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藍網-中國藍新聞客戶端3月30日訊(中國藍融媒體中心 浙江衛視記者呂博 章韜 高逸文 義烏台 嵊州台 新藍網編輯 張暉)連日來,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多地重點工程建設紛紛提速。
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三期工程是2022年杭州亞運會配套項目,計劃在2022年亞運會前建成投運,受疫情影響,工期延後25天左右,連日來,工程採取各種措施搶工期。施工方中建八局除了用包車、包機等方式讓工人及時返崗,還想辦法集結更多技術工人。
「通過公司和局裡的勞務資源,把我們公司周邊的沒有開工項目的工人,全部集結到我們機場項目,安排進行搶工。」中建八局機場三期新建航站樓工程項目部生產經理許春生說。
目前,光航站樓一個項目工人數就達到3400多人,人數是春節前的一倍左右。但新問題隨之出現,一邊是蕭山機場航班不能受影響,一邊是三期工程場地不夠用,為此,機場和蕭山區多方協調,爭取到機場附近190畝地,用於原材料堆放、加工。
「原來在我們場地裡面可能有將近十幾二十個加工場、堆料場,現在這些搬出去之後,施工效率也提高了將近30% 。」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三期工程指揮部工程一部部長李曉富說。
截至目前,蕭山國際機場三期已經有14家單位參與建設,在崗人數達到5600多人次,預計到6月30日,將如期實現「航站樓混凝土結構完成」的階段性目標。
蕭山-義烏天然氣管道項目是我省首個採用管道數據進行施工的項目,施工現場,工作人員正把復工的第三批熱煨彎管和直縫鋼管卸下車,物料入場後,工作人員需要比對上傳管子上的二維碼信息,確保數據及時錄入。
「通過數字化管道平台,對管道信息的檢索和分析處理減去了很多認為因素的錯誤,能夠為我們後期的數據提供很多的技術支持。」蕭山-義烏天然氣管道工程監理工程師魯強說。
項目20環節的69個子類都要進行數據採集,復工以來,已累計上傳信息近2000條,為高效復工提供了數據支撐。復工以來,金華範圍內已經完成3公里的掃線,1.3公里的管溝開挖和3.3公里的管材進場,預計4月就能進行管道安裝焊接。
國家首批PPP示範項目之一的杭紹台鐵路項目工地,80多名施工人員,正在抓緊進行箱梁的澆築工作。
疫情期間,施工單位重新調整施工計劃,加大人員機械投入。同時,項目沿線各地政府部門,積極與勞務輸出大省溝通對接,派大巴接員工返工。目前,杭紹台鐵路全線累計路基完成69%,隧道完成80%,將確保2021年實現通車。
「我們想在今年上半年之前,力爭將疫情所影響的一個月的時間,按照我們機組的配備和人員的配備,力爭把這個進度給它搶回來。」杭紹台鐵路鋪架項目部項目經理汪安寧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