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手稿也是藝術?

2019-07-24     芭莎藝術

近年來,經典動畫不斷被翻拍,它們帶著一代人的童年回憶重返銀幕,賺取了無數人的眼淚。很多動畫最初是由一張張手繪完成的,這些動畫手稿也承載著人們的童年記憶。

1994版的《獅子王》為太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小辛巴經歷了親人逝去和被追逐的苦難,它也有失敗與困惑。時隔25年,這個關於生命輪迴、萬物興衰與自我救贖的故事變成「真獅」版再次上映,向孩子們展現著真實世界的陰暗面。

《獅子王》概念設定圖,1994年

知名影評人羅傑·艾伯特(Roger Ebert)認為:反映真實世界的陰暗面反倒能夠帶給孩子們良性的影響。《獅子王》從悲劇中孕育出希望,教會了我們愛、勇氣與責任。在傳統動畫中,每一分鐘就有上千張手繪圖紙誕生。經典動畫的珍貴手稿中藏起了一代人的童年記憶......

《獅子王》角色設定

被珍藏的童年

1937版《白雪公主》中,皇后與魔鏡的經典鏡頭賽璐珞與背景稿套裝被拍出高價。

瑪麗·布萊爾為《灰姑娘》製作的設計圖,1950年

動畫手稿承載了太多深厚的情感,所以不斷被收藏。這些有關於動畫手稿的收藏,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紀動畫短片出現的時期,並隨著手繪向電腦製作的轉型而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天空之城》動畫截圖

宮崎駿修改的《天空之城》原畫手稿(部分)被拍出高價

但是如今,新一代藏家帶著更多的情懷出現,不僅僅賽璐珞和背景稿受到歡迎,分鏡頭、美術設定也都承載了珍貴的記憶。宮崎駿親筆修改的《天空之城》原畫手稿就在日本拍出過2050萬日元的價格。

查克·瓊斯《兔八哥》,油畫,約1989年

除了手稿,一些以動畫角色為題的繪畫、手辦等也是藏家收藏的重點。像宮崎駿以《風之谷》的主角為題創作的水彩畫、動畫師查克·瓊斯(Chuck Jones)創作的兔八哥油畫也被拍出過高價。這種情況的出現與強大的粉絲基礎及不斷地翻拍都有關係,但更多是因為藏家收藏一份童年記憶的初衷。

那些陪伴我們長大的深厚情感

《小鹿斑比》故事草圖,1942年

優秀的動畫為一代人懵懂的童年注入了關於親情、愛情、友情的認知。動畫中蘊藏的真情實感是最感人之處。兒時我們得到了關於勇敢、堅強、樂觀等優秀品質的認知,有很大一部分是這些經典動畫的功勞。

黃齊耀將中國水墨畫風融入《小鹿斑比》的動畫設計中

像經典動畫片《小鹿斑比》就傳遞著堅強、責任與勇氣。斑比與它的同類很弱小,它經歷了找不到媽媽和失去夥伴的痛苦,並且在不斷地認識森林的殘酷中長大。在這部動畫中,華裔動畫大師黃齊耀(Tyrus Wong)將中國水墨畫帶入了其場景設計里,他用寫意的畫法給《小鹿斑比》中的森林增添了神秘、詩意的東方氣息。

張光宇為動畫《大鬧天宮》設計的一組孫悟空造型,1960年

張光宇為動畫《大鬧天宮》設計的玉帝造型,1960年

傳統文化與動畫的結合更加能夠引起觀者共鳴。像是國產動畫的巔峰之作《大鬧天宮》,其中宣揚的反抗精神是不是讓一些小朋友變得很「皮」?這部動畫中惟妙惟肖的人物設計大部分出自大師張光宇之手。1959年,他在教學及各項社會工作最繁忙的時期參與了《大鬧天宮》動畫的製作。他不辭辛苦,與劇組的工作人員一起為世人留下了一部具有濃厚中國特色的經典動畫片。

張光宇《猴王飲酒圖》,1960年

《大鬧天宮》動畫

除了傳統文化,動畫中蘊藏的人類共通的感情也是引起觀者共鳴的重要部分。在動畫《冰雪奇緣》中,面對妹妹安娜被冰凍的事實,艾莎克服自己的恐懼,用她的愛融化了安娜的冰凍之心。手足之情、血緣之脈無法代替,用親情喚醒對方,足以讓人熱淚盈眶。

《冰雪奇緣》概念設定圖,2013年

如何製造一顆童心

動畫中的九色鹿

動畫中的每一張手稿都來之不易,尤其是技術並不發達的時代,要守護一顆童心需要「歷經磨難」。像是取材於敦煌壁畫《鹿王本生》的經典動畫電影《九色鹿》,這部作品給當時還年幼的我們講述了一個因果報應的簡單故事。

敦煌257窟中有關鹿王本生的故事,壁畫,北魏

雖然《九色鹿》只有短短的20幾分鐘,但其背後的製作過程十分艱苦。1980年夏,《九色鹿》的製作團隊經過長途跋涉,在敦煌莫高窟臨摹23天。他們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中製造出動畫中的人物形象,將壁畫還原在銀幕之上。

《愛麗絲夢遊仙境》中愛麗絲的角色原型凱絲琳·博蒙特

《愛麗絲夢遊仙境》創作過程

又像是最古老的那一版《愛麗絲夢遊仙境》動畫,這個版本上映時間在1951年,很多人可能沒有看過。它的製作過程也是非常有趣,每一幀動畫都是根據真人扮演的模板繪製出來。小姑娘表演完,再由畫師繪製。如此繁瑣、嚴謹的製作過程,使《愛麗絲夢遊仙境》為一代人的童年製造了一個奇幻夢鄉。

《愛麗絲夢遊仙境》海報

不僅是在久遠的上世紀,即便是CG技術發達的今天,手稿依然包含了無限情懷。宮崎駿的動畫治癒了一顆又一顆孤獨的心靈,溫暖了無數人。在一幀又一幀的畫面背後,是那些經年累月帶有靈魂溫度的手稿。

宮崎駿《千與千尋》手稿

《千與千尋》動畫

宮崎駿認為,過分依賴機械會妨礙人們的成長。據說他曾在一個星期之內畫出300幅手稿設計動畫場景。在製作《幽靈公主》時期,宮崎駿為了增加15分鐘的電影時長,幾乎半年沒有休息。他在製作《千與千尋》時更是親自執筆完成了大部分場面的設計手稿。

宮崎駿《天空之城》手稿

宮崎駿認為手繪動畫能夠保留生活的味道,他曾經說過:「動畫需要用人類的手來繪製,所以在我有生之年,我都會一直用彩色鉛筆來創作。」

手稿中蘊藏著太多東西,一方面是動畫師對於作品的悉心琢磨,一方面是觀者在動畫中獲得的不可磨滅的認知。不管經歷了多長時間,再次見到它們時,我們的內心仍然感動。如今,填滿孩子童年的動畫不再需要無數張手稿來製作,但這些新穎的動畫,是否足以影響他們的童年呢?

[編輯、文/高淑啟]

[本文由《時尚芭莎》藝術部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NLSMGwB8g2yegNDrsb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