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茶谷,位於大別山腹地的金寨縣油坊店鄉面沖村。它像一顆璀璨的明珠,被滬漢蓉高鐵不經意間系在了腰上。走出金寨站,往東南方向,十八公里,山環水繞,就到了西茶谷。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西茶谷是六安瓜片的原產地。
自秦漢來,六安瓜片皆因茶出深山幽谷,土為山地黃棕壤,雲蒸霧繞,滋養含蓄。得天獨厚的自然因素,使得六安瓜片貴為茶中極品。香清逸遠,味醇綿長,而繞舌百轉不散。位列中國歷史十大名茶的六安瓜片據六安史志記載,清朝列為名品入貢。乾隆年間詩人袁枚所著《隨園食單》曰:六安瓜片於清代中葉從六安茶中的"齊山雲霧"演變而來,當地人流傳齊山雲霧,東起蟒蛇洞、西至蝙蝠洞、南達金盆照月、北連水晶庵的說法。主產地就在今天的金寨縣域。
西茶谷是六安瓜片原產地的一角。金寨搶抓戰略機遇,以「五百里茶谷」為切入點,在位於碧波萬頃,湖光山色的國家4A級景區響洪甸水庫上游,以六安瓜片為龍頭,融富民茶、產業茶、養生茶、旅遊谷為一體,打造出來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體系。
山水相依的西茶谷,也成了名副其實的千島谷。山在水中生,鳥在谷中鳴,千島谷生茶,萬徑曲通幽。西茶谷的每一座山就是一座島,每一座島都有一座峰。茶梯繞著山峰,山峰接著藍天,把溢著綠彩,閃著光亮的一墩墩茶樹送上雲端,接納天地之靈氣,沐浴著陽光雨露。山中的每一條谷也別具一格,曉霧蒸騰,從水面升起,順著山勢盤旋著爬上茶山,絲絲縷縷的鑽進茶棵子裡。纏著,繞著,恣肆著,遊蕩著。柔柔地親吻著每一片葉子,每一寸泥土,每一塊山石。
時光不老,穿越古今。興許是大自然的恩澤,讓這裡的山水依然抱拙守朴,人與自然共生共榮。古老的六安瓜片從誕生之日,歷經千年,在朝代的更迭中獨樹一幟。1971年7月時任美國國務卿的基辛格首次訪華,六安瓜片被作為國品禮茶饋贈,促進了中美關係的發展,被傳為佳話。一代偉人周恩來與葉挺將軍也和六安瓜片結有不解情緣。
晨曦中,太陽從茶谷對面冒了出來。先是一團火,在水天之間轟轟烈烈地燃燒。頃刻,就把火紅的朝霞和碧綠的湖水融為一體。湖面之上,一道道金色的波浪蕩漾著,迅速擴散,滿湖金光閃閃。一條橫跨響洪甸庫塆的吊橋如長虹臥波,在霧裡若隱若現。河風調皮地掀開她薄如蟬翼般的輕紗,把曼妙美艷的型體,纖巧秀氣的身姿展現在遊人面前。綠色的橋身,綠色的橋墩,綠色的護欄,綠色的橋柱上方鐫刻著 「六安茶谷」 四個紅色大字,一起融進了綠色的群山里。
此刻,身披萬道霞光的西茶谷在如夢如幻的仙境里醒來,湖面上,碧水環繞著一座座茶山。山腳下,一條條親水棧道貼著水面延伸,依著山形蜿蜒。山頂上,一條條觀景步道掩映在茶叢中。迴廊、亭台、小橋、白牆紅瓦點綴著萬畝茶山。如果說西茶谷是新時代的樂章,採茶姑娘就是茶山中躍動著的美麗音符。
昔日,一代代採茶人從遠古唱來,道出的是採茶人的苦與樂,悲與歡,歌唱著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嚮往。今天,他們又唱起流傳千年的古老茶歌。歌聲不再淒涼,也沒有了心酸。只有甜蜜和溫馨,如茶一般的甘醇。在茶山花海里釀出新時代的美麗,在茶麻古道上芬芳著,在這個如詩如畫的春天裡流淌著。
我走在西茶谷里,不停的按下手中的快門,留住美麗。因為,我看到了昔日的夢想在老區人民的奮鬥里正在成為偉大的現實。
更多金寨資訊趣事請關注頭條號(視覺金寨)