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患者,低磷血症、腎損害讓人傷不起,該和阿德福韋酯告別了!

2019-08-08     龍大夫的肝病課堂

一位有10年抗病毒史的慢性B肝患者,吃的是阿德福韋酯,治療期間間斷查過肝功能,基本上都是正常的。

患者很少查B肝病毒DNA,因為他覺得只要肝功能正常就沒事。

偶然的一個機會,他陪另外一個朋友來看B肝。談起抗病毒治療,他蠻有心得地說,其實不用吃那麼貴的,他自己一直吃阿德福韋酯,效果挺好的。

我問他現在的B肝病毒DNA量是多少,他說好幾年沒查了,我說那不能證明效果很好。

於是他也做了一些檢查,結果發現血磷偏低、B肝病毒DNA5次方。

「不應該呀!」看到結果後,他滿臉狐疑。趁這個機會,我給他科普了一下阿德福韋酯抗病毒及其副作用的相關知識,並建議他換藥。

> 阿德福韋酯是什麼藥?

阿德福韋酯是臨床常用的慢B肝抗病毒藥物,屬於口服核苷酸類似物,口服後在體內迅速水解為阿德福韋。

體外試驗表明,阿德福韋能抑制DNA病毒、逆轉錄病毒和皰疹病毒等病毒,具有廣譜抗病毒活性。

阿德福韋在體內,能夠選擇性的抑制B肝病毒DNA聚合酶,從而抑制病毒的複製。不過,其抑制病毒作用緩慢且弱,大約有25%的患者幾乎無法實現對B肝病毒的抑制作用。

阿德福韋酯由美國吉利德公司開發,2002年9月20日被美國FDA批准,開始應用於治療成人慢性B肝,到如今已有10多年的應用史。

> 阿德福韋酯有什麼不良反應?

阿德福韋酯最引人關注的不良反應之一是是引發腎臟毒性,這和藥物的劑量、累積用藥時間等有明顯的相關性。

有報道稱,阿德福韋酯每天30mg,使用3天,22%~25%的患者會出現近端腎小管損害,這是劑量過大引起的危害。

正常劑量下的阿德福韋酯,不良反應沒那麼明顯和嚴重,絕大多數的臨床研究發現,每天使用10mg的阿德福韋酯,其安全性良好。

但是,使用時間久了,阿德福韋酯不良反應的問題就凸顯出來了。越來越多的報道提示,每天10mg的劑量,服用2~4年左右,即可能發生腎小管損害。服用達到4~5年的患者,約有3%~9%的人會出現血清肌酐升高。血清肌酐升高,提示腎損害,但是,一開始發現的時候立即停藥,肌酐還是可以恢復到正常值以內的。

阿德福韋酯的嚴重不良反應,是可能導致范可尼綜合症,即「Fanconi綜合徵」:這是一組與近端腎小管功能障礙為特徵的臨床疾病症。

腎小管損害的危害在於,由於近端腎小管在腎臟的重吸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葡萄糖、胺基酸、碳酸氫鹽等,大部分在近端腎小管重吸收。

近端腎小管重吸收障礙,可能會出現腎性胺基酸尿、腎性糖尿、腎性碳酸氫鈉尿等問題,並最終導致患者出現電解質紊亂、骨骼發育異常、酸中毒和生長緩慢等併發症。

> 阿德福韋酯的耐藥問題

阿德福韋酯的耐藥,也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雖然說在治療一年後,耐藥的發生率很低,但是治療5年的患者,耐藥率可高達29%。

> 阿德福韋酯引發的低磷血症怎麼治療

當服用阿德福韋酯的患者,出現不明原因的肌無力、骨痛時,尤其是阿德福韋酯治療兩年以上的患者,應當考慮低磷性骨病的可能。

藥物對腎小管的損害,大多數會伴有低血磷,加上患者的年齡越來越大,或者既往有腎臟疾病史,會增加患低磷性軟骨病的風險。

本病早期的診斷是非常重要的,最重要的表現是血磷下降,低於0.65mmol/L,發現問題應儘快停藥並換藥。

如果更換為恩替卡韋,要補充足夠的維生素D、碳酸氫鈉、鈣劑和中性磷製劑來緩解病情,不過補磷的效果比較緩慢,可能需要用藥很長一段時間。

> 阿德福韋酯用藥過程中對腎和骨損害的監測

服用阿德福韋酯期間,平時的檢查中,尿常規是不可或缺的一項檢查。當尿常規出現尿蛋白、尿糖,而血糖正常和血磷下降的時候,應該首先考慮到是腎小管受到了損傷。

對於低磷性軟骨病來說,血磷和尿常規簡單而有價值的檢查項目,一旦確診必須立刻停用阿德福韋酯,換用其他抗病毒藥物。

如果早期停藥,儘早治療腎小管損害,病變還可能是可逆的。

> 停藥和換藥策略

阿德福韋酯由於價格低廉,初始抗病毒的患者有一部分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以至於很多患者一直在用。

另外,還有一些早期應用拉米夫定的患者,由於出現耐藥,聯合阿德福韋酯治療,這種情況下,可能發生不良反應的風險機率更高。

阿德福韋酯這個藥物,一直以來最重要的作用是治療拉米夫定耐藥的B肝病毒感染者。一般來說,目前在用的多是聯合應用。

但是,由於拉米夫定基本已不再用於B肝,阿德福韋酯的作用也完全可以被替諾福韋所取代,替諾福韋的價格也逐漸在下降,國產的替諾福韋甚至比阿德福韋酯更便宜。

因此,無論是單獨使用阿德福韋酯的患者還是聯合運用拉米夫定的患者,換藥治療已經勢在必行。

既往單獨使用阿德福韋酯的患者,可以換成恩替卡韋和替諾福韋(TDF);而聯合使用拉米夫定的患者,建議換用替諾福韋或者丙酚替諾福韋(TAF)。

不過,對於那些治療效果非常好,病毒量控制到最低水平,HBVDNA低於20 IU/mL的患者,沒有任何腎損害的風險因素,如果實在不願意換藥,也是可以繼續服用阿德福韋酯的。

參考文獻

1.Arin SK, Kumar M, Lau GK, et al. Asian-Pacific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hepatitis B: a 2015 update. Hepatol Int 2016; 10:1.

2.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 EAS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Manage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J Hepatol 2012; 57:167.

3.Terrault NA, Lok ASF, McMahon BJ, et al. Update on prevent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AASLD 2018 hepatitis B guidance. Hepatology 2018; 67:1560.

4.Kumar M, Satapathy S, Monga R, et al.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lamivudine to treat acute hepatitis B. Hepatology 2007; 45:97.

5.Mast EE, Weinbaum CM, Fiore AE, et al. A comprehensive immunization strategy to eliminate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recommendations of the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 (ACIP) Part II: immunization of adults. MMWR Recomm Rep 2017; 55:1.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Y__x5mwBJleJMoPMr7E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