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靈山寺,位於于都縣羅坳鎮楊梅村,始建於清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因火災寺被毀,清咸豐二年(1852年)重建。
1928年春,中共於都臨時縣委派劉為美、李駿等在羅坳步前建立於西區委。當年西鄉農民暴動失敗後,中共於都臨時縣委委員李駿從樟木山回到西鄉,召集暴動積極分子,組織了西鄉赤衛隊,堅持革命活動,使西區黨組織在暴動失敗後得以恢復。
同年6月,中共贛南臨時特委活動於西鄉一帶,隨著隊伍的壯大遷到西靈山古寺辦公。在中共贛南臨時特委、中共于都縣委直接領導下,西靈支部積極開展革命工作,組織發動貧苦農民開展抗租、抗稅、抗債、激發貧苦農民的革命熱情,使廣大貧苦農民投身於革命,領導組織唱革命歌曲大造革命言論,激發貧苦農民當紅軍。
1929年春,紅四軍在於都創建了贛南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于都縣工農兵革命委員會,相繼西鄉也成立了西區工農兵革命委員會,部分紅四軍革命戰士被按排在西鄉工作,並留下了一批槍枝彈藥。中共西靈支部發動群眾,參加了由西區革命委員會領導下的第二次農民暴動。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共西靈支部的建立及其革命活動歷史,在於都縣革命鬥爭史,乃至贛南蘇區史中,都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1965年,西靈山古寺前期由釋永昌、釋宗監等高僧大德住過。1965年後寺被集體用作養豬場。1966年「文革」期間又ー次毀壞。1983年由村民葉居芬緣首倡議重建。
2004年在釋振雄住持及緣首劉輝武協助下籌建,修建二殿一廳,磚混結構。
2012年初,住持釋祖如、釋宗覺、釋宗仁、釋宗平法師及護法會信眾,再次發心重建西靈山古寺。
現有大雄寶殿、觀音殿、地藏殿、天王殿、鐘鼓樓、藏經樓、客堂、寮房、齋堂等。在大雄寶殿的門口有一副對聯:西天取經經文行行行,靈山顯佛佛容朝朝朝。在觀音殿的門前圓柱上有一副對聯:蓮花蓮荷花花凈三界,觀音觀世音音和萬物。
寺院建築面積2000多平方米,通寺修建水泥路寬5米,長1200多米,構成宏偉壯觀寺院群落。寺宇歷史悠久,環境優雅,鬱鬱蔥蔥,國色天香,氣候宜人,交通便利,是難得佛教聖地、修行佳境。
2006年2月20日經江西省民族宗教事務局批准為宗教活動場所。
負責人:釋祖如,聯繫電話:18676657053。
(口述:釋祖如,整理:丁克明、肖章榮;供稿:于都縣志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