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定,境內風光如畫,孕育著底蘊深厚的文化,被清代廣東才子宋湘稱為「人文古鄒魯,山水小蓬瀛」。
如此一個山水環抱的南江文化核心城市,你不打算跟著地道國際•農旅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嗎?
(橫屏觀賞會更美哦!)
一、羅定,她在哪裡?
羅定是西江走廊的交通要衝,貫通兩廣的重要交通樞紐;既是西南諸省區進入廣東的門戶之一,也是廣東向中國大西南輻射的窗口;基本處於粵港澳大灣區3小時經濟圈內。是廣東省「粵桂」交匯中心城市,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雲浮市域副中心城市,廣東省重要的農業商貿、環保工業和綜合交通樞紐中心。
羅定位於廣東省西南部,東鄰雲安區,東南接陽春市,西南靠信宜市,東北連鬱南縣,西部與廣西岑溪市交界。
羅定「六高速一國道一鐵路一機場」立體交通網絡逐步完善中:
「六高速」:雲羅高速、羅岑高速、羅陽高速、江羅高速已建成,羅信高速、德羅高速在規劃建設中;
「一國道」:G324從境內穿過;
「一鐵路」:春羅鐵路;
「一機場」:羅定機場。
二、羅定,她有什麼?
1 特色產業
羅定農業優勢突出,獲得過「中國農業生產百名大縣(市)」、「國家農產品主產區」、「中國22度陽光大米基地」、「中國肉桂之鄉」、「中國竹蒸籠之鄉」、「中國鏡菜之鄉」、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等榮譽。三品一標數量多,截至2018年,全市域共有 8 家省級龍頭企業,足有 59 種農產品獲得認證。
其中,優勢產業是水稻種植業,2017年,羅定水稻播種面積49.96萬畝,稻穀總產量22.9萬噸,均占到全市糧食播種總面積、糧食總產量的76 %左右。羅定是廣東省種稻歷史最早的地區之一,是廣東省重要的糧產區和首個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水稻)標準化生產基地,曾五次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稱號,羅定有機米獲「廣東十大最具人氣土特產」稱號,羅定稻米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羅定桂」與「懷集木」、「廣寧竹」並稱廣東「三大山林特產」。由於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以及規範化、標準化的種植生產,羅定肉桂質量上乘,被稱肉桂之上品。羅定肉桂又稱西江桂,全身是寶,用途廣泛,其產品有桂皮、桂油、桂枝、桂宗、桂頂,同樣也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2 文化資源
南江文化
羅定有著 2400 年的悠久歷史,是南江文化核心地區、古百越文化地區,羅定江(古稱南江)是海陸絲綢之路的重要對接通道及古驛道,造就並留存有豐富燦爛的文化遺產,境內有南門垌戰墓、古墟、古橋、古碼頭等文化遺址和遺蹟。
民間藝術
擁有瀧州歌、東山祖廟廟會、禾穀醮等民間藝術與民俗文化,有羅定豆豉釀製技藝、羅定皺紗魚腐製作技藝等傳統技藝。
名人文化
羅定是一代名將、抗日民族英雄蔡廷鍇的故鄉,蔡廷鍇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具有崇高愛國主義精神的軍事人物、在海內外享有極高聲譽的將軍。曾任十九路軍副總指揮、軍長;指揮過一·二八淞滬抗戰,迫使日軍三易其帥,威震中外。1933年,與李濟深等在福建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參與發起了福建事變,宣布反蔣抗日。1940年後回故居從事抗日活動。建國後,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
地方項目分析
羅定有八景,分別是廷鍇故里、學宮聖跡、東橋塔照、龍灣高瀑、龍龕蛻骨、長崗飛渡、銀河浮金和牛石仙蹤。
廷鍇故里
抗日名將蔡廷鍇的出生和成長地,現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雲浮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及學生社會實踐基地。
學宮聖跡
羅定學宮是目前西江、南江流域僅存的清代學宮完整建築群,是廣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東橋塔照
指「三元文塔」,建於明萬曆三十九年,歷時三年竣工。高47米,外觀7層,內分13層,整個塔身如七朵盛開的鮮花疊成,頂層的蓮花座鐵柱、塔剎九霄盤、寶珠等鑄件總重逾七噸,為廣東古塔之最。
龍灣高瀑
龍灣生態旅遊區是集雄、奇、秀、雅、險、幽於一體的自然山水迷宮,一年四季景色多變,「春山冶艷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經綠而如洗,冬山寒雪而如玉」,是人們領略名山大川和自然風光的仙境勝地。據傳這裡是遠古時期神龍生息的地方,因而得名龍灣。
龍龕蛻骨
龍龕岩是在一座孤峰下,據傳有老龍蛻骨於岩洞中,故名龍龕,後成為嶺南著名佛教聖地,據史書記載一代宗師六祖惠能曾來此交流學習過,後開創了中國禪宗。
長崗飛渡
長崗坡渡槽是首批廣東省紅色革命遺址重點建設示範點之一,素有「南粵紅旗渠」的美譽。
銀河浮金
金銀湖國家濕地公園,得名於一邊清碧一邊黃濁的兩灣湖水,是羅定城區及周邊的生江、素龍、附城、雙東等鎮街近30萬人的飲水水源。
牛石仙蹤
石牛山自明清以來是羅定八景之一,高達250米。山上有巨石如臥牛,有清代石刻,旁有石牛廟,遺址尚存。
三、羅定,她的未來規劃?
羅定立足於融入珠三角,溝通大西南,建設粵桂邊工業新城的發展定位,著力推動旅遊與文化有機結合,彰顯歷史、文化、生態三大特色,努力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外圍重要休閒旅遊目的地;打造山、水、城相結合,具有地方傳統風貌和優美的山水田園風光的多元活力濱水城市。
四、羅定,她該走向何方?
綜合分析羅定的發展現狀與資源稟賦後,地道國際·農旅小編對羅定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了幾點思考:
1 好山好水出好物,打響生態農業強縣品牌
依託好山好水的生態環境基底以及良好的農業發展基礎,以及「廣東省西南門戶」的地理位置和交通優勢,規範化、標準化種植生產羅定稻米、肉桂、皺紗豆腐、豆豉、鏡菜等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加強農產品「三品一標」建設,打響羅定生態農業強縣的品牌,成為 「粵桂」地區高規格、高品質農產品生產基地。
2 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齊頭並進,樹立南江文化核心區的城市地位
整合歷史遺蹟、古建築等物質文化,定製主題,組合開發,加強「羅定八景」空間的集聚與聯動性,實現全域發展。
以南江文化為核心,深植民間藝術、傳統技藝、民俗節慶、飲食文化等非物質文化,強化文化氛圍,形成以南江文化為主題的文化產品體系,樹立南江文化核心區的城市地位。
『地道國際·農旅』地道國際農旅為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而設立,以深耕農旅、振興鄉村為使 命,以創新農業與農村發展模式為抓手,是中國農旅產業創新發展的領導品牌。致力構建田園綜合體、農業產業特色小鎮、共享農莊、康養綜合體及鄉村振興產業。為企業家和參與者共建、共享、共贏行業生態平台。歡迎更多的朋友能一起參與共同推動行業生態的發展和完善,一起助力於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