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商洛市柞水縣境內,有陝西西安長安區兩塊「飛地」!朋友們,你知道嗎?
「飛地」不是會飛的土地!
飛地是一種特殊而有趣的人文地理現象,指隸屬於某一行政區管轄但不與本區毗連的土地。它無法取道自己的行政區域到達該地,只能「飛」過其他行政主體的屬地,才能到達自己的飛地。簡單來說,就是某種行政區管轄,但與本行政區主體不相毗鄰的土地。
翻閱陝西省行政區劃圖冊和長安區行政區劃圖,在長安區捐天嶺南六公里柞水縣境內有長安的兩塊「飛地」。一處是方山寺,另一處是老龍槽,也就是一處山坳。
方山寺和老龍槽
方山寺有188畝山林,老龍槽面積更大,有12平方公里。這兩塊地方,可以說是兩塊小小的寶地,出產木材、藥材。
方山寺、老龍槽衛星照片(從北向南望)
根據「第一次全國地名普查」資料記載:方山寺位於柞水縣北河公社北河大隊第五生產隊境內,東至陰溝口,西至雨園毛梁,南至陰溝梁,北至小南河南梁,面積188畝。天然林面積169畝,岩石裸露19畝,屬於長安區在柞水縣境內的一塊飛地,海拔1600—1800米。
老龍槽位於柞水縣斗北河公社北河大隊境內,西鄰四方山,東鄰張龍江老屋基場,南至感應山樑頭,北界小南河南梁頭,內包北崖溝、上陰溝、老龍槽、大北溝等五條小溝。中部有由柞水大南河公家坪通往柞水西川竇家場一條山路,總面積12平方公里,是長安區位於柞水境內的一塊飛地,海拔2041米,距長安南境水面距約10華里。主產木材和藥材。
這兩塊「飛地」是歷史遺留下來的管轄地問題
具體說要追溯到解放戰爭時期。
當時中共在長安、柞水有個地下黨組織---長柞工委,長柞工委隸屬中共陝西省工委和中原部隊第五師黨委雙重領導。下轄紅岩子、大荊坪等10個秘密聯絡點。機關先後設在長安縣的二里村、大峪口等地。
長柞工委經常在長安、柞水一帶進行革命活動,領導長安、柞水革命群眾堅持對敵鬥爭,同時一些遭敵人追捕的革命前輩,也在地下黨的幫助下隱蔽在長安、柞水沿山一帶,柞水的老龍槽也是長柞工委同志經常去的地方。
日久天長,長安解放後老龍槽自然就歸長安縣了,這是革命歷史留下來的。
至於方山寺如何成為飛地,年代久遠說不清楚了,據說在唐代這裡有個方山寺,後來,不知何年何月,寺毀僧散,勝跡難覽。可能為了紀念這座方山寺,後來將周圍山嶺劃到柞水,但是方山寺遺址一帶就一直歸長安管。
飛地現狀
如今,方山寺和老龍槽已經成了無人區,但依然是長安區管轄。
有人說,再過幾十年,這兩個地方可能就自然消失了。
如果有機會,大家不妨去看看……
(文、圖版權屬原作者,侵權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