自己的內心需求。

一次,她在醫院排了一個多小時的隊,叫到她時,有人插隊進來,說自己只是請醫生回看一下結果。

換作以前,她會毫不猶豫地答應別人的插隊請求,將自己推後。

可她轉念一想,自己也辛苦地等了很久,自己的時間也很寶貴。

於是,她勇敢地拒絕對方:「不好意思,現在叫號是我的名字。」

推門進去的瞬間,她感覺前所未有的舒爽。

對待不合理的要求,適度拒絕,才能讓人看到你的態度;果斷說「不」,才能在做人做事時充滿底氣。

作家余華曾說過:「當我們兇狠地對待這個世界時,這個世界突然變得溫文爾雅了。

深以為然。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心理邊界,指心理所能承受來自外界力量的界線

邊界,實際上就是「是否允許」。

通過這個邊界,我們可以知道,什麼是合理的、安全和被允許的行為,以及當別人越界的時候,自己該如何回應。

簡單點說就是,你必須明白,什麼是別人可以和不可以對你做的。

那些不懂拒絕的人,就屬於心理邊界模糊的人,他們無法區分哪些是自己的需要、感受、想法和責任,哪些是他人的。

所以,他們總是為難自己答應別人的要求;總讓別人替自己做決定;總會下意識地決定自己要對別人負責;不懂得拒絕。

這樣的人,往往會失去對生活的掌控感,難以實現自我獨立,甚至可能有損心理健康。

只有找到並重建自己的心理邊界,才能幫助我們和他人平等相處,學會拒絕和為自己負責。

03

講書人樊登成名之後,身邊有不少人找他幫忙。

有人過生日,辦線下活動,都會請他錄祝福視頻。

但對於這些請求,樊登都一口拒絕了。

有人說他不近人情,覺得不過就是錄幾句話,舉手之勞而已。

但樊登卻說,他只要開了這個頭,錄一句話,後面就有無數句話等著他錄,自己也會很累。

所以,為了避免後續精力的浪費,果斷拒絕,就是最好的應對方法。

好人緣不是建立在無原則的給予上,我們不必為了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而取悅所有人,讓委屈撐大我們的胸懷。

一開始就亮出自己的原則和態度,反而更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和諒解。

我有一個學翻譯的同學,畢業後總有熟人找她幫忙翻譯,剛開始礙於情面她都會幫忙。

但到了後面,找她翻譯的人越來越多,她也越來越力不從心。

最後,她把QQ簽名改成:不接受任何不議價的免費翻譯。

很多人看到她的這條簽名紛紛留言:「你還真好意思,認識的人也敢賺錢。」

但有三個曾經找她幫忙翻譯的人,立刻找她談價錢,希望補上之前欠下的費用,並說,不好意思,這是你的功勞所得。

而這個同學,也找到了該珍惜的朋友,他們懂得你的付出,也愛護你的一切。

精讀君通識詞典

三毛說過一句話:

「不要害怕拒絕別人,因為當一個人開口提出要求的時候,他的心裡就預備好了兩種答案,所以給他任何一個其中的答案,都是意料之中的。」

成敗與否,他都有準備,不在於你如何回答。

所以,我們並不需要對他人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負責。

真正的善良,不是無條件地付出,而是有原則地幫助。

餘生很貴,願你我都能守住底線,擁有敢於拒絕的勇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15d12cb3c4ea8c263181ac02fe152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