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護膚品美白,真的會有效果嗎?

2019-11-19     健康之路官方

女生們最在意的事情除了瘦就是白了,今天小薇就跟大家聊一聊關於美白的事。有的人好像天生就曬不黑,而有的人再怎麼努力了也白不起來.....

是我們產品沒選對,還是方向錯了?今天就讓皮膚專家金利泰教授,為我們解答一下~

「美白」要選對季節

美白最佳時期其實是秋冬季節,也就是現在!

因為秋冬日照減少,陽光弱,皮膚受到的紫外線損傷也減少了,是很好的修復皮膚的季節,因此秋冬做美白護膚的工作相比春夏更有效。

不過要注意的是,秋冬季節皮膚會比較乾燥,而多數美白的護膚品的保濕力都不強,

因此在美白的同時,還要注重皮膚的補水保濕。

要認清自己「到底能多白」

我們的膚色其實主要是由遺傳基因決定的,存在著一定的個體差異,因此每個人白的程度都有各自的極限。

大家可以看看自己:

  • 大腿的內側
  • 手臂的內側
  • 耳背的皮膚
  • 乳房

這些常年不見光,並且有衣物遮擋的皮膚的白度,就是大家身體最白的極限了。

要選對美白成分

市面上美白產品很多,功效、成分都說的天花亂墜,但是沒幾個人能看得懂。

其實選美白產品,主要看它是否含有這些成分:

當然,成分太多,也讓人難以抉擇,根據我個人經驗,比較有效的幾種美白成分排名如下:傳明酸>煙醯胺 >熊果苷。

1、傳明酸

優勢:

  • 直截了當抑制黑色素產生,從根源上進行美白;
  • 穩定性高,不易被破壞,用後也無需避光;
  • 刺激性低,溫和美白;
  • 有一定的抗炎效果。

不足之處:

有可能發生月經量減少,誘發系統血栓,但如果在合理控制濃度的情況下用在護膚品中,安全度是非常高的。

2、煙醯胺

優勢:

  • 見效快,短期內就有較明顯效果;
  • 成分本身的價格較低;
  • 有一定的去皺作用。

不足之處:

煙醯胺中含有會刺激皮膚的煙酸,有些人可能出現不耐受的過敏現象,使用前一定要記得進行肌膚測試。

3、熊果苷

優勢:

  • 美白之外,還有殺菌消炎的作用;
  • 停用後還能維持一段時間的美白效果。

不足之處:

需要避光使用,否則非但不能抑制黑色素產生,還會引起黑色素的沉澱。

一般來說,只要美白產品含有這些成分,都有一定的美白效果,只是由於個人差異性,效果會有所不同而已。

最後,要正確認識美白

美白是個長期持續的護膚工作,不存在馬上見效的情況。

每天持續使用含美白成分的產品,一般28-56天內為一個周期,才可以看出美白效果。(皮膚新陳代謝的周期因人而異會稍有偏差)

如果使用的美白護膚品能讓皮膚白得很快,一般都是添加了汞,那會有很嚴重的副作用,對身體的影響很大。

除此之外,一定要防曬。秋冬日照雖然減少了,但是紫外線一年四季都是存在的。

所以,即使在秋冬也要做好日常防曬,使用物理遮擋,再塗抹一些適合自己膚質的防曬品,就可以阻隔紫外線啦。

醫生快問快答時間

Q:常常聽人家說吃什麼食物可以美白,這些有科學依據嗎?

金利泰教授:

食物美白是有一定效果,比如說:獼猴桃、檸檬、胡蘿蔔、甘薯、薏米等。

但也只是輔助作用,因為僅僅通過飲食攝入,劑量是達不到的,所以效果不一定很明顯。

Q:我經常在微信里看到一些美白偏方,比如黃瓜敷臉,牛奶洗臉,或者自己做美白面膜,這些方法有用嗎?

金利泰教授:

不建議大家用這些偏方來美白。因為這些物質成分,都屬於大分子物質,直接通過皮膚是吸收不了的,更沒有調節黑色素代謝的作用。

而且很多物質沒有經過提煉,直接接觸皮膚,有可能破壞皮膚屏障,還很容易滋生細菌。

Q:某寶、朋友圈遍地的「美白丸」和「美白針」能用嗎?一直躍躍欲試,又怕有副作用。

金利泰教授:

美白丸、美白針等,建議大家慎重使用。

「美白丸」在國內還沒有正式獲批,嚴格意義上來說屬於三無產品,其中添加的藥物成分劑量也不明確,有引起嚴重不良反應的風險。

「美白針」大劑量使用可能引起頭暈,噁心嘔吐,腎結石,血栓風險增高等危害,需警惕。

另外還有一些宣稱可以美白的口服藥物,雖然可能對美白有一定作用,但或多或少都有相關的不良反應,一定要在專業皮膚科醫生評估後指導用藥。


其實,吃和注射,都有一定的危險性,不如直接選擇那些能夠穿透人體皮膚屏障的、成分有效的護膚品,就已經有很好的美白效果了。

知道怎麼美白了

記得點【關注】哦~

版權聲明:本文為健康之路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dMfhW4BMH2_cNUg46Z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