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上海事業單位考試面試熱點——從章子欣事件看媒體新聞亂象

2019-11-12     四川中公考研

【導讀】

本篇內容中公事業單位提供面試熱點知識《面試熱點——從章子欣事件看媒體新聞亂象》。

【熱點背景】

近日,杭州女童章子欣失聯溺亡一事備受公眾關注。7月13日下午,杭州警方發現疑似失聯女童章子欣的遺體。隨後,一個顯示經認證名為「章子欣父親」的百度帳號發表了一則動態,以父親的口吻表達了對女童的哀悼。網友普遍認為,在遺體身份尚未確認的情況下,女童父親發表這條動態的時間、內容、語氣都十分不妥,部分網友甚至據此對女童父親提出了譴責。然而,令人大跌眼鏡的是,這條動態其實根本就不是章子欣父親所發,而是百度新聞當值編輯在未經女童父親許可的情況下擅自發表。事後,百度方面刪除了動態,進行了道歉,發表動態的編輯也被解聘。

2020上海事業單位考試面試熱點——從章子欣事件看媒體新聞亂象

【例題展示】

章子欣事件已經給一個家庭帶來了重創,但是在遺體身份尚未確認的情況之下一個顯示經認證名為「章子欣父親」的百度帳號發表了一則動態,以父親的口吻表達了對女童的哀悼,引起網友的譴責時候百度刪了動態,進行了道歉,對此,你怎麼看?

【中公解析】

章子欣事件收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在什麼都沒有確定的情況之下,百度發表的動態引起網友對父親的誤解,也給女童父親及家庭帶了的麻煩,但這背後所反映出來的是新聞媒體素養的匱乏和新聞倫理的缺失。

其實,這樣的例子並不新鮮,一些新聞媒體在事實真相沒有公布的時候就為了圖快圖奇,忽略對事實的求證,製造謠言。僅在今年,就先後有自媒體發布「女孩因奶奶只給弟弟做蛋花湯而自殺」「華大基因導致14萬孕婦基因組外流」「中國聯通不支持華為5G」等不實新聞。這些新聞引發的讀者的誤解,並且再一傳十,十傳百造成謠言,甚至引發輿論危機,這對我們的社會管理都提出了挑戰。

出現這些事其核心還是由於現在的「流量先行」的觀念不斷蔓延,以謀取利益為主,以及網絡媒體與自媒體求奇求怪的心理,忽略事實真相只求點擊量和閱覽量。

自媒體作為「社會公器」,新聞工作者是社會上的瞭望者,是踐行生命至上、真實性、最小傷害、善意、良知的媒介倫理準則。所以在面對現在流量當下的時代,更是要肩負自己視頻,明確自己的職責,傳播事實。一方面,新聞媒體者必須經受住誘惑,傳播事實,恪守自己的職業底線以及道德底線。名一方面,要加大對於信息發布平台的監管,完善現有的法律法規,提高其違法成本。對於一些故意傳播虛假信息,傳播不實謠言的加大處罰力度。從多個方面引導自媒體良性發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pPjYG4BMH2_cNUgrki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