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多位權威專家告訴您保持健康的好方法

2020-01-16     醫學前沿網

在全力建設健康中國的大背景下,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的理念已成為社會各界共識,人們越來越關注健康話題。日常飲食應該注意哪些細節?如何提高睡眠質量?如何控制「三高」?怎樣降低體重?…這些是普通百姓關心的話題,也是醫學專家們關注的內容。下面這些國內權威專家的建議將有助您保持健康。

中國工程院張伯禮院士——

「少心沒肺,胡吃悶睡」

「少心沒肺」是指心態要好,不要讓不良情緒困擾自己,拿得起、放得下,不要患得患失。要替別人取得的成績高興,為別人的失誤感到惋惜。

「胡吃悶睡」是一種對於飲食和睡眠的樂觀態度。對於飲食,既不偏食也不要貪吃,不論多好的東西不要多吃,不願意吃的東西也可以少吃。此外,睡眠是最好的「補劑」,我們每個人要保證睡眠質量,就要做到「心中無事睡眠安」,老是被事糾結就睡不好覺。

解放軍總醫院口腔醫學中心主任劉洪臣——

口腔清潔需做到「一刷、二通、三沖」

「一刷」,是指用正確有效的方法刷牙,要注意對牙齦及舌面的刷洗、清潔。「二通」,是指用牙線和牙間隙刷徹底清潔牙間隙,年輕人用牙線,老年人用牙間隙刷。「三沖」就是用清水清洗口腔,飯後、睡前漱口也能沖洗掉一部分細菌。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院長瞿佳——

老人和兒童都要重視眼睛健康

眼睛健康的標準是:看得清楚、看得舒服、看得持久、女人要看得美麗、老人要看得滋潤。」要定期檢查眼睛,知道自己的視力變化、眼底變化等,以便儘早治療老花眼、改善近視、預防失明;提醒家長,給孩子建立兒童屈光發育檔案是最有效的近視預警方法,兒童從3歲開始就由正規醫療機構建立眼屈光發育檔案,及早發現近視的苗頭,及時發出預警信號,採取必要的干預措施,避免或延緩近視的發生。

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郭清——

做自己的健康管理師

影響健康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生活方式,把健康權利掌握在自己手裡的本質,就在於日積月累養成好習慣。

第一個好習慣是適量、均衡、合理的飲食。對於美食一定要把握「量」,營養素攝入越豐富越好,肥胖、「三高」人群主要源於管不住嘴。

第二個好習慣是堅持做喜歡且適合自己的運動。「運動有益健康」的含義是「堅持運動有益健康」,心血來潮才做一次運動是無效的,每周都要保證有至少4天鍛鍊,做一些自己喜歡的運動,如快走、慢跑都是不錯的選擇。

第三是為自己、家人和朋友製作《健康日誌》。在《健康日誌》里根據時令節氣的變化寫下養生囑咐,對未來的學習工作生活進行科學的安排。不使自己過於緊張,壓力不要過大,把握好生活節奏。健康知識不用長篇大論,越是通俗簡短,越能讓人印象深刻。

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陳曉波——

控制孩子的體重,遠離超重/肥胖

兒童肥胖是個綜合的問題,吃得多、動得少是主因,孩子為什麼運動少了?可能是家長縱容他看電視、玩手機太久了,可能是作業、輔導班多了,孩子沒有戶外運動的機會。

另外,盲目地給孩子「補營養」也會導致肥胖。有的家長認為「肉=營養」,導致孩子的蛋白質攝入比例大量增加,而且養成吃肉的習慣以後不願意吃蔬菜水果,這就為營養失衡埋下根源。

北京中醫醫院常務副院長王大仟——

注重健康飲食

飲食上方面注重低鹽低脂,多喝水,冬季可以喝一些紅茶或花茶。早餐一定要吃好。對於平日說話比較多的從業人員,可以吃一些西洋參、菊花茶等;如果經常喝酒應酬,可以吃一些葛根花,或夏古草加一點決明子,可以達到清肝保肝的效果。冬季養生可以多吃一些羊肉等高熱量的食物,對於緩解體寒很有幫助。

健康食品概念

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消化科主任令狐恩強——

食規律,心態好

「食規律」就是一日三餐要規律,暴飲暴食、節食減肥,飢一頓飽一頓,這些習慣對胃都不好,每餐吃到七成飽,最好在固定的時間吃三餐。同時,做好食物的搭配,包括粗細搭配、葷素搭配,不要聽說吃粗好、吃素好,就只吃粗或者只吃素,這種吃法太極端,在飲食方面,永遠只有均衡搭配才是王道。另外,不要吃太辣太冷等刺激的食物,腌制食品對胃也有損害。

很多長壽的人心態都很好。胃腸功能的改變是人體情緒變化的一面鏡子,情緒低落時,茶飯不思,而心情愉悅時,食慾倍增,而且這種情況下,胃腸的消化功能也比較好,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不僅對腸胃,對整體的健康也是有益的。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介入血管外科主任張紅——

定期檢查保健康

高血壓患者,應做好血壓監測是預防的基礎;高血脂症患者,應注意控制血脂各項指標,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糖尿病患者,應積極控制血糖,規律監測血糖;房顫患者,要重視抗凝等治療以預防腦卒中。

另外,好的健康生活在於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適當的運動和鍛鍊;每天充足飲水,合理飲食,適量攝入動物蛋白質,如瘦肉、魚類、禽類等;減少高脂高鹽高糖食物攝入;增加新鮮蔬菜水果,提高鉀攝入量;提倡戒煙,控制體重,防止過度勞累、杜絕不良生活方式。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癌症早診早治辦公室主任陳萬青——

防癌體檢要有針對性

癌症篩查是控制癌症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手段,但並非每個人都要做。這是因為癌症和年齡、家族史、不良的生活方式等因素有關,年齡越大、有家族史、長期進行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癌症的發病率更高,所以,癌症早篩工作更應具體到特定的高危人群。

目前的技術手段可以早期發現大部分的常見癌症。例如,使用胸部低劑量螺旋CT可以檢查肺癌,超聲結合鉬靶可以檢查乳腺癌,胃腸鏡可以檢查消化道癌等。在專業的體檢機構、選擇個性化項目,把癌症篩查的重心放在高危人群,能夠更好地提高篩查效率。


河北省人民醫院郭藝芳教授——

一起聊聊關於健康這件事

關於吃飯:每頓飯少吃兩口。吃多了消耗不掉就會長身上,長在身上的不僅僅是肥肉,還有疾病。

關於運動:每天多走幾步。能坐著就別躺著,能站著就別坐著,能走著就別站著。睡覺的時候除外。

關於睡覺:每天儘量睡夠7個小時,有條件的話中午睡半個小時。睡眠充足會讓你有個好心情,還會讓你少得病。

關於應酬:能少出去吃飯就少出去,外面的飯菜高油、高糖、高鹽,會讓你血壓血脂血糖增高。長期大量飲酒更容易血壓高。在家喝碗粥、吃盤拌菜又健康又舒服。

關於血壓:每年都要測兩次血壓,只要血壓增高就要處理,別等著高血壓把心腦腎都弄壞了才重視;

關於血脂:膽固醇是形成動脈粥樣斑塊的原料,動脈粥樣斑塊是心梗腦梗的病理基礎。只要膽固醇增高就要積極治療,需要用他汀就果斷用,不要因為過度擔心副作用而廢了自己的心臟和腦。

關於血糖:要想血糖好,減肥不能少。血糖仍然高,快用降糖藥。

關於阿司匹林:有心腦血管病的人一定要長期吃阿司匹林。沒有心腦血管病的人不要隨便用藥,請醫生幫忙判斷是否需要用。

關於高尿酸:如果有過痛風,要積極用降尿酸藥物。如果沒有發生過痛風,一般無需吃降尿酸藥。合理飲食、不吃甜品、多運動、減體重既安全又有效。

關於藥物副作用:任何藥都可能有潛在的副作用,但是不能因此就拒絕吃藥,重點要權衡利弊,只要好處明顯多於壞處就要積極用藥。

關於保健品:保健品是食品,不是藥品,不能治病。無論廣告說的多麼天花亂墜,別信!

關於吃雞蛋:每天吃一個,健康又快樂。

關於吃辣椒:喜歡辣的就果斷吃,好處大大的!

關於吃油:吃油就是吃甘油三酯,香在嘴裡,胖在身上,融入血中。

關於吃鹽:吃鹽越多,血壓越高。不願吃降壓藥就少吃一點鹽。

關於打呼嚕:這是病,要治!

關於胸痛:儘快去醫院,別磨嘰!

關於看病:聽醫生的話,度娘不靠譜。

來源:健康時報客戶端、郭藝芳心前沿微信公眾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P0-rm8BUQOea5Owt_9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