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孫子對奶奶拳打腳踢,兒媳的做法,讓老人留下淚水

2019-10-28     奶果媽媽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導語

小孩子現在對某些道理還不是很了解,做出一些讓大人們過分的事情也是常見的。生活中小孩打長輩是常見的事情,特別是爺爺奶奶。這種事情出現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父母的教育方法很不對,二是爺爺奶奶的溺愛,但最為重要的還是第一個。


案例

小亮十歲,平常上課都是在家裡,只有周末才去爺爺奶奶家玩。爺爺奶奶對孩子特別寵溺,無論他做錯什麼事都不會說他。一天孫子因為奶奶忘記給他買玩具就對奶奶拳打腳踢,兒媳看到後並沒有理會,之後也沒有說孩子,就像事情沒發生一樣,老人則嘆氣落淚。

父母是孩子的老師,孩子壞的也會學了過來,別讓孩子將你們身上的惡習上演。


分析

1、面對以上情況,家長該如何做

  • 告訴孩子這是不對的

孩子打老人大部分都是因為老人沒能做到自己希望的,家長要和孩子說清楚不管什麼時候打人都是不對的。如果有問題就當面說清楚,是誰錯誰就道歉,打人是萬萬不可的事情。並且奶奶是長輩,長輩是要尊敬、愛護的。

  • 鼓勵孩子用語言來表達感受

孩子打人多半是一時的衝動,打人可以發泄情緒。家長要鼓勵孩子多用語言來表達感受,把心中所煩躁的事情說出來,有助於更好地解決。如果語言難以使心中的孩子的怒氣發泄出來就讓孩子去學著使跺腳等等之類的動作也。要讓孩子了解到生氣大人是沒有用的,不能靠打人來發泄。

  • 不要將自己的惡習表現給孩子看

孩子的學習能力是很高的,並且他把父母當成生活以及學習上的老師,會對父母所做的一些事情進行模仿,父母不要將自己的惡習表現給孩子看。

生活壓力大是每個人都會面對的問題,要看你怎麼去處理它。在其它地方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發泄方式,但這個地方一定沒有孩子。很多家人會把孩子當成發泄對象,這是萬萬不可的。一會對孩子身體造成傷害,二是會讓孩子以這個方式去對待別人。

教育孩子需要每個家長提起十二分精神,事事要留意,時時要留意

2、教育孩子需要留意的

  • 孩子的心情

孩子天性活潑,不會像大人那樣心情變幻莫測。家長如果發現孩子的心情不對就趕緊去了解清楚情況,這種情況孩子大部分都是有問題的。孩子心情不對最好不要和孩子講道理,因為這個時候他是聽不進去的。先讓孩子沉默一會,如果還是不對就讓他玩自己特別喜歡的遊戲或者是做喜歡的事情。

  • 孩子的行為

從孩子的行為中可以了解到孩子對事情的認知情況,發現孩子的行為不對就趕緊糾正,並和他說清楚具體的做法。如果孩子難以接受大道理,就將正確的做法做給他看。


總結

孩子就是父母的鏡子,好的壞的都會照出來。孩子打人有很大原因是受父母影響,父母不要將惡習在孩子身上上演,要和孩子說這樣是不對的,不能這樣做,可以通過語言來表達感受。同時父母要多些留意孩子的心情以及行為,如果發現不對,要及時改正。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奶果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ERPLm4BMH2_cNUgKw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