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曾經看到過一個這樣的新聞標題:王者榮耀打敗了口香糖。一臉疑惑的點進去看,原來那篇新聞是說,在超市收銀台這個消費場景下,以前大家排隊結帳,會順手拿一盒口香糖;而今天,大家都在用智慧型手機玩王者榮耀、刷朋友圈……口香糖的銷量急劇下降。
想來也是。這樣的例子在我們所處的時代,幾乎隨處可見。
兩年前,曾經的零售行業頂級存在——大潤發,被阿里巴巴收購。它號稱連續19年不關一家店,在商場這個領域,沒人能打敗它。創始人黃明端離職的時候說,戰勝了所有對手,卻輸給了時代。
原因,這個時代變化太快了。正如張泉靈刷屏的演講里所說,時代拋棄你時,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跟你說。網際網路浪潮、人工智慧浪潮、區塊鏈浪潮……我們享受著技術革新帶來的便利,卻也丟失了很多。再難看到那些有溫度的老手藝,也再難遇到還堅守著內心忠貞信仰的人。
今天,我用這樣的開頭,致敬我旅途中偶然遇到的一位華人攝影師。
其實說他是攝影師,並不準確,現在的他是一家餐館的老闆。餐館就開在泰國披邁石宮的對面。
披邁,很多人都不曾聽說過這個陌生的名字。比起曼谷的繁華和清邁的清新,這裡寡淡得不值一提,甚至百度百科都沒有收錄。但這裡曾是高棉王國的一個重要區域,高棉就是柬埔寨。
15歲的年紀,一個潮州小伙子隨父親背井離鄉來到泰國。兜兜轉轉,兩人就停在了披邁,小城的慢節奏讓他們仿佛找到了家的感覺。從人生地不熟、語言又不通,到完美融入當地人,成為一名職業攝影師,開了一家照相館,小伙子花了整整五年。
小伙子至今還記得,擁有第一台屬於自己的相機時的喜悅。它象徵著小伙子從此有了新的人生追求和人生目標。即使在今天看來,這台相機又笨又重,拍攝效果也不好,但對那時的他來說,已經是他的全部了。
五年的選擇,小伙堅守了五十多年。漫長的歲月在他的臉龐雕琢出霜雪的痕跡,不再年輕、不復英俊,卻多了一份沉穩。
回憶起從前的日子,他的眼神里有光。他努力記得自己拍過的每個人、拍過的每個景……從黑白照片到彩色照片,他定格的畫面是他的榮譽,也是披邁的記憶。
他本以為這一生便是如此了,當愛好和職業合二為一,還能有什麼樣的要求?可惜受到數位相機普及等因素的衝擊,大家漸漸不再去照相館拍照,大家漸漸不再去照相館拍照。六年前,他不得不把自己的照相館改成了餐館。
這家餐館之於他的意義,更多的是一份心血。他把過去攝影生涯中得意的作品和寶貝的古董相機都收藏在了自己的小小餐館裡,就像是專屬於自己的一個歷史博物館。
這些老物件,透過幽幽的光芒向每位客人驕傲地宣示著主人曾經擁有多麼颯爽英姿的夢想。原諒我用颯爽英姿這樣的詞語來形容他的過去,在我看來,就是如此。
隔著玻璃,各種型號各種款式的相機、閃光燈應有盡有,我能感受到他對攝影的喜愛和傾注。
另一邊,則是用相框裱起來的老照片。細細看來,每幅作品無論是構圖、還是取景,都顯得非常專業。相比之下,即使我也算是一位旅行攝影師,還是遠遠達不到他五十幾年的積澱。
當年的小伙子,如今已是八十高齡。雖然早已不會漢語和中文,但自己的名字他還是記得清清楚楚、寫得工工整整。他鄭重地告訴我他叫黃鎮明,一幅褪色的全家福照片保存著他對親人的記憶,他記得他15歲離開的地方是廣東潮州。
遇到他,真的是旅途中的意外。
那時我們參觀完披邁石宮出來,剛好是中午。急著找地方吃飯,一頭鑽進了這家餐館。一瞬間,我就被濃濃的懷舊氣息吸引了,我舉著相機不停拍照。老人看到了,於是熱情地和我們聊天,講他過去的故事。
老人指給我們看他中年的照片,略有脫髮,但還是很英朗。
很多他拍過的人,至今還留著底片,作為紀念。
從老人的講述中,我聽得出他對攝影的不舍。可時代變遷,固守不易,他只能用這樣的方式為自己留下一小塊自由的天地。我深深感動於這場偶遇,它讓我知道,即使再難,有些人也不會改變自己的熱愛和初衷。這位老人值得我的欽佩。
帶著有趣的靈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攝影|寫作|分享
CFP/攜程簽約攝影師、中國民俗攝影協會會士、知名旅遊博主、搜狐金牌作者、微博簽約自媒體、秒拍達人、微博旅行視頻博主、樂途旅遊網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