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茶菜
唇形科香茶菜屬植物香茶菜,以全草或根入藥。秋季開花時割取地上部分或秋後挖根,鮮用或曬乾。生於海拔200-920m的林下或草叢中的濕潤處。分布於灌輸、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廣東、廣西、貴州等地。別名蛇總管、蛇通管、小葉蛇總管、母豬花頭、鐵稜角[浙江]、鐵角棱、稜角三七、鐵釘角、鐵秤錘、鐵生薑、盤龍七。
《全國中草藥彙編》
辛、苦,涼。清熱解毒,散瘀消腫。用於毒蛇咬傷,跌打腫痛,筋骨酸痛,瘡瘍。
《中藥大辭典》
苦,涼。清熱解毒,健脾,活血。治胃炎,肝炎初起,感冒發熱,經閉,跌打損傷,乳腺炎,關節痛,蛇蟲咬傷。"
《中華本草》
味辛;苦;性涼。清熱利濕;活血散瘀;解毒消腫。主濕熱黃疸;淋證;水腫;咽喉腫痛;關節痹痛;閉經;乳癰;痔瘡;發背;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歸肝;腎經
內服:煎湯,10-15g。水煎服或水煎沖黃酒服;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孕婦慎服。
多年生草本,高達1米余。莖直立,4棱,被微短毛,多分枝。單葉對生,有柄,闊卵形,長6~12厘米,寬3~7厘米,基部在中央處突然收縮成楔形,下延,先端漸尖或銳尖。邊緣具粗大牙齒。圓錐花序腋生或頂生,多分枝;總花梗及花梗被白色細毛;萼5裂,常帶灰藍色,有白色細毛;花冠淡紫色,二唇形,上唇向上彎,3裂,下唇稍向下伸,不裂;雄蕊4,2強,花葯藍色;花柱伸出花冠外,柱頭2裂。果實由4個小堅果組成,小堅果橢圓形,稍扁,有不明顯網紋。花期8~9月。果期9~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