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的發展速度著實讓一向把中國視為對手的美國驚詫了一把:去年全球各國海軍軍艦下水總噸位排名中,中國海軍以20萬噸的下水總噸位牢牢把控全球第一,而排在第二的美國海軍僅僅只有5萬噸。眼下,美國海軍正希望能把自己的艦船數量擴張到355艘,面對中國海軍的茁壯成長,美國海軍顯然十分疲憊。
更令美國海軍慌張的是,中國海軍052D型飛彈驅逐艦和055型飛彈驅逐艦已經開始批量生產,而"阿利伯克"FLIGHT III級驅逐艦的建造速度卻難以讓美國海軍滿意。最頭疼的是,中國海軍的艦載雷達等電子設備得到了空前發展,處於世界先進水平,甚至對美國形成了一定優勢。
此前時常有人宣稱中國海軍艦載電子設備遠遠落後於歐美國家,差距足足有20年,更有甚者說30年,這是不正確的。同時一些非技術類學者,比如美國海軍戰爭學院中國海事研究院戰略學教授安德魯•S•埃里克森也指出,中國海軍目前的艦載電子設備仍十分落後,這種觀點無疑充滿了偏見和傲慢。相反,艦載電子設備的發展,是中國海軍裝備體系發展中最快的領域之一。同時,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中國海軍的艦艇電磁兼容研究領域也處於了全球領先水平。
艦載電子設備畢竟不如能看到的武器直觀,因此則被嚴重低估。其中,國產艦載數據鏈的高速發展是艦載電子設備發展的縮影,從1982年的HN-900戰術數據鏈和機載480系列數據鏈,到今天的906型寬頻高速數據鏈系統和JIDS三軍聯合信息分發系統,使我國艦載數據鏈也達到了全球頂尖水平。
自21世紀開始,各種類型的國產衛星通信設備極其廣泛地應用在我軍各型作戰艦艇上,比如622系列戰術衛星通信艦載站、650系列戰略衛星通信艦載站和654系列衛星通信支線艦載站,國產"北斗"系統的加入,使中國海軍信息化能力得到空前提升。
我國的艦載相控陣雷達技術也處於全球先進水平,萬噸大驅055的問世,代表國產最先進最前沿的電子技術已經完全實用化,這些技術更可以倒逼已服役的作戰艦艇開展升級,提升中國海軍整體電子水平。一個能在量子通信和5G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的國家,做到上述這些工作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055上安裝的雙波段雷達是最讓美軍焦慮的裝備,其要比美國AMDR-S雙波雷達更加先進,後者可以引導"阿利伯克"FLIGHT III攔截我國DF-21D彈道飛彈。本來,第一批"阿利伯克"FLIGHT III本應該加裝AMDR-S雙波雷達,但因該艦艦橋過矮,無法安裝全尺寸的AMDR-S,為了應付055而加速建造的"阿利伯克"FLIGHT III也陷入了尷尬境地。
本來,"阿利伯克"FLIGHT III旨在通過SPY-6作戰系統,反制彈道飛彈,現在不能安裝AMDR-S不說,中國的DF-ZF已經具備了高超音速反艦能力,這就已經讓"阿利伯克"FLIGHT III的反導能力有很大折扣。即便是"阿利伯克"FLIGHT III裝備了對DF-21D有一定攔截能力的AMDR-S,然而依舊難以攔截高超音速反艦飛彈,畢竟,SPY-6不是因高超音速武器而生。
美軍還有更先進的AMDR-X三面陣雷達,但礙於美國目前的研發進度很亂,同時"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的升級空間幾近枯竭,未來恐無法加裝。目前,"阿利伯克"FLIGHT III 將不得不用SPQ-9B型X波段雷達代替AMDR-S和X雷達。(利刃/D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