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大道至簡」,最簡單的,往往蘊含著最深奧的道理。今天教大家一招,我們抽時間甩甩手,健康就近在眼前了。
平甩功
是當代修養大師李鳳山師父為了適應現代人的生活,融合達摩的「易筋經」和張三丰的「太極」而成的簡易養身功法。
通過甩手可以增加手臂運動、加速血液循環、促進身體協調運動,提高身體體質,還可以促進胃腸蠕動,對慢行胃炎、便秘、消化不良等疾病,有很好的輔助作用,對於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群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甩手可以刺激身體的投影區、疏通經絡,有利於血液循環,對於調節身體的各項功能,提高免疫力促進血液循環的速度,長期做甩手可輔助治療癌症和心血管疾病這類慢性疾病。
甩手鍛鍊能讓氣血到達四肢末梢排出不潔之氣,而且十指連心,鍛鍊後氣血會回流循環到五臟六腑,使全身氣脈暢通、筋骨鬆開,靈活有彈性。
平甩功的鍛鍊動作說明:
1.雙腳與肩同寬,平行站立。雙手舉至胸前,與地面平行,掌心朝下。
2.兩手前後自然甩動,保持輕鬆,不要刻意用力。手不必刻意往後甩,每次讓它自然落下來即可。平甩的特點,從一開始就養成不取巧的態度。平甩時,因為放輕鬆,保持四平八穩,全身上下不用力,自然而然可練出韌性和彈性,體會「在有力中無力」、「在無力中有力」的意境。
3.每甩到第十下,雙膝微微下蹲,再站起來時同時提肛,並保持提肛狀況繼續甩手十下。 甩到第五下時,微微屈膝一蹲,輕鬆的彈兩下。平甩的屈膝動作,非刻意負重與用力,要保持輕鬆,因此長期鍛鍊之後,膝蓋會更靈活有勁、不老化,甚至退化的關節也會活化開來。每甩第五下蹲一蹲,松中帶沉,一沉到底,讓人不會心浮氣躁,也不會因為不斷地動而變得身體緊張。這個規律性,使人動靜合一,自然集中,日久漸能進入高妙的神定狀態。
整體來講,十指充滿而後感傳,由感傳而循環,因此,五臟六腑很容易得到滋養,甚至受損的臟腑也會得到修復。即使是年紀大的人,只要用心鍛練,就可以消除許多老毛病和老人病,達到一通百通的效果。
平甩後的反應
剛開始練習「平甩功」,可能會出現「酸、痛、麻、癢、脹」這五種排毒效應的感受,我們稱之為「五感」。
1.「酸」:
多是因為平時累積勞累的緣故。透過平甩,可以很快的把這種累積甩掉。
2.「痛」:
出現痛感,是因為累積太久,以致於某些部位已經全然不通或幾乎已經不通了。
3.「麻」:
麻的現象有兩種,一種是在打通的過程中,遇到原本有阻礙的地方,因為氣不斷的去通它,所以產生了酸麻的感覺。
4.「癢」:
甩手時感覺到「癢」,是因為氣到了!
5,「脹」:
脹的感覺通常出現在身體的末梢,這表示回流不夠好。
甩手可以不限時間、不限場地,而是易操作、易堅持,無經濟負擔、無副作用。每天甩一甩,把一身病都甩掉,希望更多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