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老測不準,是儀器壞了?提醒:要注意3個問題,測量更準確
血壓是指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作用於單位面積血管壁的側壓力,它是推動血液在血管內流動的動力,其原動力來自與心臟的搏動。由於在不同的血管內,血液的流速不同,因此對血管造成的壓力也是不同的。動脈血管壁所受的側壓力叫動脈血壓,此外還有毛細血管壓和靜脈血壓等,而我們通常所說的血壓是指體循環中的動脈血壓。
對於個人而言,血壓不是絕對的恆定不變的,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會出現不同的變化,其中包括飲食、運動、情緒、睡眠等等。因此,正常的人的血壓在一天中的不同時刻,也會呈現一定的起伏變化。正常成人在安靜狀態下的血壓範圍較穩定,正常範圍收縮壓90~139mmHg,舒張壓60~89mmHg,脈壓30~40mmHg。
近些年來,由於肥胖以及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高血壓成為對諸多老年人威脅最大的慢性疾病之一。唯一感到慶幸的是,一般情況下,在服用抗壓藥物之後,生活中比較注意的話都能很好地控制住,生活中或許與正常人沒有兩樣。由於無法根治,在服用藥物期間即使測量顯示在正常範圍內,也不能判斷為治癒,而是說藥物控制的效果還是不錯的。
因此多數老年人,都會選擇在家自行服用藥物控制。平日裡自己測量血壓,以便於及時發現問題,了解藥物的控制情況,以便於及時做出調整。然而,有些老人在自我測量時發現測量的數據總是在變化,一時正常一時不正常,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甚至有些人懷疑是否是儀器壞了?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血壓老測不準,是儀器壞了?提醒:要注意3個問題,測量更準確
一、要注意選擇合適的時間
每天儘可能在相同時間點測量同一側手臂的血壓。一般來說,可以選擇在每天早上起床之後,或者在晚上準備睡覺之前進行。
需要注意的是,在測量的時候要保持心態平和,做到心無旁騖,也不能著急。比如一邊測量血壓,一般還要擔心鍋里煎的雞蛋,或熱水還沒關等,都是不可以的。很多人測量出來的數據不準確,一時高一時低,或許與自己的心緒變化有很大關係,心急、心緒不寧、焦慮等等必然會導致血液循環加速,從而導致血壓升高,出現高低起伏變化較大。
二、連續測量並記錄對比
每天要及時將監測數值記錄下來,以便作對比,通過每天對比同一時刻、同一手臂的血壓值,才能更好掌握自己血壓波動的規律,以利更好地控制血壓。
三、要使用固定的測量儀
自我監測時,使用的血壓儀要固定,不宜經常更換,以保持標準一致。不同的測量儀之間或存在一定的誤差,因此,在對比過程中就會出現標準偏離,從而影響自己的判斷。
最好是老伴之間相互給對方測量,如此有利於自己恢復平靜的心態,得到最為準確的數字,因為自己在不停活動對於血壓也是會有一定的影響的。而且相互幫助還能促進情感的交流,不知道你對此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