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卻史無前例促消費,美國抗疫措施默認經濟比健康重要

2020-03-24     指尖科技說

美國,經濟比健康重要

疫情不斷惡化,股市多次熔斷,經濟嚴重受挫之下,美國制定了一系列史無前例的救市措施,實行「救市模式」,以穩定經濟。

包括美聯儲「零利率」政策;特朗普2萬億美元救市計劃;美聯儲「無限量化寬鬆模式」等等。

而這些措施毫無例外,都有一個核心內容:促進民眾消費。

「零利率」政策實施的同時,美聯儲利用各種工具來支持信貸流向家庭和中小企業;

2萬億美元救市計劃則為小企業增加保護性貸款,包括企業貸款延期等,還包括每人發放1000美元;

「無限量化寬鬆模式」甚至為家庭、中小企業和主要僱主提供前所未有的信貸支持。

如果這些促進消費策略都在美國通過,美國可能會迎來近十幾年最適合企業運營和民眾消費的資金環境。

這些經濟措施聽起來一片大好,可是現在真的合適嗎?

不要忘記現在正是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美的時候。

促進消費治標不治本?

終南山說,新冠肺炎的死亡率超過流感,傳染性高於SARS。

短短一周,美國的新冠確診病例就翻了5倍,確診人數已經超過3萬,總死亡人數超過400人。

這個時候促進民眾消費幾乎等於讓民眾冒著生命危險買東西!美國這種抗疫經濟措施,等於默認了經濟比健康還重要!

實際上,使美國經濟嚴重受挫的,並不是消費不振,而是新冠疫情。

而美國為解決問題,不是專注於抵抗新冠疫情,而是專注於促進消費,這似乎是治標不治本。

如果和美國「救市模式」相反,先放下經濟,專注於抵抗疫情,會怎麼樣呢?這正是中國和義大利的抗疫措施。

中國,健康比經濟重要

中國疫情爆發還正好趕在春節這個傳統消費高峰,但中國還是採取了民眾閉門不出的策略。

最終中國的措施成為目前為止,對抗新冠疫情最切實有效的措施,結果全球有目共睹。

雖然抗疫期間經濟受影響,卻已經把影響的時間縮到最短,目前全國復工復產已經穩步進行。

人民大學報告指出,疫情結束後幾個季度經濟將現較大反彈。

國外也有不少學者認為,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有限。

回看歷史,2003年SARS在中國暴發,也並沒有對當年的GDP產生明顯影響。

義大利也採取了類似策略,目前除了實體經濟,連網購都進行了全面限制。

「救市模式」對比「抗疫模式」

指尖君感覺,新冠疫情下,中國抗疫模式,更像是一碗苦口良藥。第一口很苦,但是熬過去就好了;

而美國救市模式,更像是吸煙,煙癮上來,吸一口暫時放鬆下來,吸完煙癮還在,疫情也還在。

從長遠利益來看,「救市模式」和「抗疫模式」相比,「抗疫模式」對經濟的恢復似乎更有優勢。

那為什麼美國還是堅持「救市模式」呢?可能有幾方面原因:

01.美國的經濟受挫比中國嚴重得多,發生了多次熔斷;而中國疫情期間股市低迷卻不至於熔斷;

02.美國實用主義影響下,需要他們專注於解決當下問題,缺乏長遠思考,所以要先保經濟;

03.美國政策更代表資本的利益,金融和股市會直接影響資本的利益,所以要先保資本的利益。

從這些角度來看,想要讓美國再使用中國的「抗疫模式」應該也是不可能了,看來經濟上還是只有美國能救自己了。

參考文獻:

01.《突發:美聯儲開啟無限量化寬鬆模式 六大措施拯救經濟》新浪財經

02.《美國救市方案談判失敗美股又將迎來一波熔斷式暴跌》騰訊新聞

03.《美聯儲緊急宣布「零利率」政策》新浪財經

04.《都這時候了,美國近2萬億美元救市計劃沒過!》環球網

05.《人民大學報告:疫情結束後幾個季度經濟將現較大反彈》經濟參考報

06.《馭勢2020|對話許斌:新冠疫情將重創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受外部影響有限》經濟觀察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T7jCnEBnkjnB-0z3Fl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