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了!被動房"超能力"大揭秘

2019-09-27     龍湖集團

技術推進變革 理想照進現實

回顧移動通信史,1G到4G時代,視音頻的傳輸變得越來約迅速、高質,但依舊屬於"量變"的範疇。但5G的到來,是一項跨時代的技術,其質變帶來的勢能,將成為新的基礎生產力,滲透進各行各業,5G+時代,將開啟無限可能性。

圖片來源於網絡

同樣,人居也迎來居住改善5.0時代。

從最早的有房子住、到住好房子、再到品質住宅、科技住宅,人類對於居住品質的要求從未止步。伴隨著人類對居住的不斷探索,也伴隨著愈演愈烈的環境和能源問題,被動房誕生了。

從無到有的突破 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相比於市場上還處於"量變"階段的傳統豪宅和科技住宅,"被動房"的理念因"質變"帶來的遠距離跨越,讓市場對其的了解,還處在邊緣區域。今天,我們就一起聊一聊被動房。

被動房誕生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在國際上已經擁有了成熟的技術體系和實體表達,用實踐和時間證明了世界建築節能領域主要發展方向的地位。

"被動房"一詞源於以精工和嚴謹著稱的德國,指的是結合各種建築節能技術為一體,通過地面、牆體、門窗的保溫隔熱、新風系統的高效熱回收裝置以及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實現了無需"主動"供應能量就能滿足製冷和採暖需求,讓室內四季恆溫、恆濕、恆凈、恆靜、防霾的建築。

自德國菲斯特博士(被動房之父)提出了這個理論並付諸實踐後,被動房在歐洲已經歷了二十多年的發展,很多博物館、辦公樓、學校、民居社區都採用了被動房的設計並運行良好。

圖片來源於網絡

被動房亮點大揭秘 想說愛你太容易

被動房的優勢突出,而成功築造被動房所需達到的標準線,是選擇被動房的優勢,也是對被動房的保障。

就讓我們以我國被動房完成程度最高的、世界最大被動房建築集群——龍湖·列車新城為例,看看究竟有哪些關鍵節點,讓被動房如此與眾不同。

亮點1:"強心臟"般的熱回收新風系統

被動房系統的核心部件,是超低能耗的新風一體機。與普通新風系統相比,更強調「熱回收」功能,包括家用電器和人體散發的熱量,它都能進行廢熱再利用,從而保證室內溫度恆定。龍湖·列車新城使用的新風一體機,熱回收效率能達到75%以上。

圖片來源於網絡

亮點2:"真空"般的規避冷熱橋體系

"冷熱橋"是建築中進行冷熱交換的橋樑,除掉冷熱橋,也就減少了熱量的消耗。龍湖·列車新城被動房對容易出現冷熱橋的部位進行了重點設計,通過隔熱墊片、保溫材料填塞等措施,儘可能減少金屬連牆件、穿外牆管道等節點帶來的熱橋,保證牆體溫度均勻,也避免了牆體開裂、發霉等問題。

圖片來源於網絡

亮點3:"聚能環"般的節能門窗體系

窗戶是與室外連通與斷絕的重要關口,龍湖·列車新城被動房的每一樘窗,都是採用三玻兩腔雙low-E的鋁包木窗,整窗的傳熱係數U值小於0.8,從而減少室內熱量通過窗戶散失到室外。

圖片來源於網絡

亮點4:"太空艙"般的氣密性

氣密性是隔絕室外天氣干擾的主要手段,龍湖·列車新城,為將氣密性完成到極致,對每一樘窗,每一個穿氣密層的管道,都進行了100%的封堵,確保每一個易漏氣點都封堵合格。

圖片來源於網絡

亮點5:"太空服"般的保溫系統

牆體厚度和材料是建築保溫的決定性因素,龍湖·列車新城的外牆保溫採用石墨聚苯板,厚度達到150~250mm厚。除了厚度是傳統建築的1.5-2.5倍以外,更能像鏡子一樣反射熱輻射,大大增加了房屋的隔熱性能。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五大尖端科技系統,守護著居住者的生活品質,也保證了它的歷久彌新。住在這樣的房子裡,從進門的那一刻,就是享受的開始:室內全年溫度恆定在20-26°C,相對濕度保持在40-60%之間,不僅徹底告別了空調暖氣,節約了能源與金錢,而且再也無需擔心空調病及冬日暖氣帶來的乾燥、上火、皮膚乾燥。

龍湖·列車新城示範區實景拍攝

同時,清新清爽的室內空氣,良好的隔音效果,讓生活不僅健康,更添愜意。

龍湖·列車新城,作為第23屆國際被動房大會落址中國·高碑店的決定因素之一,也擔任了本屆大會的示範項目,將面向世界,展現中國實力,也將迎來人居改善的5.0時代。

項目在售85-130㎡被動式住宅新品,以尖端科技打造舒適人居,帶您先見生態未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issem0BJleJMoPMdEA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