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中秋之際,螃蟹黃滿膏肥,是最佳的品嘗時機。秋蟹肥美,營養價值高。
拆蟹腳,開蟹斗,勺蟹黃,剔蟹肉,就連調料都講究個溫寒相剋,秋天吃食,最不可少的就是那一口大閘蟹。
世上少有一種食物能讓人如此的鄭重其事地品嘗。這一年一次的吃蟹季,可以稱得上是一年中的盼頭。
吃蟹,其實就是吃鮮,鮮是對食物的一種讚美,而大閘蟹,則是對鮮最好的詮釋。
橘紅色的蟹黃、白如玉的脂膏,潔白細嫩的蟹肉,是色、香、味三者至極也,想必誰也沒法控制對大閘蟹的喜愛了。
這個時候,攜上親朋好友,家人同事,一起吃蟹飲酒,怎能不說是人生的一大樂事?
大閘蟹對江南人的意義大於事物本身,是江南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想必愛吃蟹的人也都聽說過陽澄湖大閘蟹的美名。
「不是陽澄湖蟹好,此生何必在蘇州」這一句章太炎夫人的名句,更是讓陽澄湖大閘蟹名譽內外。
「一口咬出滿膏兒滿黃兒,肉質緊實鮮美,恨不得把蟹殼都舔乾淨」,這句最樸實的評價,就是陽澄湖大閘蟹的魅力所在。
陽澄湖水域活水性好,水體清澈,餌料豐富,水質好而穩定,乾旱、澇災幾乎沒有,水深剛剛好,保證了光照和水溫,有利於水中各種生物的成長。
而且離長江入口近,湖水PH呈鹼性,符合優質養殖大閘蟹所需的基本條件。養出的大閘蟹,嘗起來會有點甜,正是其特定的生態環境和湖水中特定的理化因子,方能造就一口美味好蟹。
除此外,水域中水草特別茂盛,鈣、鎂、矽等優質好蟹生長所需的微量元素含量豐富,是大閘蟹生長的絕佳之地。
點擊下圖,立即購買
除了渾然天成的自然環境,從養殖角度來看,大閘蟹的美味更是離不開蟹農的悉心培育。從過完年開始,蟹農們精心挑選蟹苗,買回蟹苗回來之後,就開始了一年的養殖。
每天早上蟹農定點定量的投喂,根據不同時期,投放不同的量,以保證它營養均衡。水草,玉米、海魚等綠色有機新鮮飼料,伙食上就比一般大閘蟹高出了不少規格。
隨著月份過去,大閘蟹進入「青少年」階段,蟹農們為了保證食量充足,給他們喂養科學配比的玉米、小魚及螺鰤,以保證大閘蟹的營養充足。
而且陽澄湖蟹農還會進一步優化大閘蟹的生活環境,會添加水草,鰱魚等優化水質,讓大閘蟹生活得更舒服。
陽澄湖大閘蟹的養殖周期長達數月,沒有任何催化劑等化學物質的催熟,這也保證了大閘蟹的鮮美與營養。
待成熟時,抓取一隻蟹,蟹殼青的發亮,蟹爪的絨毛微微呈金黃色,翻身,蟹肚子有著貝殼光澤的白色,飽滿的微微向外突出。
這一套「青殼、白肚、金爪、黃毛」的天然防偽標誌,確保了陽澄湖蟹的正宗無誤。湊近蟹,便能夠聞到混雜著水草氣息的水產特有腥味,真的是好蟹啊!
別看大閘蟹的養殖過程需要如此的精心,大閘蟹的烹飪過程真的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就算是第一次下廚房的小夥伴,也能非常成功的做出成功的大閘蟹。
大閘蟹是經過簡單出來既能有非凡美味的享受,它的鮮強烈又微妙,似乎螃蟹倒放在蒸籠里蒸,就已是約定俗成的規矩。
清蒸除了最能保留它與生俱來的鮮美外又無需技術,是一道新手都能做出的美味。
那麼,如何蒸蟹呢?
首先,將紮好的大閘蟹肚子朝天放進蒸鍋,這保證了蟹黃完整的留在蟹殼中,吃食的時候更加美味。
其次,蟹肚子上放一片薑片,有紫蘇的話可以在水中放幾片,這樣可以令大閘蟹的味道更加鮮美,如果沒有乾的紫蘇葉,在蒸蟹的水中加入一些花雕酒也是極好的!
最後,開水入鍋蒸15分鐘即可。記得大閘蟹不要蒸太久,蟹肉容易變老變干。
15分鐘到了,開鍋,蟹殼成了鮮艷的橘色,白色的肚子隱隱染上了流出的蟹黃,似乎整個秋天的美味都被收入囊中。
點擊下圖,立即購買
這個時候,講究的人也許早早的準備好了「蟹八件」,用一種儀式感去對待這份等待已久的美味,吃的優雅又藝術,靜下心來將蟹肉絲絲剔出,蘸點醬料,細細品嘗這一份美味。
性急如我,在美食麵前完全矜持不了,吃蟹全賴於一雙筷子和自己的嘴巴。待揭開蟹蓋,熱氣卷著蟹香霸道而來,最能吸睛的便是那大閘蟹的精髓。
蟹黃呈現亮紅色,略微發硬,膏體凝固而緊緻,吃一口,那綿密香甜的滋味,嘴巴中香噴噴的,是多少鹹蛋黃都吃不出的美味。
蟹膏醇厚肥潤,呈半透明狀,如玉般帶著一點晶瑩的感覺,一口下去,它似乎還在抖動,又瞬間粘稠綿密的讓人張不開嘴。
經歷了高潮般的蟹脂和蟹膏,蟹肉也只能算得上是吃蟹過程中的尾聲了。
蟹身子的肉隨著蟹腿的延展,被分隔成一瓣一瓣的,潔白而絲縷分明,咬一口,蟹肉順滑細膩,清香都在嘴中蔓延。
也難怪北宋詞人蘇舜欽說「蟹之肥美,抵得上江山之美!」
陽澄湖水域大閘蟹作為螃蟹中的極品,現僅售168元起。不管是待客伙食送禮都是絕佳的選擇,趕在這個秋季還沒過去之際,就得趕緊下手了。
溫馨提示:
提貨時間每年開湖至12月底,建議母蟹提貨時間:9月底10月份開始,公蟹提貨時間:10月底11月份開始。
以上內容由供應商提供,非那一座城原創
如您有任何購物及售後問題諮詢,可直接聯繫客服。
> 客服在線時間:周一至周五 9:30 - 18:30
> 在公眾號「易間生活館」菜單欄「我的訂單」,即可隨時追蹤物流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