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博羅,相信大家第一時間想起的會是「嶺南第一山」,羅浮山!
那麼,擁有這麼一座「寶藏山」的博羅會是怎樣的?
跟著地道國際•農旅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01 博羅,她在哪裡?
博羅,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之一,是深莞惠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珠三角輻射帶動粵東北的關鍵節點。境內的羅浮山是中國道教十大名山之一,素有「嶺南第一山」和「中國道教聖地」之美稱。
隸屬廣東省惠州市,位於廣東省中東部、珠江三角洲東北,東江中下游北岸。東與惠州市區相接,南與東莞隔江相望,西連增城,北靠龍門、河源,是京九鐵路經濟增長帶的咽喉地帶。
交通方面,G35、S27、205國道、324國道和正在修建的廣惠高速公路、惠河高速公路在此交匯。
鐵路方面主要有京九鐵路、廣梅汕鐵路,在建有贛深高鐵等,站點為羅浮山站、博羅站、博羅北站。
境內自駕車40分鐘內可抵達惠州機場。
02 博羅,她有什麼?
1 農業產業
博羅,是廣東重要的農產區,擁有近百萬畝可耕地,是著名的漁米之鄉,優質大米、荔枝、龍眼、柑桔、中國黑糖、紅糖、酥醪菜等名揚海內外。有一大批以花卉、水果、蔬菜、生豬、三鳥為主產品的外向型「三高」農業基地和龍頭企業,農業不斷邁向產業化、現代化。
同時,是我國南藥材的地道產區和主產區之一,在重點發展南藥特色產業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僅在博羅的羅浮山上,植物資源就有 3000 多種,其中藥用資源有 1240 多種,是天然的百草藥庫,也是東南亞國家中藥種之最。
依託南藥資源,創建的博羅南藥產業園,將成為博羅現代農業發展的主要推動力,計劃到 2023 年實現南藥產業鏈總產值 100 億元,產業種植面積達到 8 萬畝以上,並提供非農就業崗位達到 1 萬個,引入電商銷售額超過 10 億元。
2 宗教文化
境內的羅浮山,為道教南宗的發祥地,在此山修煉的道士眾多。集道、佛兩教於一山,融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一體,是中國道教十大名山之一,素有「嶺南第一山」和「中國道教聖地」之美稱。
山上宗教建築原有九觀十八寺之多,除道觀、佛寺之外,羅浮山還有數量眾多的宗教與非宗教的文化古蹟,遍布山中各處,有院、台、亭、堂、軒、閣、祠、壇、門等,有的久已湮沒,有的遺址尚存,有的保留至今。這些建築物都座落在優美的風景點上,極有開發利用價值。
3 名人文化
葛洪,自號抱朴子,人稱「葛仙」,東晉丹陽句容人。
嶺南道教開創者,著名化學家、見識卓著醫學家,一生著述甚豐,撰寫的《抱朴子》確定了戰國以來的道教理論體系,對道教的丹鼎派有重大影響;在羅浮山設庵授徒,開嶺南道教一派。
其著作《肘後備急方》被後世稱為古代的中醫診療手冊,書中關於天花、恙蟲病的治療是世界上最早的記載,對肺癆病的認識也比國外早1000餘年。此外,在機械製造、美學、文學方面也有成就。
4 民俗文化
有以舞羅傘、舞麒麟、舞春牛、 舞龍舞獅、賽龍舟和民間大鼓等為主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5 地方項目分析
羅浮山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國家5A級旅遊景區,被道教尊為天下第七大洞天、三十四福地,被佛教稱為羅浮第一禪林。素有百粵群山之祖、蓬萊仙境之稱,這塊難得的「風水寶地」是一個集休閒度假、養生健體、消災納福、商務洽談、賞景會友的旅遊度假勝地。
秋楓寨旅遊區
旅遊區以山水資源為載體,發揮良好的生態休閒特質,營造輕鬆、自然、回歸的環境氛圍,打造山水休閒度假勝地。產品定位為觀光+休閒+度假;產品設計基調為生態觀光+度假休閒+康體養生+農業觀光產品。
惠州怡情谷溫泉
是一所按國際五星級標準設計與建造的融入中國風和客家元素,集旅遊度假、商務會議、餐飲住宿、保健養生、休閒觀光、溫泉療養、中外貴賓接待為一體的特色大型溫泉度假村。
03 博羅,她的未來規劃!
博羅未來規劃為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作為珠三角東岸粵東北的樞紐門戶城市,建設為世界級康養產業基地、羅浮山文化休閒旅遊目的地、國際一流中醫藥大學小鎮、珠江東岸健康產業合作新平台和粵港澳大灣區綠色發展新引擎。
以羅浮山與南崑山為核心,整合惠州北部地區旅遊資源,打造旅遊聯盟,共同開拓粵港澳高端客源市場及東南亞等國際市場,開闢以健康養生、生態休閒等為主題的旅遊路線,共建生態休閒旅遊目的地。
04 博羅,她的發展方向?
通過對博羅現狀的了解,地道國際•農旅小編覺得博羅,可往以下方向發展:
1 以中草藥種植為基礎,打造康體養生度假產品
以博羅南藥產業園為基礎,引入健康產業體系,充分發揮中草藥的藥用價值,融入到惠州怡情谷溫泉等溫泉資源的開發中,打造康體養生度假產品。
2 以羅浮山道、佛教文化為依託,打造靜心康養產品
以羅浮山的森林、生態環境為背景,以道、佛教文化為依託,根據其食療文化融合當地的美食和健康農產品打造食療康養產品;以禪修等形式打造靜心康養類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