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決策專家:認為專家的預測一定準確,也是一種偏見

2020-02-18     指尖科技說

戲劇化的專家預測

環球時報報道,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院士,對新冠的預測頗為戲劇化。

2019年3月4日,時值當年兩會期間,高福院士曾經發表報告表示,中國不會再出現17年前的SARS病毒;SARS過去16年確實沒有再出現,但該報告僅發表不到一年,就出現了與SARS同屬冠狀病毒的新冠病毒。

其實嚴格來說,高福院士的預測也可以說並沒有錯,即便是出現的新冠病毒和SARS一樣是冠狀病毒,但它畢竟也不是SARS病毒。

但如果預測的只是SARS病毒,這樣的預測價值並價格可能不是特別大。

美國決策專家奇普·希思和丹·希思在《決斷力》一書中,甚至進一步用數據說明專家的預測,本身就並沒有特別準確。

如果說盲目認為一個事情對或者不對都是偏見,那認為專家預測一定準確,也是一種偏見。

8萬多個專家預測數據

美國國家科學研究委員會(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的泰特洛克(Phil Tetlock),收集了284個政治、經濟、生物、物理、天文等多個領域專家的簡單預測,並在多年後,檢驗他們的預測結果,計算他們的預測準確度,研究結果在其著作《專家的政治判斷》中發表。

泰特洛克為了檢驗不同領域的專家的預測正確率,對不同領域專家使用了不同問題,且這些問題都非常直觀,可檢驗。

例如對經濟學家的問題是:你預計2年後,美國的GDP增長率會加快還是減緩。

例如對政治學家的問題是:你預計在下一屆美國總統選舉後,目前的執政黨,會失去控制權,失去部分控制權,還是保留控制權?美國政黨的控制權可以通過數據獲得。

類似這樣的預測和結果檢驗,泰特洛克獲得了82361個數據。

比較:專家預測和粗略外推算法

另外泰特洛克對每個專家預測數據,都使用「粗略的外推算法」計算結果比較,看哪個更加準確。

粗略的外推算法,簡單來說,就是假定過去幾年發展趨勢不變,未來也不會遇到意外情況,從而預計未來的結果。

例如過去3年美國的經濟平均增長是2.8%,粗略的外推算法就預測兩年後,經濟增長也是2.8%。

最終,專家和粗略的外推算法比較結果,非常讓人吃驚:最優秀的專家預測的預測準確率,都不如「粗略的外推算法」。

要知道,粗略的外推算法,只要知道過去的數據,即便是十幾歲少年,都可以直接計算出來。

也就是說,最優秀的專家的預測能力,都不如一個少年通過「策略的外推算法」機械計算的結果。

而且不單只政治學家經濟學家,連心理學家、醫生、工程師、律師、汽車修理師,在預測的時候,都不如「粗略的外推算法」。

然而這樣就迎來了一個問題:專家的預測還有價值嗎?

專家預測是否有價值?

泰特洛克除了對專家預測和粗略的外推算法預測相比較,還對某個領域的專家和初學者的預測能力,進行了測試。

測試結果是,初學者認為某個專業的預測100%會發生的時候,錯誤率卻高達45%。

相比之下,專家預測某個事情100%會發生的時候,錯誤率只有23%。

專家預測能力還是優於初學者,以及非專業者。

顯然專家的預測,還是有一定的價值。

但泰特洛克給所有人,包括專家和普通人的意見是:在我們做預測的時候需要更加謙遜一些,只要有可能,最好避免預測。

專家的真正價值

泰特洛克認為,專家最大的價值,並非在預測,而是在專家掌握的過去的數據和知識,甚至一些只有專家通過實驗知道的數據和知識。

即便是任何專家預測準確率都高的「粗略外推算法」,也是基於掌握的過去的數據和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的。

例如一個生物學專家,它的預測也許不一定準確,但是他的實驗數據,是可以有科學依據的。

在看一個專家的研究時,更重要,應該看他的實驗方法的可靠性,以及可靠方法下的實驗數據,而不是僅僅看專家預測結果。

換句話說,我們跟專家溝通的時候,最應該關注的是專家的做過的實驗和數據的細節本身,而不是專家的預測結果。

參考文獻:

01.《決策力》奇普·希思、丹·希思

02.《專家的政治判斷》(Expert Political Judgment: How Good Is It? How Can We Know?)菲利普·泰特洛克(Philip E. TetloCK)

03.《輿論漩渦中的高福院士》環球時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CZWXABgx9BqZZIRiN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