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過北湖清晨的第一縷陽光,他在堡鎮碼頭聆聽潮起潮落的聲音,他近距離與各種鳥類接觸,他「俯視」著雲霧繚繞下的東灘濕地公園……今年五十多歲的王宏球,是區攝影家協會、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藝術攝影協會會員,從事攝影、攝像工作十多年。出於興趣愛好和對家鄉的熱愛,每當有空餘時間,他就會拿起相機,或者操控著無人機穿梭在崇明的大街小巷、鄉村田野,用鏡頭記錄家鄉的自然風光、風土人情。
多年來,他拍攝的眾多照片、視頻,被崇明甚至上海的多家主流媒體轉載。其中,一組航拍風景鏡頭還被中央電視台大型紀錄片《航拍中國》收錄。他用一部部視頻、一張張照片,述說著崇明的故事。
愛好變成了事業
斯文得體,話不多,但一說到攝影攝像,王宏球便開始侃侃而談。上世紀90 年代,王宏球還是上棉三十五廠的一名普通機修工。在他三十而立之時,卻面臨下崗危機。然而王宏球並未消沉,轉而學習平面設計。十年後,王宏球踏上創業之路,成立工作室,從事廣告設計製作行業。之後,他又在攝影、攝像等多個領域全面開花。
在王宏球的工作室內,一幅栩栩如生的老虎畫作吸引了記者的注意。一問才知,這是王宏球小時候的繪畫作品。「從小就喜歡繪畫,美術是我學得較好的學科,老師都覺得我長大後可以當畫家呢。」王宏球說。靠著一點天賦和後期不懈的努力,王宏球完成了從機修工到設計師的華麗轉身。
除了繪畫,攝影也是王宏球從小的興趣愛好。從早期的膠片相機,到創立工作室後學習單反、攝像、無人機,隨著設備不斷升級,王宏球的技藝也逐步提高。他也慢慢將愛好發展成了自己的事業,除了設計,還開始涉足攝影攝像領域。
在平常工作中,王宏球以拍攝演出、活動之類的視頻為主。但他始終對家鄉美如畫的自然風光、富有特色的美食、充滿樂趣的田園生活等情有獨鍾,於是這幾年他開始在工作之餘用鏡頭記錄家鄉。
大片上了央視
這並非易事。有時候王宏球一大早出去,也等不到要拍的場景;有時候雖經長途跋涉,但還是一無所獲。不過,勤奮拍攝的過程中,他也收穫了不少驚喜。
2017 年的第一天,王宏球一大早驅車來到北湖,想要拍攝日出。出乎意料的是,到了北湖後大霧瀰漫,王宏球以為要白忙一場了。天漸漸亮了,當看到一輪紅日透過薄霧緩緩升起時,王宏球的心頓時安定下來。令他欣喜的是,在晨光的照耀下,整個北湖被雲霧圍繞。層層疊疊的雲霧宛如雲海,航拍俯視下更為震撼。就是這次「偶然」拍攝到的作品被《航拍中國》節目選中,「意外真正變成了驚喜。」
王宏球拍攝的北湖鏡頭被選入央視《航拍中國》紀錄片
驚喜的事情很多,讓人驚嚇的也不少,最為嚴重的一次王宏球還差點丟了性命。「一想起當時的情景,現在還有些後怕。」王宏球心有餘悸地說。當時,為了拍攝颱風來臨前的長江大橋和天空雲彩相襯的鏡頭,王宏球未告知家人,就和朋友租了條船出海。「颱風前夕天空的雲彩飄得特別快,變幻無窮且多姿多彩。長江大橋又是崇明的地標性建築,兩者結合在一起肯定特別美。」王宏球不想放棄這次難得的機會。
但出發後,王宏球卻有些後悔。大浪不斷拍打著江面,小船搖晃個不停,船上又沒有救生圈,王宏球只能拚命拉住船舷。等小船稍微平穩之時,王宏球立馬拿起設備拍攝。「雖然有些心慌,但來都來了,只能豁出去了。」斷斷續續專注地拍了一個多小時,下船後,突然鬆懈下來的王宏球嘔吐不止。「幸好這個瞬間被記錄下來了,也算不虛此行。」王宏球笑著說道。
大叔玩起了抖音
「大片即視感」「和李子柒的視頻有得一拼」「崇明風景看神工」……這是網友們在抖音號「神工」的作品下的留言。「『神工』是我的藝名,取自成語鬼斧神工,有技術高超之意,也是崇明話『成功』的諧音。」幾個月前,王宏球開通抖音號,將近期以及這些年拍過的視頻上傳至抖音。
近來抖音視頻盛行,以此形式展現崇明的想法在王宏球腦海中油然而生。「我想通過這個媒介讓在外工作的人,看到魂牽夢縈的家鄉;讓本地人感受不一樣的崇明;從未來過崇明的人,可以發現它的美。」
看過這些視頻後,有些網友對其中的場景感同身受,「這不是崇明蛸蜞麼,小時候跟小夥伴們一起捉過」;有些人則驚嘆於家鄉的大變化,「這是合作、豎新鎮啊,這也變得太漂亮了吧」;有些人回憶起了從前的點點滴滴,「看到老奶奶織布、紡紗的場景,我回想起了小時候奶奶在織布,我在旁邊陪伴玩耍的日子」……每一個畫面都是對記憶的一次定格,王宏球突然覺得把一些即將遺忘的事情用鏡頭記錄下來是多麼有意義的一件事。
王宏球拍攝的風格和類型多樣,除了以上類型,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崇明特色美食和產品。「吃在崇明」美食系列是王宏球最愛的作品之一。點開崇明圓子、紅燒肉醬燴蛋、崇明小龍蝦等視頻,食物的香味好似從螢幕中溢出,讓人垂涎欲滴;王宏球還找到本土釀酒師,還原崇明特色產品——崇明老白酒最原始的製作方法,這也成了最受網友歡迎的視頻作品。
在王宏球的作品中,有一個視頻讓人印象深刻。清晨的樹林裡,伴隨著一陣陣清脆的鳥鳴聲,一位長者來到田地里,慢慢地挖土、翻泥,隨後將金瓜苗種下。為什麼會想到拍這個呢?在王宏球看來,崇明的特色美食不僅僅在於味覺的與眾不同,它從播種到收穫的過程同樣值得回味。因此,王宏球將最本真的田園生活、食物生長的全過程記錄下來呈現給大家。「我的目標是像李子柒一樣,將崇明的特色美食或者產品拍成記錄片,將家鄉的美食文化傳承下去。」
記者:范立
編輯: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