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麼幾個耳熟能詳的品牌,平時在街上能看到,但買車的時候很少會想起來,哪怕腦海中划過一絲念頭,馬上就被各種現實問題迅速掐滅,其中最直接的原因是:當地4S店都倒閉了,去哪買車?這次盤點了12款車,一起來看看。
微信上有個當地汽車銷售圈的群,群里有個人天天發飯店廣告,說什麼曾經都是同行,來吃飯一律打8折,一打聽才知道以前是標緻4S店的老闆。
開4S店的時候年年虧損,一到進車的時候四處借錢,抽的煙從來不會超過紅塔山這個檔次。後來4S店順利倒閉,苦苦思索下開了個飯店,現在軟中華抽著,X5開著,風光得很......
標緻408優惠41000,上海一帶可以提裸車,物流也便宜,到江西湖南一帶費用只要1500-1800元左右。
公司有一台抵債的4008通勤車,出差的時候大家都不愛開,寧肯開自己的車回來再報銷油費。原因很簡單,這台車不知道是不是被人虐待過,太不讓人省心了。曾經有個2個女同事開著去培訓,半夜打電話哭著問售後的師傅車壞了怎麼辦,最後公司派拖車連人帶車拉了回來,至此這台車被拉入了黑名單。
目前4008優惠39000左右,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標緻4S店資金上都是拆東牆補西牆,合格證會拖很久。
曾經有個客戶來店裡看車,談了半天價格上基本敲定,眼瞅著交定金了,客戶來句你們這可以置換吧,順著他手指的方向,展台外停著一台嶄新的5008,半個小時後,客戶氣鼓鼓地走了,臨走還大罵黑店......
真實情況是這樣的,這台7座豪華版5008開了一年多,車況良好,當時落地價接近28萬,二手車評估師一番搗鼓,得出的結論是:這車就值17萬,再高就不要了。客戶一聽急眼了,才開1年就虧10萬?拉開車門就跑了,後來打電話再也不接......
有個哥們在雪鐵龍上班,以前挺積極向上的一人,每天早上起來就發一條雞湯語錄,下班也是最晚的,不打完30個電話堅決不走。自從去了雪鐵龍後整個人畫風就變了,朋友圈每天分享生活,例如釣魚遊玩美食什麼的,就是不見發交車照片......
天逸C5行情穩定,一直在3萬左右上下徘徊,4S店也實在,管你來的是誰,談過一兩次直接拋底價,愛買買不買拉倒,破罐破摔樣。
雪鐵龍C6銷量是個迷,這個迷不是指它的具體銷量,而是到底有多少C6是通過4S店途徑賣出去的。
在1月份一共100多台的銷量中,二級汽貿/資源商可能貢獻了70%的銷量,直到今日仍舊有資源商在孜孜不倦地推送著這款車的朋友圈廣告,震撼價包成交、票證隨車物流方便,想想也是,哪家4S店要是還留著C6現車,只怕店都倒閉了車還沒賣出去,只能儘快甩貨。
上圖是去年某4S店的庫存,最後揮淚大甩賣拋向了二級市場。
愛麗舍沒什麼好說的,就兩點:
1,十多年前富康的發動機技術。
2,優惠26000,裸車價格差不多,幹嘛不買捷達?
去年國五清庫,各品牌給政策支持4S店全力清庫,唯有福特巋然不動,一毛不拔不給補貼的同時,還嚴令經銷商不准降價,控制開票價。最後實在賣不動,直接用大貨輪拉到海外消化,實在看不懂。
福克斯1.5T車型優惠不大,山東河南一帶優惠25000,個別4S店需要店內商業險。
作為二級汽貿,需要經常聯繫4S店的大客戶經理(專門對接二級汽貿的崗位),強勢品牌的大客戶一天要接無數個諮詢價格的電話,脾氣通常都不好。但福特相反,特別是有銳界急著出的大客戶,脾氣特別好......
曾經有個客戶想買銳界,諮詢了隔壁市的行情後和客戶半天沒談攏,4S店急眼了一會一個電話,問客戶談的怎麼樣要什麼價格都好說千萬別讓客戶走了快拉他回來好商量呀,最後客戶走了還追著問了兩天......
據福特4S店的朋友說,到店客戶80%是衝著銳際來的,但是下單的寥寥無幾,因為沒優惠。
目前全國都是平價出車,最多送點精品裝飾,想優惠可以再等等,按照福特一貫的走勢,銳際在半年內會有5000-10000的優惠力度,不用聽銷售忽悠,福特現在賣成啥樣他們比誰都清楚。
在手動擋占據主流的年代,K3的江湖地位是這樣的:不知道買什麼車?手頭沒多少錢?走,看看K3去。
便宜、質量過得去,落地10萬左右配置還豐富,這些優點讓它在幾年前賣得非常火。隨著韓系車在國內過氣,這個價位可選擇得項太多,直接導致K3涼下來了。
目前新款K3隻優惠15000,沒什麼太大吸引力。
凱紳也叫K4,買這車需要注意一點:汽貿票特別多。
汽貿票是指非4S店開具的發票,通常是汽貿買斷車型,如果手續齊全車況良好價格便宜,那沒有問題;反之就夠扯皮了,因為發票不是4S店開的,出了問題它完全可以不認。
四川雲南等地優惠25000,有些地區可以做異地免息,合同寄過來簽字即可。
和起亞4S店的朋友聊天,他說他們店裡有台放了快一年的智跑一直賣不動,領導急了讓他們眾籌賣車,銷售顧問每天交20塊錢給公司,直到這台車賣出去為止,眾籌的錢獎勵給賣掉這台車的銷售,據說獎金都累積到1000塊了,車還沒賣掉......
智跑3月份優惠14000,比12月份貴了4000,三個月內預計降到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